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01:4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如何护理,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妙招

BY:Nerissa 2024-07-01 01:01:47 1461 ℃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

按原发病在支气管与肺组织、胸廓和肺管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1、

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先天性肺囊肿所并发的肺气肿肺纤维化。其他如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恶性肿瘤等则较少见。

2、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等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脏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排痰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肺纤维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为肺心病

3、

肺血管疾病。甚少见,累及肺动脉过敏肉芽肿病、广泛或反复发生的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均可使肺小动脉狭窄阻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加重,而发展成为肺心病

中医认为,“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久则病及于心,使痰浊饮与瘀血互为影响,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加剧。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组织疾患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哀竭的心脏病。根据国内近年的统计,肺心病平均患病率为0.46%,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常见病、多发病,应积极进行防治。

本病以咳嗽、咯痰、气短心悸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在临床上,大致分功能代偿与失代偿两期。

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此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喘,活动后可感心悸气促明显,乏力和劳动时耐力下降。偶可见下肢轻微水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表现,有的以呼吸衰竭为主,也有以心力衰竭为主,或两者并重。表现为呼吸衰竭为主者,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还可出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嗜睡昏睡等症状;以右心衰竭为主,病人心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紫绀进一步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少尿,颈静脉明显怒张,肝肿大伴有压痛下肢浮肿明显,并可出现腹水。也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促进病情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首先,合理用药,注意病情监测。使用药物时要注意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警惕二氧化碳潴留,积极防治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其次,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存在重度缺氧情况,应保持吸氧,根据呼吸衰竭的类型调整吸氧浓度和速度,注意氧气的湿化和加温。

然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湿化气道。帮助患者排痰,必要时可使用吸痰器,操作要轻柔,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以取得其配合。观察痰液的性状,保存标本并进行相关检查。

此外,做好营养支持。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最后,心理护理也是这类患者的护理保健中所不能忽视的一部分。针对患者,需要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适时给予安慰,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重视出院指导,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家庭生活中也需避免烟酒刺激,坚持 呼吸功能锻炼,预防感冒,促进周围环境的改善,如有病情变化,立即就医。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合理用药,监测病情,规范氧疗,维持气道通畅,提供营养支持,注意心理调适,做到以上诸点,对于患者的治疗可起到辅助作用。

四、如何预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积极防治呼吸道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诱发肺、心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故应积极防治感冒。并应积极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重症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部疾病,阻止其发生和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2、

改善环境和劳动卫生。在农村开展防烟、防尘工作;在工厂、矿山搞好通风和防尘等措施,减少支气管炎和尘肺的发生。

 3、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练太极拳气功和一些保健操,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4、

冷水摩擦。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及颈部,每日3次,每次约10分钟。一周后用毛巾浸于冷水中,绞干,同样方法用毛巾摩擦头面及颈部,每日3次。体质及耐寒能力较好者,则摩擦四肢,甚至做全身冷水摩擦。天气转凉,再恢复头面及颈部摩擦。锻炼最好从夏季开始,要求病员在冬季仍用冷水摩擦面部,不能支持者改用温水洗脸,但勿用热水,次年春天恢复上述耐寒锻炼。

5、

呼吸锻炼。主要为腹式呼吸,增加膈肌的力量,使呼吸时横膈活动度增大,达到改善肺脏的通气。方法是: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作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按节律进行呼吸,吸与呼的时间比,按1∶2或1∶3进行。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作吹口哨样。

6、

扶正固本。中医认为在缓解期应常服扶正固本的中药,采用益肺、健脾、补肾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调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散、六君子丸、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金水宝、参蛤散等中成药,或在辨证指导下用汤药进行调理,以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7、

生活调摄。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忌烟酒及辛辣、生冷、肥甘、咸、甜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加重病情。有水肿者应低或无盐饮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检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1.慢性阻塞性肺病占本病病因90%以上,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以及其他支气管肺疾病。2.广泛肺纤维性病变,并发肺气肿①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②严重的脊椎或胸廓畸形。③矽肺、结节病。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是什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是什么1.慢性阻塞性肺病占本病病因90%以上,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以及其他支气管肺疾病。2.广泛肺纤维性病变,并发肺气肿①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②严重的脊椎或胸廓畸形。③矽肺、结节病。3.肺动脉分支梗阻如原发性肺动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诊断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常见,约占80%~90%,由此可见,COPD是老年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

Hash:b619eed0dc82f995712de31449878d2bf4c75294

【声明】本文由用户Neriss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