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6 21:49:07

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群,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一、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药物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等止痛药物)、胃癌、残胃溃疡或癌、淋巴瘤、肉瘤、神经纤维瘤等。

  (3)胃空肠吻台术后: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癌栓。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破裂出血;胰腺癌;纵隔肿瘤破人食管等。

  (6)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如白血病、血小板低下、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等。

2.下消化道血的病因

  (1)直肠疾病:直肠癌、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侵人直肠等。

  (2)结肠疾病:结肠癌、息肉等。

  (3)小肠疾病: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等。

  发病机制:

  1.消化道感染或局部组织血管损伤

  为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肠道感染、结肠息肉、先天胃肠道畸形、痔疮、肛裂。

  2.血液病中的出血、凝血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二、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1,呕血、黑便和便血:呕血、黑便和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多,呕血的颜色呈鲜红色。少量出血则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黯红色;左半结肠及直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因失血量过大、出血速度过快、出血不止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黑朦或晕厥;皮肤灰白、湿冷;按甲床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能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瘪陷;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同时,可进一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功能低下,加之常有慢性疾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引发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三、消化道出血的检查

一、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匿血试验(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或免疫学匿血测定法),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条件应测血细胞压积。

二、特殊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纤维胃镜检查安全可靠,是当前首选的诊断方法,其诊断价值比X线钡剂检查为高,阳性率一般达80%~90%以上。对一些X线钡剂检查不易发现的贲门粘膜撕裂症、糜烂性胃炎、浅溃疡,内镜可迅速作出诊断。X线检查所发现的病灶(尤其存在两个病灶时),难以辨别该病灶是否为出血原因。而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胃镜检查的最好时机是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如若延误时间,一些浅表性粘腹损害部分或全部修复,从而使诊断的阳性率大大下降。国内报道一组904例上消化道出血、24h内做胃镜找到出血灶者占77%,48h则降至57.6%,72h降至38.2%。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抓紧检查。

  2.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

  3.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四、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是冷湿还是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多数患者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对肝硬化伴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1)胃内降温:通过胃管以10~14℃冰水反复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温,从而可使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并可使胃分泌和消化受到抑制,使出血部位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减弱,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2)口服止血剂;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是黏膜病变出血,采用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8mg加于冰盐水150ml分次口服,可使出血的小动脉强烈收缩而止血。此法不主张在老年人中使用。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眯胍)因抑制胃酸,有提高胃内pH值的作用,从而减少H+反弥散,促进止血,对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防治有良好作用。近年来作用于质子泵的制酸剂奥美拉唑是一种H一,K+-ATP酶的阻滞剂,大量出血时可静脉注射。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发病机制:1.消化道感染或局部组织血管损伤为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肠道感染、结肠息肉、先天胃肠道畸形、痔疮、肛裂。少量出血则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阅读:1679 收藏:218 分享:96


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下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一、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样的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样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1、便血:在患者的大便中可以突然出现鲜红色、果酱样或咖啡色样便;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时是鲜红色血便。2、循环衰竭表现:如果下消化道大量出血,会导致人体出现心慌、头晕、出汗、休克、虚脱。能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疾病种类是比较多的

阅读:17 收藏:37 分享:5


上消化道出血自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自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一、上消化道出血如何自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上消化道出血这种消化道疾病,这种疾病是非常折磨人的,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休克昏迷,危及生命。因此大家及时诊断出自己得了上消化道出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样可以抓住黄金治疗时机,接下来我们就让消化道疾病专家

阅读:1271 收藏:190 分享:85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饮食禁忌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的饮食禁忌

一、消化道出血有什么症状呢1、贫血、晕厥: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

阅读:853 收藏:262 分享:31


肠道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如何护理消化道出血

肠道消化道出血怎么治疗,如何护理消化道出血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劝告与指导,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切忌侥幸心理。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多因酸性胃液销蚀胃壁,损伤血管所致,为防止晚间胃酸分泌高峰期分泌过多胃酸,临睡时喝杯热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并中和胃酸,并可有效地预防反复发作的胃出血。

阅读:224 收藏:151 分享:5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化道出血能自愈吗

长期嗜酒,对肝脏的损害也较大,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极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对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禁烟尤为重要。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

阅读:1038 收藏:67 分享:31


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停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停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一、判断上消化道出血停止如有以下情况要考虑有活动性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鼻胃管洗出血性液体,反复排血便(红色、暗红色、黑色或柏油样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②循环衰竭经有效治疗后未得到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中心静脉压波动稳定后又下降(5cmh2o)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下降,

阅读:523 收藏:212 分享:10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检查诊断1.化验检查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2.特殊检查方法(1)内镜检查。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

阅读:810 收藏:276 分享: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