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02:17:5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胎儿窘迫的症状

BY:大叔18岁 2024-10-11 02:17:59 1373 ℃

胎儿窘迫的症状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称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那么大家知道胎儿窘迫的症状吗?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胎儿窘迫的症状吧!

1、孕妇体重宫高腹围持续不长或增长很慢。

2、胎动监测

表明胎动减少,尤其是当胎动低于4次/小时时,要注意胎死宫内的可能。

3、B型超声系统检查

胎儿双顶径、头腹围之比、股骨长度、羊量等表明有胎儿生长迟缓。

4、胎心监护有产前无应力试验(nst)

观察胎动时胎心率无加速反应,或无胎动,即为无反应型。有时甚至发生胎心率自发减速。宫缩应力试验(cst)可为阳性结果。

5、综合生物物理图像评分检查

即通过B型超声测胎儿呼吸、胎动、胎儿张力羊水量、通过胎儿监护做nst试验,可表现为评分低。

6、胎盘功能检查

可测雌三醇胎盘生乳素雌激素/肌酐比值,有持续低值或递减趋向。

7、羊膜镜检查

见羊水为胎粪污染

8、慢性胎儿窘迫

多发生在妊娠末期,往往延续至临产并加重。其原因多因孕妇全身性疾病妊娠期疾病引起胎盘功能不全或胎儿因素所致。临床上除可发现母体存在引起胎盘供不足的疾病外,随着胎儿慢性缺氧时间延长而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9、急性胎儿窘迫

主要发生于分娩期,多因脐带因素(如脱垂、绕颈、打结等)、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且持续时间过长及产妇处于低血压休克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胎心率改变、羊水胎粪污染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毒

10、胎心变化

胎心出现异常改变是胎儿窘迫最早出现的症状,胎儿的正常心率为120~160次/分,160次以上或120次以下均属不正常,低于100次表示严重缺氧;窘迫时先是表现为胎心加快,而且心跳规则、有力,之后心跳开始变慢、变弱,节率也变的不规则。但应注意,当子宫收缩时,由于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暂时受到干扰,使胎心变慢,而当子宫收缩停止后,胎心很快就恢复正常,因此应以两次子宫收缩之间的胎心为准。

11、胎动异常

胎动是胎儿生命体征之一,可用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同时也是孕妇自我监护的好方法,可靠性达80%以上。正常情况下,胎动每小时不少于3次,12小时应不低于30次。如果临产后胎动突然急剧增加,变得频繁而强烈,则提示胎儿可能出现急性窘迫,大多是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造成胎儿急性缺氧所致;若当天的胎动次数较以往减少30%甚至更多时,就是胎动减少;而胎动一旦消失,胎儿随时可能发生死亡,死亡时间大多在胎动消失后12~72小时。

12、羊水出现改变

羊水过少时,收缩的子宫壁可直接压迫胎儿、脐带,容易出现胎儿窘迫。临产后宫口开大时,如检查发现前羊膜无张力,或者根本就没有前羊膜而胎膜紧贴胎头,或破膜后只有少量羊水流出,甚至没有羊水外流,都表示可能存在羊水过少的问题。正常情况下,羊水为白色透明的液体,当胎儿缺氧时就会排出胎粪,使羊水颜色改变。头位分娩时,出现胎粪并伴有胎心异常,是胎儿窘迫的典型症状。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可分为三度。一度污染时羊水呈淡绿色,稀薄。二度污染时,羊水呈绿色,较稠,可污染胎儿皮肤、黏膜及脐带,多为急性胎儿缺氧的表现。三度污染时,羊水中混有大量黄褐色胎便,质稠厚,量少,是胎儿窘迫明显的表现。胎膜、胎盘、胎儿皮肤及指甲被染成黄褐色,提示胎儿缺氧已超过6小时,处于危急状态。

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窘迫怎么办

一、胎儿宫内窘迫症状1、慢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妊娠末期。往往延续至临产并加重,临床上除可发现母体存在引起胎盘供血不足的疾病外,随着胎儿慢性缺氧时间延长而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分娩期。临床表现为胎心率改变、羊水胎粪污染、胎动过频、胎动消失及酸中毒。3、胎动异常胎动是胎儿生命体征

胎儿窘迫是什么?胎儿窘迫的原因

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者,成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主要有胎盘功能不全的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常发生在分娩期,慢性发生在妊娠晚期,但可延续至分娩期并加重。胎儿窘迫的原因发生胎儿窘迫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个方面,其中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母胎间血氧运输或交换障碍及胎儿自身因素异常均可导致胎儿窘迫。

如何预防胎儿窘迫?胎儿窘迫的治疗

如何预防胎儿窘迫?1、胎儿宫内窘迫可直接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因此,产前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如胎动监测、胎心监测等,可及时发现母亲或胎儿异常情况的出现,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过期妊娠、胎盘老化、贫血、胎儿发育迟缓、前置胎盘、合并心脏病等,从而判断出对胎儿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而预防

Hash:d4478be8a542a88464f6e6c3f7beef2254843bf2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