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2:09:4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养胃要常按七穴位 内关穴可宁神和胃

BY:Sylvia 2024-06-03 02:09:49 316 ℃

  养胃方法有哪些?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调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都被胃病困扰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病的“元凶”,喜欢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因为多,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肠胃胃癌呢?下面中医专家来支招,教你按摩七大养胃穴位,保胃健康,一起来看看吧。

  养胃穴之一:劳宫穴

  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养胃穴之二:大陵穴

  大陵穴(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经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养胃穴之三:内关穴

  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

  养胃穴之四:外关穴

  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养胃穴之五: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体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每日进行2~3次,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养胃穴之六:神阙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养胃穴之七:足三里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在中医经络上,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擅治脏腑疾患,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肚腹三里留”,胃痛、胃胀消化道疾病都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治疗。

  养胃三套小动作

  一、摩拳、擦掌、叩手腕。

  具体方法是:吃大餐或盛宴前,先摩拳,就是将一个手握成拳头状,用拳面顶住另一只手的内关穴,左右旋转摩擦来刺激这个穴位;然后双手掌相互摩擦至发热为止,这个动作是为了激发手心的劳宫穴;最后十指交叉,手腕相叩,从而刺激到大陵穴。只要这三个穴位一发热,心包经的功能就会大大提升,心火升久可以旺到胃,这样好胃口来了,消化功能也就增强了。

  二、脚趾抓地

  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一般胃肠功能良好者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尤其现在岁末将至,不少人应酬多、饮食无节制,易吃伤脾胃,常活动脚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脾胃减负。

  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每天洗脚时,还可在脚盆里放些大小适中的椭圆形卵石等物体,泡脚同时练习用脚趾反复钩抓这些物体。温水泡脚有利疏通经络,脚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经的穴位,持之以恒会逐渐增强胃肠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时需注意所选物体表面要光滑,以免划伤局部皮肤、诱发感染。

  三、按摩小腿

  此外,坐、卧时还可从下到上按摩小腿,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如脾、肝经的足三阴经在小腿内侧,胃经、胆经的足三阳经在小腿外侧。

养胃要常按七穴位 内关穴可宁神和胃

现在很多人都被胃病困扰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胃病的元凶,喜欢吃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因为盐多,会直接损伤胃黏膜,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肠胃防胃癌呢?下面中医专家来支招,教你按摩七大养胃穴位,保胃健康,一起来看看吧。劳宫穴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

疏肝和胃,止痛—内关穴

落枕的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

常按10穴可祛病内关穴治胃疼合谷穴治鼻炎

中医讲究穴位养生,通过按摩刺激穴位,疏通人体经络而达到祛病强身的作用。常按这10大穴位,可以疏通全身经络,缓解腰肩酸痛、浑身疼痛、失眠等多种病症。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

Hash:a726fd321ce63a9eb8338fa67e8c8b631d45a2fa

【声明】本文由用户Sylv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