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14:20:28

时辰 与养生,时辰的由来

一、十二时辰简介

  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汉族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汉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汉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性的意义。

二、时辰的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三、时辰的换算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四、时辰与养生

  凌晨1-3点:养肝时间这是肝最强的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睡眠,给肝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肝最弱的时间是13-17点。所以建议把辛苦工作尽量堆在上午。肝怕劳累,虽然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休息,但13-17点这段时间更重要。如果必须工作,肝脏在体表开窍于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凌晨5-7点:养肾时间这是肾最强的时间,很多男人早晨激情澎湃,想和你亲热一下就是这个道理。肾最脆弱的时间是23点-凌晨1点。建议早睡,养养精神,别在男人最虚弱的时候一再刺激他。

  清晨7-9点:养肺时间这是肺最强的时间,有什么运动最好放在这会儿做,在肺最有力的时候做有氧运动,例如慢跑,能强健肺功能。肺最脆弱的时间是21-23点。肺脏通常在此时示弱,我们晚上咳嗽得更厉害些,建议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

  上午9-11点:养脾时间这是脾最强的时间,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时间是19-23点,建议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中午11-13点:养心时间这是心最强的时间,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以利用中午,此时心力最强。心最弱的时间是21点-凌晨1点。所以心脏先天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建议睡前喝一杯胡萝卜汁或番茄汁,红色食物能养心。

时辰与养生,时辰的由来

时辰与养生,时辰的由来

一、十二时辰简介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

阅读:1534 收藏:270 分享:78


喝茶养生讲时辰,喝对时辰益健康茶

喝茶养生讲时辰,喝对时辰益健康茶

喝茶有很多养生保健的作用,适当的喝茶能够舒缓心情、补气养肾、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等作用。但是,喝茶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说选择适当的时辰喝特别的茶能够对身体有更好的保健作用。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几种时辰应该配的茶类。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

阅读:548 收藏:265 分享:83


时辰和五脏六腑口诀,十二时辰养生法

时辰和五脏六腑口诀,十二时辰养生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保健了,中医养生则在日常保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医养生中,我们一定要遵循五脏六腑和时辰的养生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避免在养生过程中错误运用养生方法,给身体带来损伤。?在中医

阅读:1930 收藏:140 分享:51


保健养生看时辰,牢记12时辰养生法隆冬

保健养生看时辰,牢记12时辰养生法隆冬

一天中的十二时辰都有不同养生法,你又知道多少?每个时辰的分工都不同,合理运用十二时辰,健康活出来。网上各种参差不齐、纷繁复杂的养生法直叫人头痛,有些养生知识更是不仅无益身心,还有可能会导致各种病症。下面编辑告诉你一种正确的养生方法,一天“十

阅读:740 收藏:3 分享:4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这也是十二时辰养生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辰。下面表格介绍了十二时辰读音,与现在时间的对应关系。

阅读:821 收藏:375 分享:244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这也是十二时辰养生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辰。下面表格介绍了十二时辰读音,与现在时间的对应关系。

阅读:593 收藏:309 分享:147


滋阴补阳遵循十二时辰 卯时到未时

滋阴补阳遵循十二时辰 卯时到未时

意思就是说早晨阳气升起的时候,人们应该立刻起床活动,以便帮助阳气的生发;中午,阳气最为隆盛;太阳西下时,阳气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个方法,结合当今长寿者的实际情况,特别介绍“十二时辰养生法”——卯时到未时,如下所示。看到晨光就立即披衣坐床,叩齿300次,转动双肩,活动筋骨。早餐应该喝粥,应该淡素,应该吃饱。吃饭时只吃八分饱即可。

阅读:62 收藏:363 分享: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