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00:3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健康饮食,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BY:Laura 2024-06-02 23:00:33 193 ℃

我们很多人都是喜欢吃豆腐脑的,而且前两月还因为到底是甜豆腐脑好还是咸豆腐脑好而在网络上不停的争论的,但是我估计很少有人能了解到豆腐脑的文化,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豆腐脑的饮食文化吧。

饮食文化由来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相豆腐脑传,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

记载

《故都食物百咏》中称:“豆腐新鲜卤汁肥,一瓯隽味趁朝晖。分明细嫩真同脑,食罢居然鼓腹旧。”还注说豆腐脑最佳之处在于细嫩如脑,才名副其实。它的口味应咸淡适口,细嫩鲜美,并有蒜香味儿。

《故都食物百咏》外称老豆腐:“云肤花貌认参差,未是抛书睡起时,果似佳人称半老,犹堪搔首弄风姿。”注说:“老豆腐较豆腐脑稍软,外形则相同。豆腐脑如妙龄少女,老豆腐则似半老佳人。豆腐脑多正在晨间出售,老豆腐则正在午后。豆腐脑浇卤,老豆腐则佐酱油素食之。”清代名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这样记载: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

豆腐脑是天津的传统风味小吃早餐。当时有首儿歌:“要想胖,去开豆腐房,一天到晚热豆腐脑儿填肚肠”豆腐脑色白软嫩,鲜香可口。豆腐脑在北京都是清真的,卤的味道堪称

一绝,其卤不泄,脑嫩而不散,清香扑鼻。现今的豆腐脑已不是当年的味道,原因在于原料除去黄豆外,都得用代用品,绿豆粉价高,改用白薯、土豆粉,不用口蘑而用香菇。味道大减。器皿也有讲究,用砂锅,砂锅体轻、导热快,特别是可以保持原味,不受金属器皿的影响。早年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豆腐脑马最为有名,人称“南白北马”。西城区有名的是也西单的米家兄弟。南城天桥也有家姓白的做豆腐脑口碑不错。门框胡同白家的豆 脑真称得上是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豆腐脑的浇卤最为讲究,风味有回汉之别。

“白记豆腐脑”是清真卤味,用切得薄薄的鲜羊肉片、上等口蘑淀粉酱油打出的卤汁橙红透亮,鲜美非常。吃的时候,舀起一块白嫩的豆腐脑,浇上一勺厚卤,淋上蒜汁辣椒油,就着刚出炉的芝麻小烧饼这么一吃,满嘴喷香。

健康饮食,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我们很多人都是喜欢吃豆腐脑的,而且前两月还因为到底是甜豆腐脑好还是咸豆腐脑好而在网络上不停的争论的,但是我估计很少有人能了解到豆腐脑的文化,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豆腐脑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由来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

倡导健康饮食文化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观念遭到了颠覆性的破坏,使得许多人对饮食消费纵欲失控,不该吃的拼命吃,甚至宁可吃死,也不馋死。因此,反省和纠正自残式的饮食结构以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迫在眉睫。如何解决食品安全,可能是中国人健康饮食的重要问题。

常见8种饮食健康文化

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长寿者越来越多,在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为老年人的肌体和机能会随年岁增大而逐渐衰退,尤其是大脑。脑衰老是脑细胞退化所致,以致反射与传达刺激系统迟缓,造成慢性智能缺损,称之为“老年性痴呆”,可以造成言语

Hash:edca21b779a7644912302ad7f7f2862cd7705613

【声明】本文由用户Laur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