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19:37:0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突发哮喘怎么办调节

BY:大叔18岁 2024-07-19 19:37:08 763 ℃

哮喘的突然性不定期的发作,常常会让许多的哮喘病患者觉得十分的头痛煎熬,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平常的生活,运动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有时候还有给我们的精神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那么在突发哮喘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法。我们一起看看吧。

哮喘的检查办法有哪些

1.清学试验

血清免疫球蛋白g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针对致敏花粉的特异性igg等抗体。常用检查方法有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点免疫结合试验等。

血清免疫球蛋白e主要测定病人血清中针对致敏花粉的特异性ige等抗体。常用检查方法有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点免疫结合试验等。

2.细胞免疫学检查

主要检测手段是检测针对致敏花粉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basophillc degranulation test)等。

根据花粉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特征,结合当地的大气中致敏花粉飘散的时间,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明确致敏花粉的种类则需要借助试验室的特异性检查。特异性检查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两者各有利弊。通常体内试验敏感性高、操作方便、简单易行,但易受患者用药的影响和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体外试验敏感性稍差、操作复杂费时且需要特殊设备,但由于是体外试验,故绝对安全。目前国内临床上以体内试验应用较为广泛,而体外试验多用于进行临床科研。

(1)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皮肤试验是英国医生blackley于1867年首先应用于花粉症的诊断的,其在临床使用有130余年的历史,仍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特异性检测方法。通常将花粉变应原浸液以1∶1000(w/v)的浓度进行稀释后进行皮肤点刺试验(prick test)或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皮肤点刺试验的具体方法是将稀释的花粉浸液滴于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刺入附有花粉浸液的皮肤上,将表面轻轻挑破即可。

(2)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这是一种模拟花粉变应性哮喘发作的试验方法,所得结果较为可靠,当特异性皮肤试验的结果难以判定时,该试验方法可以取得较为可靠的结果,通常根据病人吸入花粉变应原浸液的浓度或数量后的肺通气指标的变化来判断结果。该方法可信性强、重复性好,可准确反映气道对某种花粉的反应性和敏感性。该方法的缺点是如果吸入花粉浸液的浓度过高或剂量过大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3)鼻黏膜激发试验(nasal mucous provocative test)由于鼻黏膜与支气管黏膜同属呼吸道黏膜上皮,该试验的结果通常也可较准确地反映支气管的对花粉的敏感程度。与 气管激发试验相比,既安全又简便,为临床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具体方法是将浸有花粉浸液原液的标准大小滤纸放于一侧鼻黏膜上,也可采用定量喷雾器喷入一侧鼻腔内定量的花粉浸液,另一侧鼻腔作为空白对照。在15min左右观察结果,病人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鼻黏膜苍白、水肿等症状体征时判定为阳性结果,并可根据喷嚏的多少、清涕的数量、鼻通气程度、有无喘息症状或全身症状判定阳性结果程度,通常局部反应可分为,伴哮喘症状或全身反应时可判

突发哮喘怎么办调节

1.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由于药物与用药装置的进展,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哮喘的第一线药物,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手段。目前,治疗方案将哮喘患者的病情按严重程度分为4级,每级均有相应的治疗选择,采用个体化的阶梯式治疗规范,达到并持续控制至少3个月之后再考虑降级治疗,降级后的治疗应继续维持哮喘控制。

2.哮喘治疗不再仅以缓解发作为目的

为了达到对哮喘的良好控制与完全控制,即尽量少发作、轻发作或完全不发作,最好不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恢复并保持正常的肺功能,使患儿活动不受限、正常运动、睡眠安宁、不误工误学,并让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甚至为零。

3.患儿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治疗

为了达到以上提到的目的,需要患儿及家长积极参与,医患之间建立起持续的伙伴关系,便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并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制定长期管理策略,让患儿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提供规律性的随访。

注意病人保暖,环境安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家属不要把病人围起来,要保持病人周围空气新鲜;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恐惧心理焦虑情绪,但慎用镇静剂。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解开领扣,松开裤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搬动。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哮喘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1)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

呼吸骤停系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停止.发生这严重并发症前,病情并不太重,也没有预兆,大半发生于病人咳嗽或进食时,也可在轻微活动后.大半在家中发生,因此家属应及时救治.呼吸停止后持续2-3分钟还未恢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常导致在送往医院前就继发心跳停止造成死亡.呼吸骤停的原因可能和发病时的神经反射有关。

(2)气胸纵膈气肿

人体在呼气时肺泡压力稍较外界大气压高一些,当哮喘发作,因细小气管阻塞加上咳嗽,由于声内紧闭,肺泡内压力变得很高,这时一些薄弱的肺泡,受到肺泡内压力的冲击就发生破裂,已破裂的数个肺泡可以连结在一起,形成肺大泡,肺泡或肺大泡的气体,顺着肺间质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或气体进入肺外的胸膜腔,形成气胸,压迫肺脏,造成肺泡压缩。

(3)心律失学和休克

严重哮喘发作本身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心律失常休克,但平喘药物,尤其是氨茶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如果用量过多或注射速度过快也可引起上述副作用,即使当前应用的选择性β2兴奋剂大量静脉给药时也有发生.氨茶碱静脉注射速度太快,量过多会产生血管扩张,在哮喘病人已有一定脱水其血容量相对不足基础上, 就容易造成低血容量休克,甚至引起死亡。

患上哮喘病会传染他人吗

哮喘这个疾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所以说患上了哮喘是不会给他人带来传染。但是哮喘会有遗传的倾向,如果说父母是过敏性体质,患有哮喘疾病,那么孩子患上哮喘的几率就会比较高,这算病的形成与发展结合遗传因素有关,又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不少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在一个家庭当中患病人数越多,其亲属发病率就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发病率也越高。

环境的因素影响哮喘病主要是包括了接触,可吸入动物植物过敏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和支原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天气变化,恐惧等等。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面上面这些任何一种环境因素,都可以诱发哮喘疾病,而在各种突发哮喘环境因素当中,已过敏因素最为常见和重要,其中室内过敏原常见的由,吴承恩按,蟑螂及其它昆虫等,室外过敏,常会有花粉,及霉菌等。某些食物,比如说牛奶鸡蛋清,鱼等也可作为过敏原诱发哮喘。

哮喘疾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给他人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哮喘患者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护理,不必要担心是否会被传染,生活当中哮喘的发病率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大 家应该积极的去进行治疗,避免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哮喘病的症状有哪些

哮喘病症状表现一,呼吸困难这种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在患病后,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出现,并且还会出现咳嗽的症状,患者是会感觉到非常难受的,建议患者对这种症状要重视。建议如果出现了哮喘症那么一定要解决,一定要抓紧时间到医院去进行治疗,虽然哮喘病并不是很好治疗,但是你不要放弃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生的希望,才有战胜哮喘病的可能。

哮喘病症状表现二,患有哮喘疾病,不管是不是发病,患者都会总是有胸闷的感觉,而且可能会有低烧,这种疾病很不容易根治,如果不坚持治疗,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得了哮喘病的患者,要配合医生抓紧治疗,早期的哮喘病还是可以治愈的,而当哮喘病患者发病后,需要配合医生抓紧治疗,早期的哮喘病还是可以治愈的,建议患者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另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此病时,还要注意护理,居室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保持室内的干净,这对患者的病情是有好处的,可以很好的帮助治愈。

小儿哮喘食谱_哮喘病的治疗

什么是“小儿哮喘”?小儿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2000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1.97%,比1990年上升了64.8%。由于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所以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

得了哮喘后还能治好吗_哮喘的种类

一、哮喘能治好吗1、肥大细胞膜稳定剂:(1)抑制肥大细胞和感觉神经的活化,因此,对存在明显诱因(如运动、二氧化硫、过敏原等)的哮喘有效。必须在发作前预防性给药;对终止发作无效。(2)抗炎作用微弱,长期维持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3)安全性高,少数患者可能有局部刺激作用。曾经广泛应

哮喘病因,哮喘西医治疗,哮喘中医治疗

一、哮喘病因哮喘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经由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疾病。遗传易感性涉及多个基因及其相互作用,致病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遗传因素(20%):遗传这是最主要的宿主因素。未有一个已知基因存在于两个或以上的研究人群,这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更为重要,也再次印证了哮喘的多基

Hash:812d9f85eab41efaff27c1250c2b7850b3a98ce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