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6:19:1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乙肝的分类发病机制及病理特征治疗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6:19:10 1380 ℃

乙肝已经成为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乙肝患者长期饱受肝病的折磨,尤其是乙肝病毒长期对肝脏的侵袭和损伤,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系统系疾病,特别是免疫系统。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随后伴随各种并发症,不同类型的肝病导致的机体损伤也不一样。

1、按病程长短分类,乙肝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判断是急性还是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诊治中十分重要,二者的治疗原则不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有时为了区别是急慢性肝炎,往往通过肝穿病理检查来判定。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常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患者液中HBsAg(+)持续时间低于6个月,6个月内乙型肝炎病毒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HBsAg阴转,可遗留感染过HBV的血清学标志:HBe、抗HBe及抗HBS三个抗体阳性,但某些患者抗HBS出现时间较晚,低度也可能不高。急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特点是半年内HBsAg阴转。而慢性乙型肝炎如一言以蔽之就是HBV存在于机体内超过6个月。

2、按病情轻重分类,可分为乙肝携带者、活动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其中乙肝携带者分慢性HBV-DNA携带者(大三阳,DNA定量高平但肝功正常处于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小三阳,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肝功正常);活动性乙型肝炎又分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和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又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重型肝炎又可分为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

3、按有无出现黄疸(即按症状特点),可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该分型多针对于急性乙型肝炎,即急性黄疸型乙肝和急性无黄疸型乙肝。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感染乙型肝炎的病毒后必然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目前认为乙肝的发病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尤其是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而机体的年龄特点决定机体的免疫系统成熟程度,婴幼儿免疫系统处于一个发展过程,此时清除病毒能力差,因此容易发生免疫时受而慢性化,而成人免疫系统发育完整,很容易在短期内进行免疫清除,因而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免疫耐受,HBV基因突变逃避免疫清除等情况时,亦可导致慢性肝炎,而当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并激活补休系统时,以及在大量炎症因子参与下,可导致大片肝细胞坏死,即发生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定居复制,因此对于乙肝患者发病时常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的肝外损伤主要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如急性乙肝可以致血清样病变是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和关节腔滑膜并激活补体所致,而慢性乙型肝炎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膜性肾小球肾炎伴发肾病综合征,临床叫肝肾综合征。[1]

以上是对肝病的分类及其肝病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后期肝病的并发症主要累及肾脏,造成肾功能障碍。因此,肝病患者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就诊。

乙型病毒性肝炎外在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表现1.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2.消化道表现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3.黄疸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

乙肝的病因病理是什么病因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如母婴传播、输血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如果身体抵抗力强,免疫功能正常,而且治疗及时,那么乙肝病毒会很快被清除,乙肝在急性期就能治愈。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的原理,乙肝的病因分析

一、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的科学意义是什么意义1、单项抗-HBs阳性(1)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2)单项低效价抗-HBs阳性有时为非特异性反应。2、与抗-HBc、抗-HBe同时阳性机体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以后

Hash:9a200eb82c5281aa6ce5b5f3518ed3be1256fcfb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