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3:40:2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甲型肝炎的隔离期]孕期应高度重视戊型肝炎

BY:大叔18岁 2024-06-25 13:40:20 446 ℃

篇一:孕妇特别要预防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002年全国报告戊肝6830例;2003年增至9655例,上升40%;2004年更增至16444例,比2003年又上升70%。有人对我国17个城市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清学调查发现,戊肝占3.4%~26.3%,平均9.7%。1986~1988年我国新疆曾发生一起源型戊肝流行,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

病程较长

戊型肝炎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其临床表现虽与甲型肝炎相似,大多预后也良好,一般不发展为慢性,但戊肝患者病情多数较甲肝为重,其肝脏病理损害明显,恢复缓慢,病程也较长,大多为3~4个月,甚至超过半年,由于病程迁延,肝功能不易恢复,常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或白球蛋白比例倒置,重型肝炎和急性淤胆型肝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据北京医科大学对我国11个城市1819例急性散发性戊肝统计,其死亡率为2.5%,另有报告可达5%,明显高于甲型肝炎(0.1%)和急性乙型肝炎(0.9%)。

威胁孕妇

孕妇患戊肝后病情更重,妊娠戊肝重症肝炎的发生率高达25%~30%,产妇往往在分娩流产后病情立即加重,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性脑病(肝昏迷);而对379例孕妇戊肝患者随访发现,早、中、晚期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分别高达1.5%、8.5%和21.0%,可常见流产死胎;还有报告12例(晚期妊娠10例、未满1个月产褥期2例)妊娠重症戊肝,11例死亡,仅1例存活,死亡率高达90.9%,10例晚期妊娠者7例发生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仅1例早产新生儿存活。可见,戊型肝炎对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具有极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怎样预防

由于人体感染HEV后所产生的抗体不持久(短的仅保持1年),因此,人体丙种球蛋白对戊肝无预防作用,而戊肝疫苗尚在研究中,因而预防戊肝的关键是管理好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管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周,尽量减少对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传播的机会,尽量避免续发 例的发生;对可疑者和密切接触者,应在接触病人6周内接受医学观察,在此期间,接受定期检查,一旦明确发病,即应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①预防“病从口入”,普及预防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知识;②保护水源,严防水源污染,不喝生水;③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要洗手,食具、茶具及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提倡分开使用;做到不进食不洁食品,不在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排档等地方进餐,尤其不进食生、半生水产品;④加强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⑤消灭可传播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昆虫,如苍蝇蟑螂

特别要提醒孕妇,如果你一个月左右前曾有过不洁饮食史,尤其进食过生、半生水产品,或与戊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出现恶心厌食疲乏无力等症时,切莫以为是妊娠反应而掉以轻心,应高度警惕感染戊型肝炎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作相关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治疗,力争避免向重症肝炎进展。

篇二:孕期应高度重视戊型肝炎

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002年全国报告戊肝6830例;2003年增至9655例,上升40%;2004年更增至16444例,比2003年又上升70%。

有人对我国17个城市2548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发现,戊肝占3.4%~26.3%,平均9.7%。1986~1988年我国新疆曾发生一起水源型戊肝流行,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

病程较长

戊型肝炎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其临床表现虽与甲型肝炎相似,大多预后也良好,一般不发展为慢性,但戊肝患者病情多数较甲肝为重,其肝脏病理损害明显,恢复缓慢,病程也较长,大多为3~4个月,甚至超过半年,由于病程迁延,肝功能不易恢复,常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或白球蛋白比例倒置,重型肝炎和急性淤胆型肝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据北京医科大学对我国11个城市1819例急性散发性戊肝统计,其死亡率为2.5%,另有报告可达5%,明显高于甲型肝炎(0.1%)和急性乙型肝炎(0.9%)。

威胁孕妇

孕妇患戊肝后病情更重,妊娠戊肝重症肝炎的发生率高达25%~30%,产妇往往在分娩或流产后病情立即加重,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性脑病(肝昏迷);而对379例孕妇戊肝患者随访发现,早、中、晚期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分别高达1.5%、8.5%和21.0%,可常见流产和死胎;还有报告12例(晚期妊娠10例、未满1个月产褥期2例)妊娠重症戊肝,11例死亡,仅1例存活,死亡率高达90.9%,10例晚期妊娠者7例发生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仅1例早产新生儿存活。可见,戊型肝炎对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具有极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怎样预防?

由于人体感染HEV后所产生的抗体不持久(短的仅保持1年),因此,人体丙种球蛋白对戊肝无预防作用,而戊肝疫苗尚 研究中,因而预防戊肝的关键是管理好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管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不少于3周,尽量减少对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传播的机会,尽量避免续发病例的发生;对可疑者和密切接触者,应在接触病人6周内接受医学观察,在此期间,接受定期检查,一旦明确发病,即应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①预防“病从口入”,普及预防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知识;②保护水源,严防水源污染,不喝生水;③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要洗手,食具、茶具及生活用具等要经常消毒,提倡分开使用;做到不进食不洁食品,不在无卫生条件保障的排档等地方进餐,尤其不进食生、半生水产品;④加强饮食行业的卫生管理;⑤消灭可传播戊肝等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昆虫,如苍蝇、蟑螂。

特别要提醒孕妇,如果你一个月左右前曾有过不洁饮食史,尤其进食过生、半生水产品,或与戊肝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出现恶心厌食疲乏无力等症时,切莫以为是妊娠反应而掉以轻心,应高度警惕感染戊型肝炎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作相关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治疗,力争避免向重症肝炎进展。

篇三:妈妈有恙 也能成功哺乳

母乳喂养婴儿早期营养的最佳选择,但妈妈们常常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动摇母乳喂养的决心。其实,大多数病症只要妈妈恰当处理,都不会成为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病症,理性地选择是否继续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的方式。

患传染病母亲

1.感冒流感的母亲:不必断奶,一般药物对母乳没有影响。可以在吃药前哺乳,吃药后半小时以内不喂奶。注意多饮水,勤洗手,少对着孩子呼吸,可以戴口罩防止传染。

2.肝炎感染的母亲:对于甲型肝炎母亲,婴儿可接种免疫球蛋白,并待隔离期后继续接受母乳喂养;对于乙型肝炎母亲,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或尽早接种疫苗即可接受母乳喂养。丙型肝炎母亲可进行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新生儿感染风险。

3.HIV阳性母亲:避免母乳喂养。

妊娠合并症母亲

1.患有糖尿病的母亲,母乳喂养可减少婴儿成年后患糖尿病风险,减少母亲治疗所需的胰岛素用量及缓解母亲精神压力

2.甲状腺功能亢进母亲,产后在接受大剂量药物或放射性131治疗时,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甲状腺功能低下母亲可进行母乳喂养,并应该定期检测婴儿甲状腺功能。

3.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其在服药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待停药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4.乳腺炎: 过去的例行手续是一 旦发生乳腺炎,推荐立刻断奶。但是经验证明,一位患了乳窦堵塞或者乳腺炎的妈妈,对自己和宝宝所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是继续哺乳,而且应该更加频繁地哺喂,以缓解症状。

[甲型肝炎的隔离期]孕期应高度重视戊型肝炎

可见,戊型肝炎对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具有极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什么肝炎传染甲型肝炎,丙型肝炎

一、甲型肝炎1.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

甲型肝炎,需要懂得的甲型肝炎常识

甲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的肝炎,它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而传播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播方式,所以说在集体的生活中,这种疾病比较的常见,例如学校和部队中可以说是这种疾病的高发病地。而很多水生的贝类也是这种疾

Hash:a25d9b5e0c300edc3e3a7b123cda8378ac8537a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