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1:17:4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常按足三里除湿气

BY:大叔18岁 2024-06-03 01:17:40 1825 ℃

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穴位。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还能祛除体内湿气

常按摩足三里的好处

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穴位。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对于消除疲劳、恢复活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找穴:足三里怎么找呢?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用虎口围住膝盖,四指并拢,食指放于胫骨前缘,中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此穴。

按法:按压时以有酸胀感觉为佳,每天按摩2~3次,每次3分钟,长期坚持,不仅可和脾胃,还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家里有艾条的话,也可以用艾条灸,艾条悬放的高度以产生热感为佳,灸的时间比按摩的时间要长一些,大约10分钟左右。每周1~2次即可。

足三里主要治疗的是: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常按足三里除湿

中医里最独特的治疗方法可谓穴位疗法,对付暑湿,按按穴位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平时点按足三里,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于运化体内湿;内湿过重的人,还可以用艾条灸肚脐处的神阙穴,同样有除湿作用。进行艾灸操作时,应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皮肤上2—3厘米处熏烤,以使穴位局部出现温热感、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还可以在穴位周围移动艾条,扩大施灸面积。一次最好施灸20分钟以上。


足三里按摩手法有哪些

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男同胞有时间还是多按压一下足三里吧。

足三里是男性第一大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这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

最简单的按摩方法,效果最好:

1、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穴位上绕圈按揉。

2、穴位按摩3—5分钟,或先向左画圈20次,再向右画圈20次,早晚各做一次。

我们在出现一些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症状以后可以按摩足三里来进行缓解,但是足三里只能对于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缓解,不能彻底的治疗疾病,想要彻底的进行疾病的治疗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后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足三里穴按摩减肥法

足三里穴按摩减肥

1.足三里膝盖外侧下方1根手指处。是强身健体的长寿穴位,可以治疗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四肢无力等症状。

2.三阴交在内脚踝向上3根手指宽的位置。特别适用于腰足寒冷及增强生器官的抗病能力。

按摩减肥方法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为足三里穴。用拇指在该穴上反复按揉120次。

日本人也灸足三里换长寿

在古代的日本东京(古称江户),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后,依照习俗,三河国的174岁的万兵卫第一个“初渡”。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德川将军(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我虚度174岁,妻173岁,子153岁,孙105岁。”德川听后,很是感慨,而三里穴这个长寿穴也因之脍炙人口,并进而日本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灸法保健习俗也就形成了。

其实,日本人善灸法的习俗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其中“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足三里”的部位及找穴方法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如何找准“足三里”呢?有两个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 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以上说的尺寸是按骨度法从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计算的。

“足三里”的特性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所以,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

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

灸“足三里”的意义

⒈ 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⒉ 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⒊ 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脚气、末稍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⒋ 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⒌ 一些疑难杂症: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⒍ 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常按足三里除湿气

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强健脾胃的效果,足三里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个穴位。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不仅能补益脾胃,还能祛除体内湿气。常按摩足三里的好处中医穴位按摩可以起到

气虚血虚必灸足三里

中医指出,气虚血虚必灸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是胃经经气的必经之处。它有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功效。这也是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缘由,经常刺激它,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位置: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操作方

按摩五穴位安神益气 足三里穴补中益气

安神益气按摩哪些穴位?按摩穴位有很多养生功效,身体一些小病小痛我们都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来治疗,还没副作用,我们日常穴位按摩手法都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

Hash:3b183b9eb39d7b456d634038ec9b0ad5c1620341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