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12:27:4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夜班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风险

BY:大叔18岁 2024-07-17 12:27:45 1087 ℃

现代社会,大约10%至20%的女性上夜班,因此,夜班可能是与癌症相关的最大职业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一周上两个以上夜班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增加,上夜班又喜欢早起则风险更高。夜班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揭秘乳腺癌的6大误区

误区1:乳腺癌只发生在女性身上

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只是几率比女性小100倍。而男性乳腺癌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伴随着死亡率的明显增高。Sharon Gordano博士及Fatima Cardoso博士是世界最大型的男性乳腺癌研究项目的领头人,他们发现92%确认患乳腺癌的男性都是受体阳性乳腺癌,意思就是肿瘤雌激素孕酮造成的,而仅有70%的女性是这种类型的乳腺癌。

误区2:乳腺癌只发生在年长的人身上

乳腺癌可没有年龄的限制。美国乳腺癌研究基金会正针对乳腺癌与遗传的联系进行研究,以求发现更多的危险因子(人种和种族文化是重要危险因子)。如果想更清楚知道你在任何年龄患乳腺癌的风险,先去了解你的家族历史并告知你的医生。

误区3:乳腺癌都是一样

实际上,乳腺癌分几个不同的类型。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目前已知的主要类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进一步按不同的进程模式和治疗反应进行细分,未来会有更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误区4:乳腺癌总是表现为肿块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迹象指向乳腺癌,包括乳房肿胀乳头内陷、发红、鳞片状斑点、以及流出除母乳外的其他液体等。

误区5:钢圈文胸和止汗剂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这种说法已经流传很久了,之前已有研究揭露了真相。比如,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文胸穿着习惯(钢圈或平均穿戴时常)与绝经妇女患癌风险增加没有联系。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曾表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止汗剂、除臭剂与乳腺癌之间存在联系。

误区6: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可不做常规乳房X光检查

虽然运动饮食可以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科学家还不能完全确定乳腺癌的致癌因素是什么或其他环境因素对乳腺癌的影响。做常规检查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健康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可向医生咨询什么时候开始需要每年都做乳房检查,因为每个人有可能患乳腺癌的年龄是很不同的,这取决于你的家族历史。

夜班会增加 性患乳腺癌风险

夜班加早起危害更大

研究小组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在丹麦军队任职的1.85万余名女性的数据,找到200名乳腺癌患者和899名年龄相近的非乳腺癌患者,询问她们的工作模式、生活习惯和其他情况,包括如何使用避孕用具和激素替代疗法、日光浴习惯等。研究人员还要求这些女性评估自己属于“早起者”还是“夜猫子”。

结果,141名乳腺癌患者和551名非乳腺癌患者回答问卷

研究人员发现,上夜班者患乳腺癌几率增加40%;如果一周至少上3个夜班,持续至少6年,患乳腺癌几率翻番;既上夜班又喜欢早起的人患乳腺癌风险最高,比不上夜班者高近4倍;自称“夜猫子”的女性患乳腺癌几率也翻倍。

男性亦不可掉以轻心

“现代社会,大约10%至20%的女性上夜班,因此,夜班可能是与癌症相关的最大职业问题。”

专家说,既然夜班不可避免,就应限制持续时间,一周应少于3个夜班,喜欢早起的人尤其应减少夜班。

尽管研究人员发现夜班与乳腺癌间存在关联,但并未证明因果关系。这并非首次揭示这类关联。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2007年称,夜间工作“可能致癌”。

夜班不仅影响女性健康,相关说,先前3项小型研究显示,夜班也可能致使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上升。

与夜间灯光有关?

研究人员并未弄清夜班关联患癌风险的原因。

专家分析说,这可能与曝露在灯光下有关,灯光减少褪黑激素生成,这种激素可能有助预防某些癌症。

此外,夜间灯光可能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乳腺。这种反复的不同步可能致使细胞生长周期管理出现漏洞,发生细胞失控生长。

专家说,上夜班者往往缺觉,致使免疫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可能有助癌细胞生长。上夜班打乱人体生物钟,增加压力,而压力影响全身健康,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会以哪种形式出现

1、乳腺外形改变: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2、身体出现不适状: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之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3、出现淋巴结: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4、乳房有肿块: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无明显疼痛,隐痛钝痛刺痛

5、< a href='/jibing/1326' target=_blank>乳头溢液:对溢液呈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的病因

年龄(30%):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非浸润性癌(30%):

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浸润性特殊型癌(20%):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3)小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一类型,预后良好。(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或小染,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6)粘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粘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粘液成分占半量以上。粘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粘液湖;偶见在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8)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1874)首先描述此病。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认为其镜下瘤细胞形态具有体积大,胞浆丰富淡染,常呈空泡状,核较大,明显不规则,偶见核分裂象。

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0%):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 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二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癌细胞主要形成不规则的实性条束或小染,也可有腺样结构。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癌细胞亦可呈条索片块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乳腺癌的日常预防

乳癌的早期发现

众所周知,癌瘤并非不治之症,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多年来,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对大多数癌瘤来说,若想提高治愈率,单靠改进治疗方法,收效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就乳房癌来讲,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在治疗方法上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种种改进,但其病死率未见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仍由于就诊较晚,在所治疗的病人中,中晚期病例占多数所致,这就要求我们提倡检出早期癌以减少晚期癌的出现,将是提高乳房癌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现代对早期乳房癌的要求应是微小癌(直径0、5cm)和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的To癌列为早期,因为此类癌甚少转移,经手术治疗后,其10年生存率一般可达90%以上,大量检出此类癌,将有可能对生存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多的检出此类早期癌,提出以下几点:

1、建立早期癌的新概念:在日常受检的病人中,早期癌并非少见,而且理应多于常见的中晚期癌,因为在乳腺癌生长的自然病程中,临床前期约占全程的2/3,尽管如此,早期癌却甚少被检出,表明在检查时大多数早期癌从检查者手下漏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检查者对早期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绝大多数检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2、认真查询乳腺癌易患因素:乳腺癌的易患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项:(1)乳癌家族史,特别是受检者的母亲和姊妹曾否患本病(2)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2岁),或闭经过迟(大于50岁)(3)大于40岁末育(4)一侧乳房曾患癌,对侧乳房也属易患部位等等,凡有这些因素的人都应视为易患乳癌者,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3、对乳房出现的任何异常均应查明原因。

(1)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较多与乳癌并存,尤其50岁以上妇女出现血性溢液时,约半数以上可能为恶性。

(2)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这是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又不被重视的体征,此种情况如出现在未绝经的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果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日益增厚及范围增大,尤其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必须予以重视。

(3)乳头糜烂经反复局部治疗无效,多应考虑派杰病,作细胞涂片阳性率很高,均应及时作出诊断。

(4)乳房痛,在绝经前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改变,痛的程度也有或轻或重的不同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痛为局限性,有固 的部位,与月经周期无关或为绝经后妇女,均应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

总之,早发现和早治疗无疑是乳癌防治的发展方向,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广泛开展乳癌普查和妇女自查乳腺,以期早日实现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健康教育

1、研究认为,高脂肪饮食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奶油黄油蛋黄等,少食油煎、油炸食品。此外过量的咖啡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抽烟。平时应多食绿色蔬菜水果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2、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工作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紊乱等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和娱乐。经常放松自己,多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动,可以调整生活节奏,减轻精神紧张心理压力

3、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成年女性应当经常进行乳房自我检查,一般每月一次较好,一乳腺癌 旦发现不同于平时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排除乳腺癌。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格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以便发现早期病变。

4、避免大量长期服用雌激素。雌激素缺乏者可以出现乏力疲乏、烦躁、多汗、失眠等更年期综合症表现,适当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缓解上述症状,使患者重新充满活力。但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不能擅自服用,更不能长期大量服用。在服用期间应定期进行乳房检查高危人群尤要重视乳房健康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为高的群体,这一群体更应高度重视自己的乳房健康状况,以早期发现乳腺癌。目前比较确定的高危因素包括未婚和未生育、初产年龄>35岁、未哺乳、月jing初潮较早(<12岁)、闭jing较晚、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有一侧乳腺癌病史、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上皮细胞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尤其是细胞有异性、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

乳腺腺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乳腺癌

26岁的林小姐,体检时查出左乳有两个花生大小的结节,没有明显不适,后经确诊为乳腺增生,她怕此病诱发乳腺癌,心里挺紧张。她的担心竟然引起了办公室其他3位女士的共鸣,她们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有结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姑娘。她们都奇怪:“患乳腺增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

乳房肿块自测乳腺增生或乳腺癌?乳腺癌

乳房的护理是每一位女性朋友生活中护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出现乳房疼痛时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某些乳房的疾病,更害怕自己得的是常常听到的乳腺癌。于是,在去医院看病时,当医生告诉你是“乳腺增生”时,女性朋友会感到害怕,因为听说乳腺增生可能会

易误诊乳腺癌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

Hash:4c2574cd479c1d2194fbbf02ce95136049b015af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