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4:03: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动——古今养生之大法养生

BY:Ummi 2024-06-25 14:03:14 1425 ℃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对于劳动养生益寿,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三国时的医学家华论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脉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宋代苏武说:“善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我国广为流传的《十叟长寿歌》中也有“服劳自动手”之说。有人统计,我国古代300多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40岁。尽管他们的死因很多,但长年养尊处优,出舆入辇,不劳而获,亦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广西巴马山区是我国的长寿之乡,在调查长寿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勤于劳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有的百岁老人仍参加一些适当的劳动。在国外,“劳”而长寿者亦很多。英国山区有一位叫托马斯·佩普农民,活到150岁时仍然精神矍铄,照样砍柴种地。他一生经历了九个朝代,第九个国王出于好奇与羡慕,特将这位寿星请进皇宫中,敬若上宾,富丽华贵的服饰任其穿戴,山珍海味随其食用,终日无所事事。结果不到两年,这位152岁的老人死于皇宫中。著名解剖学家加费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四肢和内脏还未明显衰老,真正的死因是过多的脂肪堵塞了他的血管。这是一个因“劳”而长寿,因“返”而丧生的典型实例劳动有助于健康长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可以健体:劳动能锻炼筋骨,使五脏气血旺盛,肌肉坚实,关节灵活,百脉通畅,故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即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体力劳动有运动形体、流畅气血、活动筋骨、调节精神的作用。经常参加劳动,还可使冠状动脉流量增加,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代谢;劳动可使肌肉的弹性张力增强,变得发达、坚韧而有力;劳动还能阻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劳动可以防止早衰:人在中年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组织都会发生老化,但老化的速度、程度,与每个人的“动”的情况密切相关。实践证明,经常劳动的人,由于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增加了肌肉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阻止或减慢了肌肉的生理性萎缩,并能有效地防止关节回直、动作失灵及骨骼脆弱而易断等衰老现象,为健康长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劳动可以增进智慧:在劳动中,人们不断地开阔眼 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而且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加之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脑和整个循环系统功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上,并反馈性地增强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这样,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精力旺盛。 (4)劳动能使人精神偷快、心情舒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虽然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但是劳动创造的成果更能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且可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情趣。因而古今养生学者皆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人的体力劳动逐渐减少,劳动强度亦大为降低,如果过分依赖于电气化、自动化和物质享受,四体不勤、喜逸少动,如此“享福”,无疑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力日趋减低,终致身体素质下降,产生种种病症。有的学者称之为“现代闲逸病”。这种“现代闲逸病”患者多表现为思维迟钝、体态肥胖、四肢软懒、体质虚弱,常有消化不良、易患身心疾病。治疗“现代闲逸病”的方法,只需一个“勤”字。现代人切不可忽视劳动的健身作用,要勤于参加各种体力劳动,不要贪图安逸,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情趣,而且也能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动——古今养生之大法养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对于劳动养生益寿,古人早有精辟的论述。三国时的医学家华论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

养生谨记:古为今用的“养生经”十则

养生的首要任务是养心,不仅需要精神的饿养生,还需要饮食养生、进补养生、经络养生、固精养生、修身养生、调气养生、减毒养生等等,下面大厨艺小编为您介绍古为今用的“养生经”十则。养生,古称“摄生”、“保生”、“道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方法。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

名人养生经:古今中外长寿名人养生之道

在我国,许多名人到了古稀之年的时候,多会有自己一套长寿养生的经验。不一定是有文化的人才长寿,只不过他们的经验之谈更为具体,也方便其他人借鉴。我们不妨来听听他们长寿经。先天的禀赋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我则具有四种。一、我能熟睡我一

Hash:351a73b75fe739407fb1bbed03614ab3f4ccf1f2

【声明】本文由用户Umm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