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9:10:5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喂宝宝吃药有技巧

BY:大叔18岁 2024-07-16 19:10:53 1670 ℃

孩子病了要吃药,可是有许多家长觉得给孩子喂药实在太难,好不容易硬给孩子灌进去,勺子还没从嘴里拿出来,药就给吐了出来,弄不好孩子还被呛着,那么该怎么喂宝宝吃药?其实有技巧的,一起看看相关的知识。

给宝宝喂药8个致命错误

1.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喂药:

宝宝怕苦,特别是中药难闻的气味总是让宝宝死活不张口。一些妈妈在软泡硬磨没办法后,只好选择捏住宝宝的鼻子强行灌下去,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宝宝将药物呛入呼吸道窒息。一旦发生这样的危险,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双手环抱宝宝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如果无效,要立即送医院

2.给宝宝干吞药片:

一般吃药都是喝水服用,但一些妈妈眼见宝宝水喝下去了,但药片还在嘴里,于是就要宝宝干吞药片。干吞的药片虽然不在嘴巴里面了,但药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所以还是喝水用药比较好,如果宝宝学不会连着水吞咽药片,就需要妈妈多花心思教导。确实困难,也可以把药片碾碎小片,有助宝宝吞咽。

3.欺骗宝宝药物味道就像糖果:

妈妈想尽办法让宝宝吃药,通常会哄说药片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样甜甜的。虽然通常宝宝吃下去以后才知道妈妈是骗人的,但毕竟有些儿童用药确实会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但这个善意的谎言很容易会让宝宝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4.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药箱,很多时候都是家长自己充当“医生”来给宝宝配药。但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宝宝加大服药剂量。

用药剂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而有些家长见几天用药没疗效,于是频繁更换其他药物,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还有些家长给宝宝服药随意性大,想起就喂,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这些都是家长们应该警惕避免的。

5.服药时间过长:

宝宝感冒,妈妈认为是小事,便自己找药给宝宝吃,一连吃了好几天,病情好像都没有好转。像这种情况,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宝宝的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不然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妈妈都不知道呢。

6.盲目应用退热药:

新生儿婴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也会出现发热的体征,但家长千万不能因此而喂小宝宝吃退烧药 部分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都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处理婴幼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采取物理降温退烧和多喝水,如打开包被暴露肢体、用浓度不超过30%的酒精擦洗颈部及手脚掌心、枕冷水袋等。高烧不退的宝宝应立即送院就医,听从医生指示服用药物。

7.擅自分享处方药:

看上去症状相同的病情却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即使同一个宝宝得了和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在给宝宝使用相同的处方药之前,也要请医生检查,告诉医生你手头现有的药品,让他来作判断。所以家长不能因一时之懒而擅自分享药物。

8.没有依照指示喂药:

一些糖浆类药物服用前要先摇匀;某些碱性药物更不能与果汁同时服用,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酸碱中和会使药性大减;不能用牛奶给宝宝服药……这些服药原则家长应该要提前了解,如果没有按照指示服药,会对药物疗效造成影响。

轻松给宝宝喂药的三个好方法

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品

现在医药水平发达了,许多药品都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剂型与口味,易于服用,有的还加入了各种水果口味,让药品讨厌的气味走开,吃药对于小宝宝就像喝果汁一样简单。如强必林青霉素干糖浆、儿童百服咛等。

给宝宝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

不要你捏鼻子、我扳脑袋、你抓肩膀、我按脚的。小宝宝还没吃药,就如临大敌,紧张万分,以后一吃药,就大哭大闹,反应强烈,其实小宝宝的味蕾还没有发育完全,对苦、涩的味道没有成人那么敏锐,对于我们很难喝的药水,也许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的。

有一次,宝宝发热,我给他喂一种中药合剂,我先尝了一口,觉得又苦又涩实在难喝,就以为宝宝一定不肯喝,所以就强喂,小宝宝又踢又抓,一点不配合,药不是洒了就是吐出了。后来我试着像吃饭一样用小勺慢慢哄他一口一口吃,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厌恶的表情,还以为妈妈给他尝什么新鲜玩意儿呢!

注射器喂药

如果宝宝实在不肯吃,就用一支一次性注射器,先将针头拔掉,将药水吸进针筒(如是片剂或粉剂先用温水化开),将尖嘴部分伸进宝宝嘴里,慢慢注进去。注意要慢一点,可在药水入口的同时轻轻朝宝宝面部吹口气,小宝宝会有一个吞咽反射,药水便咽下去了。

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用药特点

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皮肤薄,皮肤局部用药吸收较多,应注意引起中毒。药物经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的差别很大,如氯霉素吸收慢,磺胺药可全部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由于周围循环不足往往影响药物吸收和分布,静脉吸收最快,药效可靠。有些药物如磺胺药应用后,引起新生儿黄疸加重,甚至侵入脑组织造成核黄疸,因此磺胺药不宜用于新生儿。由于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某些酶类缺乏,某些药物应用后可引起生命危险,如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灰婴综合征,严重者可致死;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对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缓慢,直到满月后,肾功能才逐渐完善。因此,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应适当延长,同时用药也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幼儿期用药特点

出生后28天至满3岁,叫婴幼儿期。婴幼儿期的吞咽能力差,大多数不会自服药品,口服给药要注意不要误入气管,特别是石蜡油等药物,误入后会引起吸入性肺炎。婴幼儿期的腹泻,不要过早应用止泻剂,以免肠内毒素吸收增加,病情加重;便秘时应从改善饮食着手,适当加些含有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蜂蜜等,不要一便秘就用泻药吗啡杜冷丁等药物容易引起中毒,抑制呼吸,一般不宜用;但该期对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镇静药,耐受性都较大,年龄愈大,剂量也相对偏大。

儿童期用药特点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机体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如对于镇静药、阿托品磺胺类药、激素等的耐受性较大;酸碱类药物较易发生酸、碱血症;应用利尿药较易引起低血钾、低血现象;应用大量或多种抗生素(尤其是口服广谱抗生素时)比较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四环素可使牙釉发育不良,牙龈发黄,因此7岁以内忌用。用药时,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发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新生儿要禁用的药物

由于下列药物可导致新生儿疾病,甚至死亡,故家庭用药时须特别注意:氯丙嗪:可致麻痹性肠梗阻;磺胺类、亚硝酸类:可产生高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奎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伯氨喹啉: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

宝宝吃药9诫

吃药是为了治愈疾病,但也有的时候,父母用药的方式是错误的,反而损害了孩子的健康

想想看,当孩子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时,比如咳嗽或者肚子痛,你是不是会和其他很多父母一样,赶快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一种对症的药给他吃,因为你们自己就经常这样找药吃。而且,心里还在想,既然可以在药店轻易买到药,何必费周折去医院呢,反正是非处方药,不会有大碍。

如果你们做的一切都很正确没有差错还好,可有多少父母是专业医生呢?这些非专业的“父母医生”,很可能在给孩子吃药时因为某种疏忽或错误,反而耽误了孩子疾病的治愈速度,甚至加重了病情。

下面有几种常见的错误用药方式,是父母应该避免的:

错误一:用茶匙给孩子喂药

如果父母每次都是用茶匙给孩子喂药,那么将冒两种风险——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用药过量会损害健康,而用药不足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如果一个茶匙可以量出5毫升的药,那么在你给孩子喂

药时,就可能量出4到9毫升之间的任一剂量。

正确做法:用带有标准刻量的用具给孩子喂药。小婴儿不会吞咽时,可以用喂药滴管,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喂药器或专门给孩子用的药匙。这些东西在药店可以买到。

错误二:没有遵循“用前摇匀”的指示

如果在药瓶的标签上写着用药前摇匀,那一定是因为需要在使用前分散有效成分,否则,没有摇匀就直接服用,最先服用的2/3的药液会比规定的浓度要淡,药性不足,而剩下的1/3又太浓,服用后会有损孩子的健康。

正确做法:遵循药瓶标签上的指示,每次服用前先摇匀。

错误三:不必要地用药

很多时候,孩子喉咙痛流鼻涕咳嗽是不需要服药的,即便你给孩子吃了非处方药,它也只能对付表面的症状,却去不了病根。例如孩子因为身体的某个器官感染细菌而发烧,你给他吃退烧药也只能让他身体舒服一点,却不能治愈感染。

有的非处方药还会带来副作用,比如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常常引起孩子磕睡,与其漫无目的地用药,还不如只针对困扰孩子的某种症状用药。而且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几种药物前要仔细阅读说明,假如他们含有相同的成分,一定要小心不要使孩子因为服用几种药物而造成某种成分的过量吸收,这可能带来身体的伤害。

正确做法:对症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错误四:没有按孩子年龄用药

给婴儿和给幼儿用的药物浓度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扑热息痛,如果你给幼儿服用婴儿剂量,孩子服用的药物有效成分就不足,反之,如果给小婴儿服用了幼儿用剂量,药物的有效成分就过量了。一两次这样的错误或许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带来肝脏的损害。

正确做法:每次给孩子服药前,都要非常仔细地检查瓶贴上的剂量指示,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服药量,而且,不要随便把成人用药给孩子服用。

错误五: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

随便给婴儿服用治疗痢疾的药物可能又造成便秘,2岁以内的孩子服用此类药物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要谨慎使用。另外,换一个角度想,腹泻可以把消化系统内的霉菌排出体外,而治疗痢疾的药物可以对付胃肠感染,却又可能导致霉菌在体内停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轻微腹泻,尽量给他吃流食,若有必要也可以服用电解液。在最开始的8到12小时内,先暂停食用奶制品,代之以清淡食物,腹泻很快就会好转。

错误六:服用过期药物

有些药物比其他药物的有效期要短,更新更快。服用已经过了有效期的药物,很难把握它的作用,也许失效不起作用,也许药性更强了,这都对身体不利。

正确做法:为安全起见,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里的药箱,把那些已经过期或拿不准的药物及时清理掉。

错误七:在孩子睡前使用解充血

使用此类药物的一种副作用是使孩子烦躁不安,不易入睡。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流清鼻涕,保持屋内湿度或洗一个淋浴都能让他感到舒服。采用这种物理的而不是药物的方式就不会带来副作用。

错误八:将药品放进其他容器内

不要把一种药放进其他的瓶子或小盒里,如果在新的容器上你做的标注不清楚,比如名称、服用剂量、有效期、副作用等等信息写得不明白,很可能造成在使用的时候犯错误。如果你给孩子服错了药物,或者用量不足或过量,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正确做法:保持药物原来的包装。

错误九:持续服用不见效的非处方药

很多父母在扮演医生的角色时,总是希望孩子吃了药就会好,但如果在给孩子服用了一种非处方药两三天后还是没有缓解或好转,就不要再耽搁了,你需要带孩子去看医生。还有,孩子发高烧或剧烈腹泻或呕吐,都需要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断并开处方。

正确做法:如果你给孩子服用的非处方药不能缓解他轻微的症状,带他去看医生。

关于喂宝宝吃药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喂药时的小技巧

尽量把药沿着嘴角顺入,不要直接放在舌头上,因为舌头味觉较敏感,很容易感觉到药的苦味。

较大小孩已开始用药粉,喂药时应将药粉完全溶于开水中,以免吃进后不小心将药粉喷出。

可利用滴管、针筒式喂药器协助喂药。而较大小孩经说服后愿意吃药,可用汤匙喂,但绝不可用在强喂婴幼儿吃药时,以免造成受伤、呛咳

药粉泡开水时要完全摇匀,以免颗粒留在嘴巴,让宝宝口里一直残留药的味道,尤其是抗生素。

喂宝宝吃药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不可欺骗。专家指出,有些父母会欺骗孩子,这些药是好吃的糖果,这是很危险的作法,因为孩子很可能一直把药当成糖果,一旦被他拿到当糖吃,或误服一些成人药,麻烦就大了。

勿一味强迫。父母失去耐心,干脆来硬的较省事,于是一人抓手脚,一人灌药,虽然一下就解决,但是孩子可能从此一听到吃药就害怕、抗拒。

家人立场要一致。有时妈妈在喂药,奶奶看到宝贝孙子那么痛苦,会不忍心而阻止,这样以后要说服孩子只会更困难。

不可用 匙硬灌。老一辈喂宝宝吃药,很习惯用汤匙,若用汤匙硬灌,一方面宝宝口腔容易受伤,另一方面若汤匙插入口腔太深,会造成宝宝呕吐

专家表示,用汤匙硬灌很容易造成宝宝呛到或呕吐,严重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另外,临床也曾有家长把药放在果冻内,而因为果冻体积太大,导致孩子噎到,类似的危险行为一定要避免。

宝宝冬季怎么睡觉宝宝睡不好_宝宝冬季睡眠注意

一、宝宝冬季睡眠注意睡觉穿衣不宜过多孩子睡眠时穿的衣服不要过多,一般穿一个纯棉的线衣线裤睡觉就可以了,可以防止蹬被子着凉,也可以吸汗。另外,也可让宝宝睡睡袋,这样既方便,又不会着凉,睡袋大小可随着月龄更换。毛巾裹肚子睡觉不着凉睡觉时,较小的孩子最好穿上一个小肚兜,再使用睡袋,这样

宝宝补碘_宝宝缺碘症状

宝宝缺碘症状碘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有足够的碘元素在体内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如果人体内缺少碘元素,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状况。像是平时宝宝醒来时,手脚很少有动作或动作甚为缓慢,甚至过了几个月也不会抬头、翻身、爬坐等,千万不要把这些都看成是宝宝“省心”、“不淘气”、“不缠人”,而应高度重视宝宝是否有

宝宝几个月长牙_宝宝长牙特点

宝宝几个月长牙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

Hash:d9874605704310bdf2c7c759d99a35546513c2b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