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17:05:0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什么样的针灸姿势最好

BY:大叔18岁 2024-10-28 17:05:05 1527 ℃

对不同人的治疗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也会有不同的疗效,针灸治疗有很多种姿势,掌握一些针灸的最佳姿势,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现如今很多人通过针灸,拔罐,艾灸等方法来养生治病,缓解身体的疼痛,那么什么样的针灸姿势最好呢?什么是针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针灸

1.针灸针灸-基本简介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针灸针灸-针灸文化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医学摆脱了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春科左氏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指出要“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所说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西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5年),随着炼技术的进步,金属针逐渐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成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针灸专著。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 25 6--589年),针灸专著明显增多。这一时期,针灸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什么样的针灸姿势最好

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等临床上针刺时常用的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②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③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④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

⑤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⑥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在临床上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则应根据腧穴的具体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部位。同时也应注意根据处方所取腧穴的位置,尽可能用一种体位而能针刺处方所列腧穴时,就不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位。如因治疗需要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点而必须采用两种不同体位时,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尽量采取卧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劳晕针

针灸是怎么通过穴位镇痛?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有14条看不见的经络,能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是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经络是病邪由体表进入体内的途径,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通道。故脏腑的病变可反映于经络,或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外界致病因素也可通过经络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产生疾病。

经络表面有360个针刺点,又叫穴位,这些点可以平衡和储存流动的气。气指一种在经脉中运动的看不见的能量或者电磁能。针灸可以调整气的运行,通过经脉管理身体的各个系统,如神经、免疫、循环系、肌肉等等。针灸可以影响气在管道和器官中的运动,从而调节气、血、津液、神经、免疫、脏腑功能等等。

传统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淤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引起疼痛症状,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了病痛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

现代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除了有痛觉中枢外,在中枢各级平还有“痛觉调制系统”,可抑制痛觉向中枢传递。针刺信号进入中枢系统后,激发了从脊髓脑干到大脑各个层次许多神经元的活动,激活了机体自身的镇痛系统,使镇痛物质如5-羟色胺、乙酰胆碱、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等分泌增加,从 而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

不当针灸有什么风险?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可见,为了防止折针,操作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操作中应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抬头接手机和扭曲身子与人谈话等;操作者在针刺时注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硬拔;万一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操作者必须保持镇静,嘱患者勿更动原有体位,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送急诊处理。

患者在接受针刺过程中,若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头晕、出汗,甚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抽搐晕厥,很可能是“晕针”。晕针多因精神紧张、饥饿、疲劳,或因医生针灸手法刺激过大而导致。发生晕针时,医生应迅速把针取出,让晕针者平卧,并按压相应的穴位,很快就能缓解症状。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抢救。

总之,对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人,在针灸前要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前须安神定志,先吃点东西,选取卧位或舒适的体位。医生也应采用适度的刺激手法,以避免晕针的发生。另外,有些穴位如风池肩井合谷足三里委中、承山、三阴交涌泉等,对针灸反应较敏感,容易引起晕针,医生在扎这些穴位时,应加倍小心。

中医针灸的6个禁忌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温馨提示:针灸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因此,勿只采用针灸疗法,而忽视综合治疗。

针灸减肥怎样?针灸疼吗?针灸减肥

在尝试过很多方法减肥后,我也想试一试绿色健康的减肥方法即针灸减肥。但是针灸减肥对一个胆小怕疼的人来说怎样呢?不知道针灸减肥怎么样?针灸疼吗?其实针灸减肥被认为是利用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进行减肥,对比其他的减肥方式优势是无痛,没有副作用,治疗方

针灸减肥常识:哪些人适合针灸针灸减肥

想必大家觉得针灸对于治疗很多身体的病症都会有好处,那么针灸减肥对于一般身材肥胖者很有用。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以提高脂肪循环,生产热量,使积存的脂肪消耗掉,达到减肥的目的。针灸减肥还可以纠正肥胖者的食

针灸配合针灸减肥食谱效果更佳针灸减肥

针灸减肥大家知道,针灸减肥食谱是不是没怎么听说过呢?针灸减肥优势很多,减肥效果也比较明显,所以很多的肥胖人们对针灸情有独钟。针灸减肥无痛,没有副作用,治疗方式简单。既然选择了针灸减肥方法,但是只单单的依靠针灸减肥是不太好的,还要配合好一定的针灸减肥食谱。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脂肪少的鱼和肉各一片:一片

Hash:5442e03e8c5c23d45393f7b8e19ea7d523a01b0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