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58:1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预防流感玉屏风散可作首选

BY:Oria 2024-06-03 00:58:14 1129 ℃

中医学称流行性感冒为“时行感冒”或“重伤风”,属“瘟疫”范畴。《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温疫论》谓之“疫者感天地之疬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可见时行感冒不同于普通感冒,是由时邪病毒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中医认为,流感病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人体外感疫疬之邪,是发病的外在因素。“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温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故一岁之中,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诸病源候论》)。寒热异常,温凉失节,岁时不和是时行感冒的主要病因,疫疠之邪亦先入肺卫。因此,临床多表现为一系列呼吸道症状。人体正气不足,是感邪的内在因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时行感冒最根本的病因是正气不足,素体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谨,即感风邪疫毒。亦有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致脾肺气虚;中虚卫弱,致表卫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邪疫毒而发病。亦有素体阳虚阴虚或病后、产后调摄不慎,阴血亏损,复感外邪而发病。中医历来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裕,是抵御一切外邪的根本。因此,防控甲型H1N1新型流感,对于广大易感人群来说,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是预防的关键玉屏风散是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丹溪心法》中的一首方剂,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方剂,深得历代医家好评,临床延用至今而不衰,可作为普通易感人群预防甲型H1N1流感首选。该方由黄芪防风、炒白术组成,药简效验,疗效确切。古人在《成方便读》中解释方义时说:“以白术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古今名医方论》称赞其“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实验表明,该方可促进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和灭活作用。笔者曾用岳美中先生化用玉屏风散方法,用生黄芪120克,炒白术180克,防风60克,制成散剂,每日9克,代茶饮,用于经常感冒的小儿和体弱者,效果十分显著,一料后,感冒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免疫力显著提高。相比长期服用一些苦寒的,清热解毒中药,很容易折伤脾胃,损伤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稚阴稚阳之体的儿童脾胃功能虚弱,更容易产生副作用,变生他证。而玉屏风散安全无副作用,可长期服用,是十分理想的群体性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方剂。此外,预防甲型H1N1流感,心理调适也很关键,要有一个正确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它。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不要过度担心恐慌,心神损耗过多,反而损伤正气,抵抗力就会下降;饮食要清淡合理,尽量少食寒凉生冷油腻的食物,保证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失常;还要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预防流感玉屏风散可作首选

中医学称流行性感冒为“时行感冒”或“重伤风”,属“瘟疫”范畴。《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温疫论》谓之“疫者感天地之疬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可见时行感冒不同于

儿研所携手德众玉屏风举办儿童流感预防公益讲座

3月21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携手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举办了第一期“儿童呼吸道疾病预防健康大讲堂”公益科普讲座。这是中国中药继捐赠德众玉屏风颗粒预防H7N9禽流感之后公益项目的又一创举。

“玉屏风散汤”防感冒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种汤药,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它的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这种汤药叫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以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

【声明】本文由用户Or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