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9:43:4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大肠息肉类型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9:43:45 207 ℃

不管是工作还是上学的人群目前的饮食都是比较不规律的,所以很容易造成身体疾病的病发,饮食情况很容易造成肠道上的疾病,比如大肠息肉这种疾病,那么大肠息肉类型分为哪几种呢?大肠息肉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我们一起看下面的讲述。

长期便秘可引发大肠息肉

肠息肉是泛指隆起于粘膜表面并向消化道腔内突出的病变。大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大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名称仅表示肉眼外观,并不说明病理性质。

胃肠道内的息肉以大肠最为多见,特别是直肠及乙状结肠尤甚,大小可自直径2毫米以下至10厘米以上,多因粪便等慢性刺激而引起。

长期便秘,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大便中的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易造成大肠粘膜的损伤。

或因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破坏了局部稳定的平衡状态,使细胞增生过快,或是细胞脱落速度减慢,或二者兼而有之,故而形成息肉状突起。因此,长期便秘也可以导致大肠息肉。

由上可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太长,即会刺激肠黏膜增生,引发息肉。

大肠息肉类型有哪些

腺瘤性息肉

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最大,尤以绒毛状腺瘤为著,多无蒂,被称为癌前期病变。大肠息肉的癌变率国内外报告大体上在10%左右,对年龄较大的成年人更应提高警惕。

增生性息肉

又称化生性息肉。属于非肿瘤性息肉,很少会发生癌变,但不赞成放任不管,如果息肉>0.5cm,仍需内镜下电灼切除,少数增生性息肉也会消失。故明确病理性质对于临床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炎性息肉

又称假息肉,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血吸虫病肠结核等炎性刺激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炎性息肉一般不恶变,但如果炎症反复发作,长期刺激,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对这种肠道疾病也应及时彻底治疗。

家族性息肉病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此类患者的息肉的恶变率是100%,腺瘤的分布以直肠为最常见,也最为密集,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盲肠。一般小肠无息肉。数目常超过100个。多数在40岁以后发生癌变,有的病人十几岁就发生癌变。由于最终将发展为大肠恶性肿瘤,过去多选择早期手术切除全部的结直肠,但全结肠切除手术影响病人的 活质量,有的还要做人造肛门;现在可以选择每年定期随访两次肠镜,如怀疑息肉有恶变,就应立即手术治疗。

大肠息肉多大需要做手术呢

一看息肉的形态: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性息肉,多数属于息肉中的良民,一般不易发生恶变;如果体积较大、宽基广蒂的息肉,则极有恶变为癌的可能。

二看息肉的数量:单个息肉癌变率低;而多发性息肉的癌变几率增加。

三看是看息肉的组织属性:单纯炎症性息肉恶变者较少,而腺瘤性息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为结肠癌

四看息肉的生长速度:良性息肉多生长十分缓慢,若是在短期内迅速长大,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时,应警惕癌变。如结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42~77%。

五看是看家族遗传史: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

为什么会得大肠息肉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详情点击免费咨询

2、机械损伤和粪便刺激: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3、炎性刺激: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详情点击免费咨询

4、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大肠息肉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增加纤维素的摄取

食物中的纤维主要功用是使肠蠕动正常,增加粪便的体积,并减少粪便停留在大肠内的时间。大肠内所存在的粪便,会使细菌活跃,并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息肉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所以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油脂食物摄取

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从而演变成肿瘤。无论是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油脂,都尽可量减少。食用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息肉细胞生长。由此可见,高脂肪的饮食与肠息肉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3、滋润清肠通便饮食

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作用的食品。如生汁、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肉、白木耳等。

4、饮食宜清淡禁咸辣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精神状态。

大肠息肉分类,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一、肠息肉的几种类型1、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又名假息肉。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2、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多见于20-40岁成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以男性多见。这种类型的肠息肉多发于直

大肠息肉有哪些症状?怎么预防大肠息肉?

对于某些长期腹部隐痛的人也会发生肠息肉的可能,这类人群应及早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大肠有息肉怎么回事,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一、大肠息肉有什么症状可言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

Hash:6a50a6262647d43989f5d5c8dbf5446d04df2e6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