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3:56:5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怎么会得糖尿病

BY:大叔18岁 2024-08-17 13:56:59 1294 ℃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那怎么会得糖尿病?一起看看吧。

怎么会得糖尿病

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肥胖症患者都患有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究竟与肥胖症有没有关系呢,相信很多人都很想知道。那么,下面我们就让我们认真阅读一下专家对糖尿病病因的病因的介绍吧。希望您认真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病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 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3、与妊娠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激素异常:妊娠时胎盘会产生多种供胎儿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遗传基础: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将来出现2型糖尿病的危险 大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肥胖症:肥胖症不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样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通过上述专家对糖尿病病因的一番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对糖尿病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希望大家一定在生活中多加注意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做到有效预防,尤其肥胖患者一定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有效控制体重。相信在您的注意下,一定会成功远离糖尿病的。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糖尿病吃什么好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合理饮食具有很重要的性质,因为饮食不当还会加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此我们专家总结了糖尿病的相关的知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积极地避免疾病的并发症。

(1)、每天吃多少食物主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标准体重来计算。

(2)、人体偏瘦者、重体力活动者、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孕妇以及合并有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甲亢)的糖尿病人,所供食物可以多一点;反之,肥胖者、轻体力劳动者所需热量较低,食物宜少。

(3)、针以每天可供的总热量,以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约占15%,脂肪约占25%为原则进行分配。并宜多吃一些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按早餐占1/5,中、晚餐各占2/5的比例作分配。

(4)、吃饭时间应尽量固定,并且要和用降血糖药物的时间配合好:胰岛素一般在吃饭前15-30分钟注射;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如达美康、美吡达等)及中药一般在吃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一般在吃饭后或吃饭中间服;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平)一般在吃第一口饭时同时嚼碎服;如果已吃过饭而忘了吃药、打胰岛素针,千万不要在饭后再补吃或注射,以免发生低血糖;已经吃药或注射过胰岛素,但因故吃饭延迟,可在原定的吃饭时间内加餐,但吃饭时应相应减去主食量。

(5)、糖尿病病人不能限制喝,饭前喝一杯水后就可有饱胀感,同时也能起到减少进食量的作用。

(6)、市售的糖尿病食品多用荞麦燕麦等制作,有的仅仅是含纤维素多些或未加糖而已,但仍然以粮食成分(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用时应相应计算进饮食计划总量中。

(7)、当外出旅游、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参加体育运动时,饭量可适当增加,或相应减少胰岛素以及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对于糖尿病的知识虽然我们懂的一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血糖波动的范围,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疾病的护理工作,再者糖尿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知道自己做一些 运动,缓解自己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任何疾病的健康宣教都很重要,对于糖尿病这种疾病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患者什么样的健康宣教内容是建立在我们患者疾病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糖尿病的患者我们在发病的时候还应该根据患者疾病的病情来处理,比如说现在在我们的医院都会有专业的营养师,我们在护理糖尿病的患者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状况然后来给予患者一定的饮食方向。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M的发病机制,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病因素,帮助其去除诱因。

2、教育病人预防DM加重的诱因,如急性感染,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外伤,饮食控制不当,过度劳累等。

3、详细介绍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配制饮食,生活规律化。

4、讲述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的现象,指导病人及家属尽早识别病情变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就诊,定期门诊复查。

5、教育糖尿病病人及家属认识低血糖反应,如心慌头晕,出汗,面助其去除诱因。

6、教育病人预防DM加重的诱因,如急性感染,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外伤,饮食控制不当,过度劳累等。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在家中有条件测试血糖需要我们定期的观察血糖,但是我们糖尿病的患者还应该到医院定时的监测血糖的波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患者最好的护理措施,糖尿病患者如果使用胰岛素的话还应该知道怎么使用胰岛素,只有这样才能把血糖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加,患有糖尿病的儿童中年老人都明显显著。对于年龄上来说,儿童患有糖尿病是主要来源于在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定型。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很快所以很多怀孕准妈妈必须要注意怀宝宝时候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那么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让我来了解一下。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慢性 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病因学里说,患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占50%,还是外界环境因素占一部分百分比,还有个人的免疫系统因素,一旦发现有这个疾病之后,我们改更加重视起来,首先是孕妇,还有就是怀孕期间的营养摄入,还有日常生活中人的免疫力要加强。

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

糖尿病的偏方糖尿病的偏方糖尿病病人喝洋葱汤,准备新鲜的洋然后用水煮,煮开锅后盛出来备用,饮法是每天喝两次,这个方法要坚持,也可以把洋葱开水焯,然后再加调味品煮喝。

治疗糖尿病的另一个食疗偏方是白鹤炖银耳汤:白鹤,银耳,先把白鹤的肉切成块,然后把肉放在锅中用水炖,稍微炖一会后加银耳,煮熟了食用不久就会感觉到效果。

最后很实用的一个办法就是用芹菜汁治疗糖尿病,新鲜的嫩芹菜,选那种多汁的,先捣烂了榨汁,然后用开水冲服饮服,每天坚持喝3次,对于症状不重的糖尿病效果好。

注意事项:

这几个方法可以配合使用,坚持一段时间才会看到效果。

血糖高是不是糖尿病_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其实,血糖升高虽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断标准,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这类人群很容易因减少运动使得身体的免疫力等下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某些药物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诱因。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

糖尿病健康,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治疗

一、糖尿病的常见症状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

糖尿病足病形成原因,糖尿病足病的检查,糖尿病足病的护理,糖尿病足病形成症状

一、糖尿病足病形成原因1.周围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肢多普勒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5~3.0倍。来自伦敦的WHO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报告,分别有3%男性糖尿病患者和0.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被发现有间

Hash:a11b739f62e66e8d8519af71cad570ff9a8baf9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