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32:3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小儿川崎病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得小儿川崎病

BY:Galina 2024-07-01 01:32:33 1096 ℃

一、小儿川崎病有哪些症状

一般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热,呈弛张热持续性发热,持续1~2周,多为7~10天,平均最高温度达39~39.9℃。数日后,躯干尤其会阴部出现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有瘙痒感,但无疱或结痂。四肢远端变比较典型。在发病后第1周指甲或趾甲近端苍白(不完全性白甲病),手掌及足底出现红斑,手脚弥漫肿胀,皮肤常绷紧较硬,压之无凹陷。约于起病后10~15d,甲周、手掌及足底开始脱皮;有时表皮呈簇状脱落,下方露出新的正常皮肤。约2个月后指甲和趾甲常出现横沟。整个病程持续2~12周,并往往伴有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比较严重的表现是约于发现第10日,当皮疹、发热和其他急性期症状开始消退时发生心脏炎。患者面色苍白发绀乏力胸闷、心前区痛、心音低钝,心尖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或早搏。经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线检查约50%病例发现心脏损害,包括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发现20%病人因冠状动脉炎而引致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在起病最初4周检出率最高,以后逐渐减少。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瘤约达60%。冠状动脉瘤直径小于8mm者可以退缩;大于8mm者不能退缩,容易发生冠状狭窄或闭塞,而引起心肌梗塞。必须指出,心脏炎与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相互无关。

二、小儿会得川崎病的原因有哪些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取代了风湿热,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年龄越小的孩子,患该病的几率越高。

川崎病的病情症状和其他疾病比较相像,所以容易被家长忽视。比如猩红热、全身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败血症等,其中的一些症状都和川崎病相似。

川崎病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心脏和冠状动脉受累多发生在起病的1—6周,可伴有心脏炎、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炎等。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约占1%—2%,多于病程一年内(尤其病程3—4周内)发生。临床可能出现烦躁,腹痛呕吐消化道症状。因此,专家建议,对于小孩发烧,家长不可放松警惕,以为只是一般的感冒,自己随便给孩子吃些药就会好。

不过专家也表示,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能力,大部分川崎病患儿还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同时,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在发病后3—5年内随访,病后1—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户外剧烈活动应适当加以限制。

三、川崎病对儿童的危害有哪些

川崎病是一种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孩子,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因此,夏秋之交,家长应特别警惕婴幼儿发生川崎病。

患儿一般在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持续高热不退1-2周、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出血、口腔黏膜充血、舌头表面似杨梅状、全身出现形态多样化的皮疹、手足硬性水肿潮红以及颈淋巴结肿大。上述症状消退后,可在手指和脚趾末端沿指甲与皮肤交界出现特征性的膜样脱皮,也可见肛门周围处脱皮。

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并发心、脑、肝、肺、肾等多脏器损害,其中,心血管损害最为突出,大多发生于发病后2-3周,可持续数月到数年。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的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动脉瘤可单发或多发,大多可于1-2年内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纤维化可促使内膜增生,导致冠状动脉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还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缺血症状或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川崎病的危害如此之大,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伴皮疹、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四、小儿川崎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但15~30%的川崎病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瘤。但如果在10日以内能治好的话,95%可不引起 脉瘤。如果冠状动脉不发生什么变化,3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即使有动脉瘤,3个月以内治好的,也可以进行普通生活,但慎重起见,要定期做超声波检查。

专家强调,孩子虽然发热,却还很有精神。虽说食欲稍有下降,也什么都吃。高热时要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患儿营养不足与机体代谢和消耗增多有密切关。

要加强消化道管理,多食用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主张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鸡蛋糕、果汁饮料豆浆等。避免食用生、硬、过热、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为主,必要时补充营养物质如脂肪乳、氨基酸,保证有足够营养进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川崎病_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小儿川崎病在80年代日本医生首先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川崎命名。1、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是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但未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患者HLA-BW检出率增高

川崎病是什么病毒,川崎病的症状

一、川崎病是病毒引起的吗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prupionilacteriumacnes)是川崎病原因,但未补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川崎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日本研究发现

川崎病是什么,川崎病有何特点

一、川崎病的病因指的是什么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称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Hash:93292f849b55095baaa76f0d9618b4a711a52b7d

【声明】本文由用户Galin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