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2 21:30: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扭转痉挛有哪些危害

BY:大叔18岁 2024-07-02 21:30:04 469 ℃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以躯干或(和)四肢发作性肌张力扭转性增高为表现的锥体外系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为基底节、丘脑、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和尾状核、壳核小神经细胞变性。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扭转痉挛是怎么回事?扭转痉挛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下。

扭转痉挛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扭转痉挛

病因不明,脑的某些部位,基底节、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似乎可以引起扭转痉挛。多为散发,很多慢性扭转痉挛是由遗传引起,可有家族史。原发性者可见非特异性病理改变,主要病变为基底节和丘脑等部位的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脂质及脂色素增多。

遗传性扭转痉挛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两型。但同一家系中遗传性扭转痉挛的表现可以不同,即不一定都表现为全身肌张力障碍。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与基因的外显率在男性中略高有关。有研究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早发性扭转痉挛的异常遗传基医(DYT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9长臂上(9q32—34),DYTl基因保守区GAGGAG缺失一个GAG;常染色体显性多巴胺敏感扭转痉挛的异常遗传基因定位于14q21-22;常染色体隐性多巴胺敏感扭转痉挛的异常遗传基因定位于llpll.5;晚发性颜面扭转痉挛位于18p。

与遗传无关的扭转痉挛可由严重脑缺氧引起。环境因素如创伤过劳等可诱发特发性肌张力障碍基因携带者发病。如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病前有面部或牙损伤史,一侧肢体过劳可诱发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打字员痉挛和运动员肢体痉挛等。继发性扭转痉挛常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障碍,如肝豆状核变性核黄疸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婴儿脑瘫一氧化碳中毒、药物(左旋多巴、酚噻嗪类、丁酰苯类、胃复安)诱发、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等。

发型扭转痉挛

多由于出生时窒息等产伤、病毒性脑炎等脑内感染后或中 (尤其是一氧化碳中毒和吩噻嗪类药物中毒)引起。脑管病变、生化代谢疾病(肝豆状核变形、核黄疸)或其他使基底节神经细胞变性的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均可导致扭转痉挛。继发性扭转痉挛病理学特征随原发病不同而异;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书写痉挛和职业性痉挛等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理上无特异性改变。

扭转痉挛有哪些表现

(1)缓慢起病,多自下肢开始,扩及躯干四肢。常见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旋前,一只旋后好像被人扭住。两膝向内弯曲,两脚分得很开以保持平衡,或者伴有足内翻跖曲,行走时足底不能完全着地。平躺时身体会呈弓形,靠肩与臀支撑,有的只能俯卧在床上。躯干及脊旁肌受累可引起全身的扭转或螺旋形运动

(2)以躯干为轴呈螺旋样扭转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骶脊肌的肌张力过高导致腰椎过度前凸、骨盆倾斜,躯干弯曲或侧倾前凸。肩内收、上肢弯曲、交换姿势、伸肘、屈腕、手和前臂内翻、掌指关节屈曲而手指伸直。下肢常为膝伸直而足内翻

(3)颈部肌群受累可出现颈部侧倾、扭转、前屈或后仰。可表现为痉挛性斜颈。患者可克服痉挛转正下颌,但随之又再出现扭转。

(4)书写时可出现手的痉挛性肌张力障碍。

(5)面肌和咽喉部肌肉受累可出现面肌痉挛和构音困难。

(6)扭转痉挛在患者自主运动或精神紧张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会完全消失。肌张力在扭转动作时增高,扭转动作停止后转为正常或降低。

(7)大部分病人病情进展缓慢。病程持续数年至十数年。初期大多是一侧下肢轻度运动障碍。该下肢显示行走时举止不正常,易疲劳,有些笨拙。以后逐渐累及双下肢、躯干和四肢。痉挛以各种各样以运动过度为特征,其中紧张成分占优势。四肢受累时以近端肌重于远端肌。病程持久则某些部位肌肉可能异常肥厚,关节也会挛缩变形。严重者不能从事正常的活动。肌力和深浅感觉皆正常。智力一般无改变,少数可出现智力减退。

扭转痉挛的饮食保健

扭转痉挛,多数在5-15岁缓慢起病。首发症状大多是一侧下肢的轻度运动障碍,足呈内翻趾曲,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缓慢持续的不自主扭转性运动以躯干和肢体近端为最严重,引起脊柱前凸和骨盆倾斜,不自主运动累及颈项和肩胛带肌时,出现斜颈累及面肌及咽喉部肌肉时,引起面肌痉挛和够音困难,扭转痉挛在作自主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完全消 ,肌张力在扭转动作时增高,扭转运动停止后则转为正常或减低,隐性遗传型扭转痉挛多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多于起病后若干年死亡,但一部分患者可长期不进展,甚至可自行缓解。

扭转痉挛的饮食保健

1、扭曲痉挛的食疗方: 饮食均衡,多吃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

2、扭曲痉挛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 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扭转痉挛的治疗原则

1、远期效果:通过做‘双侧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改善大脑供血、供养来改善患者的扭转、多动、肌肉张力增高等一切现象,同时还要结合家属的配合,进行良好的康复,通过临床的指导效果是很好的。

2、近期效果:主要是在头部植入‘脑起搏器’来改善胎儿的扭转、多动、肌肉张力增高等一切现象,目前按‘脑起搏器’的患儿因个体差异不同,经统计成功率在30%左右,(费用非常昂贵大约双侧23万左右,只有上海华山医院可做)。

3、脊髓内有关神经外科切断可以使斜颈不同程度地缓解,立体导向丘脑破坏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疗效,痉挛肌肉内注射内毒杆菌外毒素在一部分患者取得效果。但对扭转痉挛不能起到根本性作用。(六)术后康复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环节,康复是指综合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病人,对他(她)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康复的目的不仅要训练病人适应环境,而且要使他(她)们作为一个整体介入最接近的环境和社会,使病人达到自立,成为社会的整体,有较好的生活质量,能实现其价值。

扭转痉挛都有什么危害

我们可能曾经遇到这样的病人,全身扭曲,头不自主地向肩背后仰,脊柱变形,走路摇摇晃晃,事实上他们患的是一种叫做“扭转痉挛”的肌张力障碍疾病,这种病往往好发在青少年中。肌张力障碍在运动障碍病中较为多见,患病率仅次于著名的帕金森病,约为39/10万,我国患病人数约46万。其中全身肌张力障碍即扭转痉挛约占17%,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约占50%,其余为偏身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扭转痉挛常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以年轻人多见,可能有遗传倾向,CT与磁共振通常看不到明显的病变;继发性的病例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抗精神病药物等。有些患者发病时全身扭曲,站立时头向一侧扭,肩背向后仰,一只胳膊向前伸,另一只向后伸,两膝向内弯曲,两脚分得很开,腰部似乎失去了脊柱的支撑向某一个特定的方位弯曲,走路时跌跌撞撞、左摇右晃的,足底不能完全着地,找不到平衡;平躺时身体屈成弓形,靠肩与臀支撑身体,有 的患者只能俯卧在床上。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带着病儿看遍全国各地大医院,承受了巨大的心理经济压力,可患儿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

由于四肢和躯干的不自主运动和扭转,“扭转痉挛”患者及其家人都痛苦不堪,更可怕的是迄今为止尚没有根治性的药物。镇静类药物虽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部分地改善症状,但效果均不十分理想,有的副作用还很大,会出现口干眼花记忆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扭转痉挛怎样诊断

近年来,扭转痉挛的发病率越老越高,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许多严重的扭转痉挛都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因此对于扭转痉挛的治疗很重要,但是扭转痉挛的护理措施也不容忽视。那么,扭转痉挛有哪些有效的护理措施?扭转痉挛有哪些有效的护理措施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扭转痉挛有哪些危害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以躯干或(和)四肢发作性肌张力扭转性增高为表现的锥体外系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为基底节、丘脑、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和尾状核、壳核小神经细胞变性。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扭转痉挛是怎么回事?扭转痉挛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下。扭转痉挛是怎么回事原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

扭转性痉挛该的诊断

扭转痉挛又称特发性扭转痉挛、扭转性肌张力障碍、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临床以肌张力障碍及四肢、躯干以至全身剧烈不随意扭转为特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多见。那么,扭转性痉挛该如何诊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扭转痉挛症状有什么表现(1)缓慢起病,多自下肢开始,扩及躯干四肢。

Hash:1076e1de2d20c263ca123604f49eb92cff39ca75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