更新时间:2024-02-12 08:20:02

口周皮炎

口周皮炎(Perioral
dermatitis)系口周、鼻唇沟等处出现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脱屑等损害、呈周期性发作。发病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治疗以避免一切外源性刺激,口服四环素、米诺环素有效,甲硝唑对本病无效。本病属中医“唇风”、“紧唇”、“渖唇”范畴。

口周皮炎的饮食,食疗,口周皮炎吃什么好

口周皮炎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具有营养神经作用的食物;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氨基酸维生素高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莴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改善炎症反应的作用,可减少本病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口角皮肤损伤表现。100g清炒食用。猪血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刺激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可改善贫血原因诱发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口角炎患者的症状。50g与菠菜同煮食用。核桃含有丰富的DHA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脊髓神经的作用,对于本病多合并有末梢神经炎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意义。2-3个每天,直接食用即可。饮食禁忌:1.忌吃燥性的食物;2.忌吃发物性的食物;3.忌吃寒凉性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羊肉属于温热性的食物,由于燥性比较大,可促使血液发生粘稠,从而增加末对末梢神经的损伤,加重口角炎症状必要时可用250g与萝卜同炖食用。霉豆腐属于发酵型的食物,具有很强的发物作用,不利于末梢神经功能的恢复,应该避免食用。宜吃新鲜的豆腐。花椒具有很强的麻味,对神经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神经中枢的功能,不利于本病患者的恢复,应该避免食用。宜吃无麻味的食物。

口周皮炎饮食原则

一、口周皮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赤豆粥: 赤豆30-50克, 水煮至半熟, 放入粳米100克同煮粥, 以淡食为宜, 加白糖调味食用亦可.有健脾益胃, 清热, 解毒, 利水, 消肿, 通乳作用.适用于水肿病, 下肢湿气, 小便不利, 大便稀薄, 身体肥胖, 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2.绿豆100克煮至豆皮开裂时, 加入粳米50克, 同煮粥, 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毒, 止渴除烦, 利水清肿作用, 适用于暑热烦渴, 疮毒疖肿, 高热口渴, 小便不利, 食物中毒, 以及预防中暑.本品可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注意: 肾亏体弱消瘦或夜多小便, 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食用.

3.冬瓜苡仁汤: 冬瓜 (不去皮) 500-600克, 苡仁50-100克, 共煮汤.可加糖或食盐调味, 代茶饮用, 有清热, 解暑, 利尿, 除湿作用.适用于疮疖痱毒, 湿疹脚气, 小便黄赤短少.

4.白头翁薏苡粥: 原料:白头翁20克, 苡仁25克, 梗米50克.做法:白头翁煎水去渣, 将汁与苡仁、梗米同煮为粥.功能:清热、解毒、排脓.

5.石膏牛角饼: 原料:石膏60克, 水牛角粉60克, 知母10克, 丹皮15克, 大青叶15克, 面粉200克, 冰糖适量.做法:将石膏、水牛角粉、知母、丹皮、大青叶水煎30分钟, 去渣留汁, 加冰糖适量, 稍煎待溶即可.凉后以汁合面, 常法烙饼, 分2-3次服.功能:清热解毒, 凉血化斑.

6.大青番泻叶茶: 原料:大青叶10克, 番泻叶3克, 白糖适量.功能:清热, 解毒, 泻火通便.

7.蒲公英汁: 鲜蒲公英150g, 白糖15g.将鲜蒲公英洗净, 捣烂, 以纱布取汁, 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 分2次服.功用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二、宜食

1、多吃蔬菜、水果。

2、多饮茶水或清淡饮料。

3、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三、禁食

1、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2、避免过多食用酸、碱、辣或烤炸的食物。

3、平时少吃芒果和菠萝,这对口周皮炎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口周皮炎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口周皮炎一般护理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二、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

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盲目用药 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口周皮炎检查,口周皮炎诊断

口周皮炎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真菌组织病理学,全身眼科 保健科真菌组织病理...
免疫病理检查,全身——免疫病理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皮肤 保健科 特需病房皮肤涂片显微...

1.真菌组织病理学

真菌组织病理学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组织中真菌的鉴定标志着病原学诊断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根据真菌抗原性不同将真菌分类 。需要检查的人群是多引起角膜炎、泪小管炎等真菌感染症状的患者。

2.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检查血、尿、脑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是否有细菌的存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

3.免疫病理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进行的一种检查,如:皮肤斑贴试验、癣菌素试验、过敏原筛选等。

口周皮炎就诊指南

口周皮炎就诊指南针对口周皮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口周皮炎挂什么科室的号?口周皮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口周皮炎要做哪些检查?口周皮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口周皮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口周皮炎患者就医,解决口周皮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疱疹、脓疱、斑丘疹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口腔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烧灼感减少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轻度到中度瘙痒和烧灼感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真菌组织病理学真菌组织病理学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诊断方法,组织中真菌的鉴定标志着病原学诊断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根据真菌抗原性不同将真菌分类 。需要检查的人群是多引起角膜炎、泪小管炎等真菌感染症状的患者。2.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检查血、尿、脑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是否有细菌的存在的一种检查方法。可诊断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各种真菌感染、阿米巴、黑热病、丝虫病、疥疮、螨虫等所致之皮肤病。3.免疫病理检查免疫病理检查是利用免疫学的原理进行的一种检查,如:皮肤斑贴试验、癣菌素试验、过敏原筛选等。

诊断标准

中医认为脾胃湿热,郁久化火,火邪熏蒸而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好发部位,皮损与口唇间有一圈正常皮肤,女性多见等即可诊断。

口周皮炎的治疗方法,口周皮炎怎么办,口周皮炎用药

口周皮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口腔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3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口周皮炎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停止使用含氟牙膏及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避免一切外源性刺激。

2.四环素0.25g/次,2~4次/d,连用6周;若病情严重,0.25g/次,4次/d。用氧四环素、脱氧四环素以及米诺四环素,可产生同样效果。用法可参考痤疮。或用红霉素。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软膏。甲硝唑对本病无效。

口周皮炎辨证论治

中药疗法:除湿健脾、清热解毒,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黄连解毒汤。炎症明显加银花,口干加花粉、芦根。局部可用10%金银花煎水冷湿敷,或外用清凉软膏。

口周皮炎如何鉴别?

易混淆疾病:酒渣鼻,接触性皮炎,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皮损境界清楚,并有湿润倾向。

2.酒渣鼻 发病年龄大,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中医认为脾胃湿热,郁久化火,火邪熏蒸而发病。

如何预防口周皮炎,口周皮炎的护理措施

口周皮炎预防

1.调节饮食:多给孩子吃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动物的肝、心、肾,禽蛋,乳制品,大豆,胡萝卜,绿色蔬菜等。并且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2.注意卫生和保暖:饭后,及时给孩子洗脸擦嘴。在寒冷的冬春季,洗澡、洁肤后使用适合孩子的护肤脂、甘油或防裂油,保持皮肤滋润,防止口角干裂。

3.纠正不良习惯:如舔口唇、吃零食、咬手指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纠正。

口周皮炎并发症,口周皮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口周皮炎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剥脱性唇炎,唇病,唇裂,浆细胞性唇炎,小儿双唇综合征,肉芽肿性唇炎,腺性唇炎,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

慢性唇炎,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以唇粘膜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特征等疾病。重点应与剥脱性唇炎相鉴别:后者损害仅发生于唇红部,尤以下唇多见。多见于青年妇女。皮疹常开始于下唇中部,而逐渐扩展到整个下唇和上唇。表现为口唇干燥肿胀,糜烂、渗出,表面可有结痂和鳞屑,鳞痂脱落后显露红色光滑面,裂纹反复发生,长期难愈,可持续月至数年之久。自觉灼热疼痛或有触痛感。

口周皮炎的病因,口周皮炎有哪些原因

口周皮炎病因主要病因: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引起的一种反应

唇风疾病病因

口周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由内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从中医角度认为该病是心火脾湿为发病机理,可因心绪烦躁,心火内生导致血热,又因饮食失节或过多食腥,伤及脾胃、湿从内生、湿与热合困脾、两邪相搏、上蒸下蹿、充溢肌肤所致。造成其治疗后易复发有多种因素:如用药不坚持、表面好转就停药、衣食住行卫生不良等等,都有可能使病情死灰复燃。

口周皮炎有哪些症状?

口周皮炎症状

典型症状:皮损为分散的1~2毫米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基底红或融合成片。亦可见分散的小丘脓疱疹,有轻度鳞屑。常对称,在皮损与唇红缘之间围绕约5毫米宽的皮肤区域不受累。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伴有轻度到中度瘙痒和烧灼感。

相关症状:疱疹,脓疱,斑丘疹,

一、症状

本病好发于20~35岁之间的女性。在口腔周围出现1~2mm大小的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等;散在分布,好发于鼻唇沟、上唇、颏、鼻、额部。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不受累,大多数损害对称分布;早期为单侧,约2周后,丘疹、脓疱消失,留有红斑及脱屑,酷似脂溢性皮炎,逐渐消退;自觉瘙痒及烧灼感;病情可周期性发作。日光、饮酒、进热食、寒冷等刺激等可加重。

二、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好发部位,口周有1圈正常皮肤,女性多见等可诊断。

口周皮炎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烧灼感减少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口周皮炎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皮肤科,口腔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3000元)

治愈率:95%

治疗周期:2-5月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真菌组织病理学,免疫病理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常用药品:氯霉素搽剂,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