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25:1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对症下药宝宝各类口疮早治疗

BY:Ophelia 2024-07-01 05:25:12 299 ℃

口腔可以说是宝宝身体的重要“进口”。由于宝宝的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口腔黏膜长疱、糜烂、损伤。有些口腔黏膜斑合并潜在的问题还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宝宝口腔局部溃疡的病因、病情、病症各不相同,因此妈妈们一定要仔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

鹅口疮

发病原因: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口炎

妈妈巧辨别: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状物,常见于宝宝上下唇内侧,颊黏膜、舌面、牙龈、软硬腭上,有时也会波及到咽部。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边不红。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通常痊愈时间:3~4天。

护理要点:对于宝宝嘴里的小白点,不易擦去,若强行擦拭后会出现局部潮红,甚至是溢,容易导致口腔感染。建议用2%碳酸溶液为宝宝清洗口腔,每日2~3次。面积较大时,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12m涂患处,一天3次。家长不可自行为宝宝服用抗菌素。对于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的严重病儿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疱疹口炎

发病原因:疱疹性口炎是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易得此病。

妈妈巧辨别:患病宝宝口腔黏膜上会陆续出现水疱,有些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上面还有黄白色模样渗出物,周围有红晕。宝宝会疼痛流涎、烦躁哭闹、拒绝进食。本病终年都可发生,冬春季为流行高峰,具有传染性,但易复发,如果宝宝反复发作则可能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

护理要点:急性期多为对症处理,如退热、镇静,局部可用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锡类散。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勤喂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刺激。此外,妈妈还可以注意为宝宝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锌,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通常痊愈时间:2周左右。

手足口病

发病原因:3岁以下的宝宝最为多见。手足口病是比较特殊的传染病,它不仅是一种病毒致病,而有多种不同的病毒可导致临床相似的症状,曾经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的EV71病毒就是其中的一种。

妈妈巧辨别: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粟米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随后宝宝手心、脚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出现。手足口病的水疱表现比较单一,只是小红点样的丘疹,大约1~3mm大小。部分宝宝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护理要点:手足口病的病毒大多是通过肠道,呼吸道和接触皮疹液传染,因此在流行期妈妈要注意为宝宝勤洗手,必要时带口罩。由于手足口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应将宝宝隔离护理治疗,发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不能吃热食,不要吃酸性果汁和固体食物,也可服维生素,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供给足量的奶和水。此外,喝冷开水,用冷开水漱口,可以帮助保持口腔清洁,以防继发感染。周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吃棒冰或冰淇淋,可促使溃疡愈合,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一般不需服抗病毒的药,但如果宝宝病情较严重,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通常痊愈时间:此病为自限性疾病,只要悉心护理,一般一周就能痊愈。

舌系带溃疡

发病原因:有的宝宝舌系带过短,新萌出的乳牙锐利,在咀嚼过程中反复摩擦形成溃疡。

妈妈巧辨别:宝宝口中出现较硬的纤维瘢痕,影响舌的运动。也有的宝宝经常吮吸拇指、异物(如玩具等),反复多次后,可在黏膜较薄的上腭处出现对称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护理要点:护理关键在于去除创伤刺激因素,如纠正宝宝咬手指的不良习惯、避免宝宝接触切缘过锐的玩具等。症状较轻的宝宝,口腔局部涂抹1%龙胆紫等消毒抗菌药。如舌系带反复溃疡已形成瘢痕的,应带宝宝到口腔科行舌系带矫正术。

自我伤害性溃疡

发病原因:宝宝自己咬伤。

妈妈巧辨别:此种“外伤性溃烂”大部分是在舌头上,或靠近牙齿的咬合面脸颊黏膜的地方。一般妈妈可以看看宝宝有没有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有不正常的咀嚼,也可能是牙齿长出来,一开始咬合的习惯还没建立好,所以自己咬到。其他如本身牙齿形状或位置异常,也会导致咬合干扰,妈妈可要多注意一下。

护理要点:把咬合到的牙齿去除刺激部分就没有问题了。必要时把牙齿粗糙的部分磨平,到宝宝牙齿慢慢长到比较好的位置就不用担心了。如果宝宝已经在舌头内侧造成了很大的伤口,引起喂食困难,拔掉将是最后选择,但一直要到六七岁 恒牙才会再长,所以还是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

通常痊愈时间:1周左右。

地图舌(剥脱性舌炎)

发病原因:一种舌部浅层的慢性炎症,多为舌背部丝状乳头局限性萎缩增生。一般多见于学龄前幼童。主要与宝宝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妈妈巧辨别:宝宝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均匀的剥脱,好像地图样的舌苔。“地图舌”大多集中出现在舌背,有时也可能出现于舌缘、舌腹、舌尖等位置。会形成圆形或椭圆的红色剥落区域,边界清晰。此外,“地图舌”的形态、位置会不断变化,虽然此病一般无大的痛苦,但常伴有纳食不好、面黄肌瘦、盗汗夜惊便秘、易感冒等症状。

护理要点:“地图舌”不会恶化,对宝宝健康也无大碍,一般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妈妈可适量为宝宝补充微量元素锌,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蛋白锌等。也可服用中药,驱除脾胃湿热可收到良好效果。还要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感染。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豆等。不吃煎、炸、熏、烤、油腻的食物。如果宝宝在患上“地图舌”之后遇到刺激性食物会产生疼痛感、轻度麻辣感以及其他不适感,此时涂抹药膏或是使用漱口水能有效减缓症状,促进其早日痊愈。

宝宝鹅口疮症状,宝宝鹅口疮的病因,宝宝鹅口疮的护理,宝宝鹅口疮的预防及并发症

一、宝宝鹅口疮症状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好发于颊、舌、软腭

宝宝鹅口疮的临床表现宝宝长鹅口疮的病因有哪些宝宝长鹅口疮怎么治疗宝宝鹅口疮怎么样护理

一、宝宝鹅口疮的临床表现什么是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

宝宝长了鹅口疮怎么治疗,宝宝为什么长鹅口疮,宝宝长鹅口疮的表现,怎么护理长鹅口疮的宝宝

一、宝宝长了鹅口疮怎么治疗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l一2次。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就应到医院儿科诊治。局部用药●局部使用

Hash:be3a26b03aa36b96651fa08d4c18273c1db76eba

【声明】本文由用户Ophel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