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23:33:2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谈谈教育中的灌输(下)

BY:Wilona 2024-07-19 23:33:20 815 ℃

(接上文)说到这里,我也想说一说婴幼儿的认字。对于认字,我没有经验,只有思考。我是不赞成婴幼儿识字的,至少在1岁半以前不赞成(因为我的经验仅限于1岁半),这种识字在我看来同样是一种无意义的灌输(可能要把某些天才儿童或对认字有强烈偏好的孩子排除在外)。我相信婴幼儿是能够学会认字的,而且可以会很多。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他们的确可以记住那些成百上千符号的形状和发音,但仅此而已。对于1岁半以前的普通孩子,依我的认识,是不可能理解文字的含义也不可能开始阅读的。而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进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如果只认识字却不理解文字的含义并且不能阅读的话,那么让孩子记住这些符号的形状和发音又有何意义呢?而且,由于孩子不能阅读因而使用不到这些知识,为了不使其忘记,还须花更多的时间来复习和巩固。把这种对孩子当时并无意义的知识传输给孩子不正是一种灌输吗?即使孩子是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但我怀疑孩子的快乐究竟是识字的快乐还是与家长游戏并赢得夸奖的快乐呢?如果仅仅是后者,那从本质上说,孩子的意志仍然是被强制的,只不过不是暴力强制而是通过心理暗示进行的强制。也许有人会说,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孩子学会认字,虽然当时无用但至少没有什么坏处而且可以将来受益。也许人的大脑潜能的确是无限的(似乎也有争议),但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有限的。孩子每天只有24小时(还得除去睡眠时间)可以去接触世界和认识世界,而世界是如此丰富,孩子的时间可能还不至于多到世界不够他认识的而只能呆在家里认字的程度。有这些认字的时间,不如让孩子去看看花园里蜗牛的爬行、听听小鸟的歌唱,或者在家里听听音乐和故事、看图画涂涂鸦,哪怕仅仅是玩玩、在发上爬上爬下,这些不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吗?而且不要小看了这些看、听、爬等,孩子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将感觉上升为概念,由此形成智力的基础(蒙氏语)。遗憾的是,现实中总是有人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因而就有人总把孩子当作一个空瓶子,往里灌东西,并认为灌在瓶子里的这些就是智力状态。在爱与自由》那本书中,作者在谈到一个所谓很聪明、从0岁开始识字到5岁时已经认识很多字并读过很多书的孩子时,说到,“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很弱,但掌握的字却一大堆。他不会洞察,不会思考。他一开口,就是知识,而学来的知识好像同我们的生活无关。他不能综合地将所学到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当然并不是认字的孩子皆如此,但我认为算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当我们急切地想让孩子发展智力时,一切都变了。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我想说的是,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而知识显然不等于智力。知识也许可以灌输,但智力却是灌输不来的。沛沛妈的 回复:(写于9/2/200211:23:04AM)去你们家看了一下,一休和沛沛差不多大。依我的感觉,这个年龄的孩子自主意识非常强,能自己做的坚决拒绝他人的帮助,我想这是孩子内在的强大成长动力使然。你说一休会比较烦躁,我想是不是从以下角度考虑一下。第一、是家长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多不多?会不会很多事情不让孩子做?或者有些麻烦事即使让他做了但却表现出很不情愿,并想办法打断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第二、是否了解孩子的耐心及能力,孩子的不耐烦也许是正常的,只是需要家长的引导。这个年龄的孩子耐心及能力仍然很有限,而且每个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多观察孩子的情况,在孩子出现不耐烦之前,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以使他的信心及兴趣持续下去。或者当孩子请求家长的帮助时,家长先不急着代他干,而是先点拨点拨他,通过引导让他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增强他的信心。我想,孩子仍然是需要家长的帮助的,只是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帮助才是适当的。比如,陪孩子玩套塔时,当孩子总是试错时,我也会避免她出现烦躁情绪而适当的点拨点拨她。第三、当孩子独立完成的时候多鼓励。

性别教育_性别教育教案

性别教育教案性别教育需要引起重视才行,那么性别教育教案有哪些呢?正常情况下,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树立男女的性别概念了,那时他就开始知道有男女之分了(此时期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性别教育),而只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才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而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从幼儿期过渡到青春期,孩子的聚焦点也集

启蒙教育家教启蒙教育家教中心启蒙教育家教首选第一家教

科目学龄前启蒙教育课程导学名校大学生专业教师外教海归No.1教员杨佳璐上海电力学院财务管理11-15详情陆伟同济大学(嘉定)机械11-15详情郭荔上海师范大学(

“棍棒教育”“宽松教育”哪种教育更好?

中国的“棍棒教育”和西方的“宽松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呢?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个疑惑。不过小编认为,这两种教育都有自己的益处,家长应该吸取长处,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要盲目跟从。一堆

Hash:33951910137d7886e1456f25f9cdd5cd6dd1bc6e

【声明】本文由用户Wilon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