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博拉出血热又称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性引起的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50-90%。该病主要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如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
该病主要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
2.埃博拉出血热是新发传染病吗?
埃博拉出血热是在1976年两起同时出现的疫情中首次发现并命名的,一起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靠近埃博拉河的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南部一个边远地区。
3.埃博拉病毒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
埃博拉病毒可以分为五个型别,分别是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
4.哪一型埃博拉病毒致病力最强?
五个型别的埃博拉病毒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塔伊森林型对人的致病力较弱,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5.如何杀灭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1小时、100℃5分钟大部分病毒被灭活,紫外线、γ射线及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都可以杀灭病毒。
6.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病人在感染了这种疾病后血液中会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如果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亲密接触过的人,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都很容易感染。
7.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吗?
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8.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吗?
埃博拉病毒既不是食源性也不是水源性传染病,因此不会通过日常的食物和饮水传播。
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吗
9.埃博拉出血热可以人传人吗?
埃博拉出血热可以人传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可作为传染源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目前研究表明患者在潜伏期不具备传染性,只有在出现临床表现后才可以作为传染源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1.出境旅行前,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疫情,掌握相关预防知识和做好相应准备。
2.旅行期间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 巾掩盖口鼻;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大量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活禽及动物,特别是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病死禽。在去往东南亚、拉丁美洲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的地区时,应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餐厅卫生等级和包装食品标签,尽量食用熟食,尤其应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水产品。
4.加强自我健康监护,旅行前夕或旅行期间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早就医,特别是当所患疾病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推迟、取消或及时中止外出旅行,防止和减少疾病的传播。在旅行途中,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旅行组织者或建议可疑病例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医。出行归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1.抗病毒药物对其无效,包括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尽管实验显示,凝固干扰素似乎可以在动物身上起一些作用,但凝固干扰素在人体的效果如何尚未确定。
2.目前没有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埃博拉出血热的康复者的血清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带来更坏的影响。
3.目前的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如使病毒的侵入最小化,及时补充损失的血小板,平衡电解质,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
4.疑似病例应该与其它病人隔离开来并且执行严格的隔离看护,疑似病例的监测应持续到最后一次接触后3周。
5.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应该被严格监测,如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
6.静脉输液以及处理、分泌物、导尿管以及吸痰管等高危险的操作应该在严格隔离保护条件下进行。医院工作人员应该有自己的隔离衣、手套和口罩。口罩和手套不能重复使用除非已消毒。
7.及时清理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因为这些物质中有大量的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生物危险性。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 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例如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可能使病毒粒子变形。病毒粒子一般直径约80纳米,但长度可达1400纳米,典型的埃博拉病毒粒子平均长度则接近1000纳米。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一、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方式1、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体液传播。“接触”是这种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被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接触,会造成病毒感染。还有研究证实,埃博拉出血热康复后的男性,仍可能在康复后长达7周内,通过精液将病毒传给性伴侣。因此,男性患者康复后,至少要在7周内避免
一、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因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90%。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其形态学、致病性等与马尔堡病毒相似,但免疫原性有
一、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办法一、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
Hash:4f45fb00fdc00166fc669ab909ae3e5e672b5189
【声明】本文由用户Olg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