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51:3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甲胎蛋白是什么_如果偏高应该吃什么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0:51:35 649 ℃

一、甲胎蛋白是怎样形成的

  甲胎蛋白[1] (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平(低于30μg/L)。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肺癌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二、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

  一、AFP的来源及生化特性

  AFP是啮齿类动物胚胎期和人胚胎期血清中的主要蛋白成分。人类胚胎在宫内发育的第六周左右用双向扩散法即能测出AFP,到第13周左右可达到高峰,第16周后AFP的浓度迅速下降而白蛋白浓度上升。在人类胚胎中AFP最高浓度可达3—4mg/ml,但新生儿期其血清浓度约为10-50ug/ml,出生后第1周末用双向扩散法即不再能测出,然而用敏感的方法测定,证明AFP可持续存在于正常成人的血清中,用硫酸铵沉淀法RIA测献血员11例,8例AFP在10ng/ml以下。用放射火箭自显影测定学员206例的AFP,均在25ng/ml(4-25ng/ml),因此说明AFP的产生并无完全的基因控制

  AFP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在啮齿动物及人类胚胎的肝脏,但也可在卵黄囊胃肠道等。有人观察到一个肝癌中,只有不到20%的肝细胞含有AFP,提示AFP的产生只是细胞群中的少数在活动。另一种解释是所有细胞都制造AFP,但只有少数细胞可贮存AFP。AFP可出现于正常人,表示某些细胞可继续合成AFP维持整个一生。

  人类的AFP属于α球蛋白,电泳运动在白蛋白与球蛋白之间,分子量约为64,000—72,000,沉淀系数为4.5。此蛋白约有18种氨基酸组成,碳水化合物约占4%。来源于胎儿的AFP呈一致电泳运动,从肿瘤来者含有4种变异体或叫亚成分,其电泳运动有轻微差别,这种差别主要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上而不在肽链的改变。

  对于胎儿期AFP所起的作用仍不太清楚。从其浓度变化规律来看,AFP好像是成人血中白蛋白的相应物质,而白蛋白是AFP的替代物。白蛋白在控制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起重要作用,而AFP可能主要在于维持正常妊娠,并保持胚胎不受母体排斥,已知AFP能结合求偶素。

  二、AFP的检测

  AFP的诊断价值及其阳性率的高低,是随着检测方法的发展而改变的。1970年以前主要用双向琼脂扩散法,其阳性率虽不高,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却较大。1971年之后,敏感的检测方法不断发展,其阳性率显著提高,但同时也会发现大量非癌症肝病患者有AFP的升高,因此说明AFP的升高并非肝癌所特有。

  三、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升高可达250ug ~ 6mg/ml,(甚至达到9mg/ml),相当于正常人的数十倍乃至数万倍。早些年用双向扩散检测时,AFP阳性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表2),在世界上肝癌高发区约50%的肝癌患者可被检测出来,但在白人肝癌患者其阳性检出率却很低。在上述资料中,10-30岁的肝癌患者AFP阳性率可达100%,31-40岁和40岁以上的肝癌患者分别为66%和22%。

三、甲胎蛋白偏高的危害

  第一,在成人,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甲胎蛋白阳性率为50%。因此,甲胎蛋白偏高一般意味着肝癌的发生。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不到每升20微克,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所以甲胎蛋白偏高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第二,孕妇的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意味着胎儿有缺陷。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甲胎蛋白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明显。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甲胎蛋白偏高。甲胎蛋白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在妊娠16-18周血浆甲胎蛋白偏高则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第三,甲胎蛋白偏高也可能是肝损伤充血肝肿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先天性酪氨酸病、孕妇(3~6个月)、睾丸卵巢胚胎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卵巢癌等)引起的。

  因此,甲胎蛋白偏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必须引起患者的注意,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等了解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时治疗,减少甲胎蛋白带来的危害。

四、测甲胎蛋白要注意什么

  1、空腹检查:甲胎蛋白为新生肝脏细胞所产生,受进食影响不大,但需要参考肝功能检查予临床判断,一般建议予空腹抽血检查。

  2、注意饮食作息:检查前一天注意不要熬夜,最好是在11点前入睡。另外,体检前一天晚上吃得太油腻,很有可能造成甲胎蛋白一时的升高,因此检查前一天到检查开始期间,尽量避免进食油腻、刺激、重口味食物。

  3、禁止饮酒:医师建议,每天有喝酒习惯的朋友如果进行甲胎蛋白检查,检查前3-7天最好禁止饮酒,因为酒精是导致出现甲胎蛋白偏高现象的一大原因。

  4、检查后出现甲胎蛋白偏高或偏低的现象,不管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做全面的检查,判断引起甲胎蛋白异常的原因,不管患者有没有什么不良症状,一定要做全面的检查,判断引起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以免病情恶化危及到生命健康

甲胎蛋白是什么_如果偏高应该吃什么

一、甲胎蛋白是怎样形成的甲胎蛋白[1](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甲胎蛋白是什么?孕妇为什么要测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成人只有在怀孕或是肝脏发生病变时,AFP值才会增高。甲胎蛋白检查作为辅助性检查,可以为进一步做其他项目的检查提供依据,避免初次产检时做过多不必要的检查。孕妇为什么要测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检查并不是每个准妈妈都需要做,但如果有条件的准妈妈,建议还是做甲胎蛋白测试。

甲胎蛋白正常值是多少,检查甲胎蛋白预防疾病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阳性原因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但血清甲胎蛋白阳性未必都是肝癌。用测甲胎蛋白值来筛查神经管畸形,孕21周以后一般不做这项检查。此可与先天性胆管闭锁鉴别,后者甲胎蛋白大多正常。

Hash:3d1ca30f238b282875b3e2cea420a97fce9c193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