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54:1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玉屏风散的作用,玉屏风散中药药物功效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0:54:19 430 ℃

一、药物简介

    玉屏风散[1]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入选的为成药玉屏风颗粒,盈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HK00570)旗下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国独家品种。

玉屏风散[2]出自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也说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它可以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3]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

    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二、中药方

   处方

   防风 30克;黄芪 60克(蜜炙);白术 60克。

   功能主治

   益气固表止汗。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    过敏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    次6-9克,大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

   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方解

   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因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故本方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化裁

   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

   附注

   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4录柯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 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医方类聚》卷150:“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三、各家的论述

    1、《医方考》

    卫气一亏,则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耆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表,故佐之以防风。东垣有言,黄耆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

    2、《古今名医方论》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耆,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即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耆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3、《古方选注》

    黄耆畏防风,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气皆柔,皆主乎表,故虽畏而仍可相使。不过黄耆性钝,防风性利,钝者受利者之制耳;惟其受制,乃能随防风以周卫于身而固护表气,故曰玉屏风。

    4、《成方便读》

    大凡表虚不能卫外者,皆当先建立中气,故以白术之补脾建中者为君,以脾旺则四脏之气皆得受荫,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复以黄耆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耆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后学所不及耳。

     5、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四、主要的功能

    秋季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得体质弱的人很容易感冒。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感染外邪的内在因素。专家建议,这类人不防吃点增强免疫力的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组成:黄芪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则固表止汗,是其中的主打药物;白术能健脾益气,增强黄芪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而防风又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玉屏风散就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主要是被用来抗感冒并提高免疫力,降低重复患病的几率。

    对于气虚的人来说,玉屏风散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服用1~2个月能极大提高免疫力抵抗力。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气虚呢?专家介绍,气虚的人多正气不足,面色苍白,没有血色。且舌质淡、苔白,脉搏比较细弱。如果常常汗多,出了汗之后又怕冷的人也可以通过用玉屏风散来改善症状。

    玉屏风散已经被做成各种剂型的成品中药,有胶囊、片剂、颗粒冲剂以及口服液等,它们的功效都一。样,服用起来很方便。

    此外,玉屏风散在家也可自制,取黄芪2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把药物放人锅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20分钟倒出药汁,连煎两次,混合药液,分3次服用即可。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简介

不要仅仅关注玉屏风散价格,买到了不好用的产品也会浪费钱。

玉屏风散的作用,玉屏风散中药药物功效

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3]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专家建议,这类人不防吃点增强免疫力的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已经被做成各种剂型的成品中药,有胶囊、片剂、颗粒冲剂以及口服液等,它们的功效都一。

玉屏风散的功效_有什么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

一、玉屏风散的功效秋季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得体质弱的人很容易感冒。中医认为,人体正气不足,是感染外邪的内在因素。专家建议,这类人不防吃点增强免疫力的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组成:黄芪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则固表止汗,是其中的主打药物;白术能健脾益气,增强黄芪益气固表的

Hash:8b469379cacfa8cef993ea42a3273e3fe7e4a422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