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07:09:2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新生儿脑膜炎的诱因?该如何治疗?

BY:Nona 2024-07-03 07:09:20 99 ℃

  新生儿抵抗力低,免疫功能未完善,没有防御能力,一旦皮肤破损后或致病菌附着在皮肤上就会滋生成为感染灶,成为侵入体内的门户,那么新生儿脑膜炎有什么症状呢?

  新生儿脑膜炎,又被称为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脑、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相对于成人性脑膜炎由各种病菌、细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靠近大脑和脊髓的疾病,新生儿脑膜炎主要是指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

  新生儿脑膜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为烦躁不安、哭闹尖叫、易激惹、严重者昏迷抽搐,有时表现反应低下、嗜睡、拒奶等症状。检查时,可在小儿口腔两侧颊粘膜上发现白色小点,周围发红,这些小点被称为麻疹粘膜斑。一般来说,新生儿脑膜炎伴随着高烧情况出现,发热第3-4天,小儿出现红色皮疹,开始出现在耳后、面部,逐渐向全身发展,此时体温较前更高,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咳嗽等表现。

  新生儿脑膜炎如果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能大大降低新生脑膜炎死亡率和相应后遗症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表现:不吃奶、吸奶无力呕吐、多睡、不停地吵闹,当换尿布提起双下肢时会突然尖叫、惊哭、双眼发直、挤眼、歪嘴、吐沫,面部肌肉不对称抽动,某一侧肢体突然抽动或活动差,发热,前囟门膨出。

  前囟门是观察新生儿颅内疾病的窗口,新生儿主要解剖特点是前囟门尚未闭合,头颅各骨缝愈合不牢。前囟门也叫大囟门,位于头顶两块顶骨和两块额骨之间呈四边形,正常为2.5厘米X2.5厘米大小,平坦,略凹于骨缝边。而患脑膜炎的新生儿则前囟门明显增大且饱满,高凸出骨边,愈合不牢的各骨缝也会裂开,缝变大,这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所致,有缓冲的余地,所以早期症状表现不很明显,细心观察,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的诱因:如身上有小脓点,皮肤有破溃史,如口腔黏膜受到大的人为擦挫伤,如大人用口嚼食物喂无母乳婴儿引起腹泻,久治不愈,失衡的肠道菌群进入液到达脑膜也会引起脑膜炎;还有,新生儿头皮有血肿,用针刺破抽放血液而感染成脑膜炎等等各种诱因。

  清楚新生儿脑膜炎的症状表现之后,在孩子患病之后,也要知道主要的治疗方法。

那么,新生儿脑膜炎如何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尽早、大剂量、足疗程,选择易进入脑脊液杀菌剂。病原菌不明确时,可根据本地区的新近病原菌情况来选择抗生素,一旦病原菌明确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2、并发症治疗

  (1)硬膜脑下积液:少量积液无需处理。如积液量较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应做硬脑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有的患儿需反复多次穿刺,大多数患儿积液逐渐减少而治愈。个别迁延不愈者,需外科手术引流。

  (2)脑室膜炎: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同时,针对病原菌并结合用药安全性,酌情选择适宜抗生素脑室内注入,但疗效不确切,应尽量避免。

3、对症和支持治疗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观察患儿意识、瞳孔和呼吸节奏改变,并及时处理颅内高压

  (2)及时控制惊厥发作,输注新鲜血浆、血或丙种球蛋白等。

  (3)监测并维持体内、电解质、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对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表现者,积极控制脑膜炎的同时,适当限制液体入量,对低钠血症症状严重者酌情补充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仍有争议。对于有长期发热、脑脊液蛋白高、外观浑浊等情况时,可小剂量短期应用以缓解病情。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新生儿脑膜炎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宝宝,留意宝宝的任何动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原因有哪些,新生儿得细菌性脑膜炎怎么治疗

一、新生儿得细菌性脑膜炎的原因有哪些引起新生儿脑膜炎有很多原因,经过了解与资料整理,接下来主要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很可能会发生的一些诱因。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发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尤其是早产儿,过早娩出未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导致出生后极易发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引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疾病症状,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疾病概述定义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成人常见,儿童患者尤多。许多细菌均可引起本病,其中脑膜炎球菌所致者最多,依次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其他革兰阳性杆菌、葡萄球菌、李司忒苗、厌氧菌等。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_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你了解吗

一、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检查一、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严重病例白细胞降低到4×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减少。二、细菌培养血培养和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血培养阳性率可达45%~85%,尤其是早发型败血症和疾病早期未用过抗生素治疗者较高,尿培养和病灶分泌物的培养有时也可阳

Hash:2f46499e7504eebfe13f12ea794a1c1c0564da70

【声明】本文由用户Non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