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23:37:5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长夏时节,祛湿是养生的关键盛夏

BY:Kathy 2024-08-15 23:37:51 420 ℃

我国古医术沿袭至今,擅将行医结合时节来观望人体病因。中医学上将一年四季延至五季,除去春夏秋冬外另加长夏一季,长夏即是夏秋交际的缓慢期,是一年中湿气最旺盛的一段时间。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多因环境潮湿、涉淋雨所致,内湿多由过食生冷而致脾阳受损。外湿可内传脏腑,内湿也可外达肌肤,且湿邪又易与风、寒、暑、热、温、毒等邪气相互纠结,进而化热、化寒或化燥,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最典型的病症有三大类,一是湿邪侵犯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舌苔白腻等;其次,湿性重浊,“水往低处流”,故易侵犯人体下部,表现为水肿、身体沉重或四肢酸痛;三是由于湿性黏滞,还可出现腹泻、小便浑浊、妇女白带异常等,而且病程长,缠绵难愈。

中医祛湿的方法包括化湿、燥湿、利湿、渗湿等,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和不同类型的病症。

胃病症多用燥湿法。燥湿药多具苦味,药性有寒温之别,分别针对寒湿和湿热所致的中焦脾胃病症。

湿热内蕴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可选用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龙胆草等苦寒性质的药来清热燥湿。寒湿中阻可表现为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舌苔白腻,可选用橘皮苍术厚朴等,燥湿与散寒同施。

清热解表多用化湿法。化湿药多为辛温芳香之品。湿邪在上焦或在表者,表现为怕寒、低烧、头重而胀、肢体酸软沉重、胸脘胀满等。用香薷扁豆花、厚朴花、藿香等芳香类的药可以解表化湿,代表方剂香薷饮、藿朴夏苓汤。

当湿与热相结合,会导致发热口渴、咽肿、尿赤等,这时需芳香化湿药与清热解毒药并用,代表方剂甘露消毒丹。热重于湿者, 变中心偏重于胃,常选用芳香之品,如藿香、佩兰荷叶梗、白扁豆砂仁等。湿重于热者,病变中心偏于脾,常选用扁豆花茵陈蒿、厚朴花等。

小便问题多用利湿法。利湿药多性寒,主要用于下焦湿热病证,如小便淋沥涩痛、尿赤、腹泻、口渴不多饮、女性白带异常等。

阳气被水湿、寒湿所困可表现为小便不利、心烦口渴但不愿多喝水或喝水容易呕吐等,利湿药与温通阳气的药并用,代表方剂五苓散

三伏天最常见的暑热耗伤阴液也会导致小便不利,表现为口干口渴、喜饮但一般饮水不多。治疗上可选择既能滋阴生津又能利尿的药,如芦根茅根西瓜翠衣等,代表方剂猪苓汤。

渗湿法适宜体虚有湿或湿邪不严重的人。渗湿的药物作用平和,还兼有滋养的功效,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使湿邪从小便排出。

祛湿最根本的是扶阳。当人体阳气充足时,湿邪就不会造成影响。因此,要防止湿邪侵袭人体,就要避免身体的阳气受损,包括少吹空调、多运动、勤出汗、不贪食生冷瓜果等。

看完本文对长夏祛湿要领的相关介绍后,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养生任务上应该添加祛湿的环节了。请大家注意在夏秋之交时祛湿。

春季养生祛湿,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4只、薏米50克、百合50克、姜3片。做法:将鹌鹑洗净,然后将薏米和百合用水泡一下。接下来,将鹌鹑、薏米、百合和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功效:这款汤有着清热去湿、润肺化痰的功效。这段时间湿气重,人容易觉得攰。

春季养生以祛湿为主 四款养生汤有助去湿气

进入春季,天气潮湿多雨,不免加重湿气,人体内的湿气过多会令人容易患上各类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祛湿防邪风入体。春季养生应以祛除湿热为主,饮食宜清淡,春天调养得好,进入夏天的时候,才能更好吸收到大地的气息。汤类是比较好吸收的食物,在家庭中比较受欢迎。下面将为各位介绍一些祛湿的汤水,大人小孩喝喝都是有好处的,下面来看看。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对于腹胀、祛湿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秋季养生首先要祛湿 秋季祛湿喝六款祛湿粥

秋季祛湿喝六款祛湿粥1.玉竹粥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适量。做法:先将扁豆在锅中炒至微黄,不放油;然后将扁豆与大米加水共煮;待煮熟前,将紫苏剪成条状,放入粥中,煮15分钟即可。该粥可供2~3人食用。菊花薏米粥有助清热祛湿,对于熬夜引起的目赤肿痛、眩晕头痛尤为适宜。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

Hash:79862bc9df14bbfd2b2bd3133a0f86aacd7200bf

【声明】本文由用户Kath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