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7 07:36:1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糜烂性胃炎吃什么药

BY:大叔18岁 2024-07-17 07:36:13 1220 ℃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糜烂性胃炎吃什么药

患上糜烂性胃炎后,患者会经常发胃痛胃胀,但如果是急性糜烂性胃炎,症状更严重,严重的会导致出血,因此要早发现疾病、早治疗。那么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请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1.药物治疗

分为西药和中药

1西药可静脉或口服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出血量较大时可口凝血酶

2中药可口服云南白药等。

3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可给予根除治疗。

2.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置。

3.内镜下治疗

可经胃镜活检孔道局部喷洒凝血酶等止血剂,或进行电凝止血。

以上为您介绍的就是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由于疾病的危害很大,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疾病,重视饮食。并且在一些节假日中,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病率最高,要控制饮酒,如果确实不能避免时,饮酒前要吃点东西,或是吃一些护胃的药。

糜烂性胃炎饮食禁忌有什么?

糜烂性胃炎是大家熟知的一种胃炎,由于胃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器官,胃部出现毛病以后是肯定要注意平时的饮食的,只要饮食合理了,慢慢就会恢复了。那么糜烂性胃炎饮食禁忌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胃病专家是怎么说的吧!希望大家可以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糜烂性胃炎饮食禁忌:

由于糜烂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在这时候就会出现胃痛、胃酸、胃胀以及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因此这时候的饮食要以清淡的蔬菜为主,另外也要吃温和一点的食物,以免刺激的胃粘膜再次受到伤害,这样是会加重病情的。

另外糜烂性胃炎患者也不能吃生冷辛辣的食物,这样也是为了减轻胃粘膜的负担。另外一些上班族平时喜欢喝咖啡提神,如果您已经得了糜烂性胃炎的话,就不要再喝咖啡了,咖啡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些刺激性的饮料也要少喝。最后,饮食上还要保证清洁卫生,防止传染细菌

糜烂性胃炎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意外,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多去医院做做检查,这样也可以早点发现一些疾病,早点去接受治疗,这样对身体的伤害也是最少的。发现自己得了糜烂性胃炎后,就呆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吧!目前的医学技术还是可以治愈糜烂性胃炎的。

糜烂性胃炎的危害是什么?

糜烂性胃炎的危害是什么?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患有糜烂性胃炎要尽快的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不然的话,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还会对工作造成重大的影响,导致其他的并发症。

那么究竟糜烂性胃炎长期不愈都有哪些危害呢?专家表示,常见糜烂性胃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在各种慢性胃炎当中,糜烂性胃炎是介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已经患了糜烂性胃炎的病人,并不能客观的认识糜烂性胃炎对人体的危害,而是认为本病并非溃疡病那样严重,所以用不着如此紧张,也许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痊愈。其实,稍有一些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持以上不良态度的人绝对是错误的。

2、慢性糜烂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有效地遏制疾病的发展,那么就会产生消化性溃疡,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在治疗糜烂性胃炎方面还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中医中药,具有收效迅速、根治性强、不易反复、副作用小等优点,非常值得患者选用。

糜烂性胃炎的危害是什么?糜烂性胃炎并不是难治之证,只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地加以准确的治疗,那么,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治本病,彻底消除黏膜糜烂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使糜烂性胃炎对人体的危害微乎其微,从根本上保护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糜烂性胃炎的日常护理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护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如何保养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几种保养方法具有良好的作用,慢性糜烂性胃寒患者朋友可以借鉴,同时提醒患者有糜烂性胃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 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食物的选择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很关键,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保健”以下是专家给大家提供的几点饮食建议,希望对广大患者可以有所帮助。

朱主任介绍: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需要戒刺激性的食物,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所以摄取的食物应该依据个人的不同而加以适当的调整。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果,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禁止食用。

此外,戒产气性食物也是必须的: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涨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气而引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经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此外,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糯米类制品,各式甜点、糕饼、油炸的食物及冰品类食物,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应留意选择。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护理:看了上文,大家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专家建议,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要到正规胃肠医院。

糜烂性胃炎“五养”规则

糜烂性胃炎患者应该遵守如下“五养”规则:

1、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淡、软、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也可以通过茶疗达到养护的效果,从一片片植物草本的采摘、筛选到古方工艺的炮制,制成手中一杯晶莹剔透的石潭秋谓*崧*茶,让你轻松远离胃病。

2、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辣、过硬、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yao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3、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4、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5、平心静养: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

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疾病百科|>

挂号科室:内科

温馨提示:
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acute erosive gastritis)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本病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的隐痛剧痛,伴恶心等症状。少数患者由于原发病症状较重,表现为呕血和(或)柏油样便,出血常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任何年龄常见症状: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呕血[详细]是否医保:治疗方法:一般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相关医院更多医院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大连天兴中医医院 包头博仕胃肠专科医院

糜烂性胃炎养胃方法,糜烂性胃炎的病因

一、糜烂性胃炎养胃的五款食疗方1、牛奶对于患有胃炎的人群来说,胃痛几乎是家常便饭,这个时候要注意,可以适当的多喝牛奶。牛奶不仅仅具有养胃的功效,同时还能缓解胃痛,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它能够中和胃酸而使胃痛缓解。但对于一些喝牛奶后就会出现胃酸以及胃痛的患者,专家建议最好不要喝牛奶。2、稀饭

糜烂性胃炎的养胃方法,糜烂性胃炎的病因

一、糜烂性胃炎的养胃方法有哪些1、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偶尔,吃一些蒸热的蔬菜,

胃糜烂性胃炎能吃什么,糜烂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一、胃糜烂性胃炎能吃哪些食物注意营养均衡食物要选富有营养、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开菲乳。如果症状严重,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

Hash:643487715100f996bdbb6a510804a2b144b7b5e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