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6:12:4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治疗乙肝疾病病的“脾”理论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6:12:42 174 ℃

慢性乙型肝炎虽病位在肝,常涉及脾,故张仲景指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笔者遵医圣之旨,治慢性乙型肝炎从脾论治,收到满意疗效,今不揣简陋介绍于下:

1、脾胃湿热疫毒蕴结型:平素因饮食不调,高梁厚味,恣食酒酪或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继而感染湿热疫毒(HBV),而病患乙肝。症见:肝区疼痛腹胀脘痞,或胃脘嘈杂灼热,饮食减少或恶心欲吐,倦怠;或身目发黄,尿少而黄,大便秘结或泻下不爽,大便臭秽。舌质苔黄腻,脉濡数。治应清热利湿,泻热解毒兼凉化瘀。方用清脾湿热汤(自拟):茵陈大黄猪苓茯苓半枝莲金荞麦蒲公英赤芍、枝子、白花蛇舌草等。

2、脾虚湿困中阳不振型:肝病久治不愈,中气不足水湿不运,或医者素投寒凉清解之剂,或因贪凉饮冷,致伤脾阳,中阳不振,寒湿停聚中焦,或禀赋不足,素体脾弱,感染乙肝病毒而病乙肝。症见:面色晦暗萎黄,两胁隐痛,纳少脘闷,肢倦乏力,头身困重,或胀胀便溏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治应温运脾阳,芳香化湿兼化瘀解毒。方用健脾化湿汤(自拟)藿香茯苓佩兰厚朴薏苡仁白术桂枝、白蔻、草果丹参党参黄芪等。

3、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型:肝炎病久体衰脾气虚弱;或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脾土损伤,又复感乙肝疫毒(HBV),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正虚邪恋,罹患乙肝迁延难愈。症见:两胁紧痛,身困乏力< /a>,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黄白无华,口淡乏味,尿微黄。大便溏泻或下肢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缓无力。治应益气健脾,和胃化滞兼活络运湿。方用益气健脾汤(自拟)党参白术黄芪、茯苓、半夏虎杖陈皮麦芽(后下)、神曲鸡内金(研冲)、丹参、炙甘草等。

临床观察脾运不健是慢性乙肝的病理关键。研究表明脾功能低可致免疫功能失调,用益气健脾药可以增强促进免疫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诱导干扰素的生成或增加,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活性。从而增强体质,驱邪外出,临床观察用调理脾胃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法则,恰当运用常可收到显著疗效。

很多疾病都要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乙肝也不例外。患者朋友们要坚信科学的治疗,一定会提高乙肝的治疗率。

中医治疗乙肝

中医治疗乙肝怎么样专家认为,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而又愿意接受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及早采取积极的措施。而且,目前看来中医中药虽不能根治乙肝,但其综合疗效在乙肝治疗中颇具优势。中医治疗乙肝的食疗方法依据中医理论,乙肝是由湿、热、毒3种因素同时或分别侵害人体所致的一种疾病。中医治疗乙肝的经验我国属于HBV感染高发区,约有1.2亿人成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治疗乙肝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很多患者感染乙肝后,经常长期的治疗,开始对治疗丧失信心,究竟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呢?中药治疗乙肝对保肝降酶,活血化瘀也是很有办法的,但是中药在抑制乙肝病毒方面效果一般。乙肝治疗重在抗病毒,通过西医西药,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从而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这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中医治疗乙肝怎么样,乙肝该用哪些方法治疗呢

一、发现以下症状要警惕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不过传染的几率不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医源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

Hash:d0f64bcf137d40b8937e9b995c4e77ef7079774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