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0 10:29:1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治疗过后乳腺癌患者需定期复查

BY:大叔18岁 2024-07-20 10:29:18 429 ℃

乳腺癌作为当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随着诊治平的不断提高,预后也在逐步改善,但仍有25%~3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会发生转移复发。

乳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是很多癌症病人的家属都比较关注的,但每个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体质都不同,有的中老年患者被确诊乳腺癌以后几个月就去世了,有的心情开朗,能多活几年,其实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后可以多活几年的。以及后续的治疗等等对具体的生存期都是有影响的,故而没法给予一个标准的回答。总的来说要看乳腺癌的程度,早期比较好治,晚期就很难说了!只是说一般生存期为五年,也可能几个月就去世。

乳腺癌晚期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影响乳腺癌晚期还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治疗乳腺癌晚期的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中医药治疗。动脉化疗是乳腺癌晚期的主要化疗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但其亦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毒副反应,因此,化疗药物及化疗时间应依据肿瘤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相关性毒性而定。放疗亦是乳腺癌晚期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使肿瘤缩小,改善症状,通常联合化疗应用,效果比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为好。但放疗对机体有较大的伤害,对身体机能差的乳腺癌晚期患者应慎用。另外,鉴于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乳腺癌晚期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放化疗的乳腺癌晚期患者,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治疗过后乳腺癌患者需定期复查

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肺、骨、脑、淋巴结、胸壁皮肤,因此,随访期间要遵循专科医生建议在适当时间进行彩超、胸部CT、全身骨显像(骨扫描)、对侧乳腺钼靶等检查。

“日常生活中,患者本人也应注意观察颈部及腋窝是否有肿大淋巴结;术后胸壁皮肤是否有瘙痒、发红、皮疹;是否有某些部位疼痛等现象。”闫敏强调,若发现上述情况,一定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排除转移,切忌将胸壁皮肤转移误诊为皮肤过敏湿疹;将骨转移误认为椎间盘突出症等,延误治疗时机。

适度焦虑可延长乳腺癌患者寿命

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来验证焦虑、体象、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作用。

研究在1993年1月到1995年1月之间选取首次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收集了75名患者的有效资料。在确诊10年以后,有将近一半的患者存活了下来。

研究结果发现,没有一个生理因素(如年龄、癌症分期等)能够预测生存时间的长短。

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焦虑状态能够预测更长的生存时间。也就是说,与不怎么焦虑的患者相比,焦虑的乳腺癌患者存活的时间更长。

这可能因为焦虑的产生是由于患者总是在试图消除乳腺癌带来的消极影响,调动所有的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想方设法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就像适度的焦虑能够让考生考得更好一样,这种焦虑使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生活变得更有动力,存活的时间也就越长。

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一)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约占就诊总数的80%以上,多为无痛性,好发于乳腺外上方,约占36.1%,其次为乳头乳晕区和内上区;单发者占绝大多数,偶见2个以上,多呈不规则的球形块,半球形或表面不平的结节状肿物,边界不清,质硬韧,似石头或软橡皮样韧感,活动度差,或固定不能推移。也有质较软伴囊性感者。后期可出现卫星结节溃疡,早期有时难与良注瘤相鉴别。

(二)乳头和乳晕异常

1.回缩当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甚至乳晕随之变形。癌瘤深居乳腺内,侵犯广泛,使大导管硬化抽搐,致乳头固定,是晚期癌的征象。

2.乳头改变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破、结痂,伴灼痛,以致乳头改变,是Paget病的表现。

3.溢液乳腺癌伴乳头溢液者占5%以上,可为乳汁样、水样、浆液性、性、血脓性,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也不一致。乳头溢液很少单见,多伴有乳腺肿块;仅有溢液未扪及肿块,多为导管内早期癌或大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等。

(三)乳房轮廓及皮肤改变

乳房完整的弧形轮廓出现异常或缺损,提示肿瘤侵犯皮肤的Copper筋膜。皮肤改变与癌瘤在乳腺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癌瘤侵犯面积大,位浅表,即使早期也可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凹陷,称“酒窝征”,检查时用拇食指轻捏肿瘤处皮肤,此征更为显著。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 巴性水肿,在每个毛囊处因皮肤受到悬韧带的牵拉,就出现许多凹陷,形成“橘皮样”外观,这是较晚期的征象。病程长和体积大的乳腺癌可致皮肤溃疡,其癌组织破溃并形成空洞,有恶臭的分泌物。炎性乳腺癌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同时伴有皮肤水肿

(四)疼痛

约1/3病人诉患侧乳房有不同程度的隐痛钝痛、牵拉痛或刺痛,阵发性或持续性;有时患侧上臂和肩部牵拉样疼及沉重不适感。少数患者因疼剧而来就诊。

(五)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相应症状

1. 肺转移侵犯气管胸膜可出现咳嗽胸痛等,癌性淋巴管炎可见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紫绀胸痛等。

2.胸膜转移为血性胸腔积液,常见胸闷胸疼,气短咳嗽等。

3.骨转移以胸、腰椎骨盆最多,其次为肋骨、股骨,病人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脊柱转移可由于脊髓受压引起截瘫

4.肝转移起初可觉乏力食欲减退,后期常腹胀腹痛

5.脑转移常为多灶性,引起脑水肿颅压增高;见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抽搐,以至昏迷

(六)乳癌转移的体征

淋巴道转移,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硬韧,常固定;患侧锁骨内侧段的后面和上方也常触及肿大坚硬的淋巴结,受累淋巴结直径多不超过1cm。若癌细胞阻塞腋窝主要淋巴管或腋静脉,则引起患侧手臂蜡白色水肿或青紫色水肿。偶见对侧腋或锁上淋巴结肿大,对侧乳房肿块,同侧颈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远处脏器,可出现相应体征,如胸腔积液肝肿大并触及大小不等结节;神经系统异常。

乳腺癌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型:见乳房肿块,质硬,肤色不变;情志 畅,心烦纳差胸闷胁胀,经前乳胀,舌暗苔黄,脉弦或弦细。

2.脾虚痰湿型:乳房结块,质硬不平,腋下有核,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胸闷脘胀,纳少便溏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滑细。

3.冲任失调型:多见经事紊乱,经前乳房胀痛,大龄未婚或婚后未生育或生育过多,或多次流产,或产后未哺乳,乳房肿块坚硬,舌淡苔薄,脉弦细。

4.瘀毒内阻型:乳中有块,质地坚硬,灼热疼痛,肤色紫暗,界限不清,推之不动,或肿块破溃,渗流血或黄水,味臭疼痛;烦闷易怒,头痛寐差,口干喜饮,便干尿黄,舌紫暗,或有瘀斑,苔黄厚而燥,脉沉涩或弦数。

5.气血双亏型:乳中有块,高低不平,似如堆粟,先腐后溃,污水时津,出血则臭,面色HUANG白,头晕目弦,心跳气短腰酸腿软,多汗寐差,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乳腺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糜烂等症的发现日期、侧别、部位、大小、性质、发展速度、与月经周期或妊娠或哺乳的关系;了解既往乳腺有无炎症、外伤、良恶性肿瘤或增生性疾病;月经、婚姻、哺乳、生育史及直系亲属中有无患恶性肿瘤史;这些均有助于诊断。

2.体格检查全身检查了解一般状况及心,肺、肝、肾及神经系统等功能状况。局部检查包括乳房及区域淋巴结情况。首先观察两侧乳房是否位于同一平面,及病侧乳房是否抬高。其次观察有无乳头皮肤病变、乳头回缩、乳房皮肤炎症样表现:橘皮样水肿、皮肤溃疡及卫星结节等。最后检查有否乳头溢液及乳晕情况,发现乳腺肿瘤,要明确大小、部位、个数、形状、质地、边界、包膜、活动度、与皮肤、胸肌、胸壁粘连情况。查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常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应了解其大小、个数、有无互相粘连、软硬度、活动度,与皮肤及深部组织粘连等。

3.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最为可靠的方法。

4.X线检查。

5.热图相检查。

6.超声波显像检查及CT及MRI检查。

7.实验室检查。近年来大都采用数种方法联合检查,其结果互为参考,据报道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可达到92.6%。

西医鉴别诊断: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妇女最常见的非炎性、非肿瘤性乳腺疾病。多因妇女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可达 1/3,国内约占50%,主要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稍晚则可触到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皮肤和乳腺 方均无粘连。好发生在乳腺外上象限,多为双侧。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前明显,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

2.乳腺导管扩张 本病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37~50岁中年妇女。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可内陷,极似乳腺癌。

以下各点可与乳腺癌鉴别:①病人年龄较轻,多在40岁左右。②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少数也可为血性。③乳头或乳晕下有时可触到增粗的乳管。④乳房肿块多位于乳晕周围,伴有疼痛,与大导管关系密切。⑤乳腺有炎性表现或有炎症病史及哺乳障碍史,乳房肿块可有缩小或增大的情形。⑥乳管造影可显示导管扩张。⑦乳头溢液有大量的炎细胞。⑧乳腺肿块穿刺可见大量炎细胞或脓细胞。⑨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较软并有压痛

3.乳腺结核 乳腺结核有以下特点:①病人多为中青年妇女。②多数有结核病史,或有其他部位的结核。③病变都有炎症史,肿块时大时小,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④肿块局部可有发红、破溃等历史,部分囊肿有囊性感。⑤肿块针吸可见有干酪样组织,有稀薄的脓液。⑥有乳头溢液史,可为脓性。⑦少数病人的乳头溢液或针吸出的脓液,涂片可见有结核杆菌。⑧乳腺X线检查多数无异常,并有呈淡阴影者。⑨有乳腺结核与乳腺癌有并存者,约占5%。

4.乳腺脂肪坏死 主要鉴别分析如下: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肿块一般较硬,形态不规则,酷似乳腺癌。一般在临床上分2型:腺体外型,表浅,位于乳腺的皮下,形态不规则,有炎性改变,易诊断为乳腺结核;腺体内型,肿块位于乳腺实质内,缺乏特征,易被误诊为乳腺癌。②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肿块位于皮下,且肿块不见增长或有缩小情形,并乳腺有外伤史。转移淋巴结应做切除活检。

5.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性乳房,特别是初产后3~4周,病原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少数为链球菌,感染途径多因乳头皲裂处逆行感染所致。也可因细菌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引起感染。

开始时乳腺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以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当形成坏死液化时,可有脓肿。乳房肿大,活动性强,变硬有压痛,形成脓肿时,肿块软化有波动感。同时感全身不适,寒战高热。X线表现结构界限较明显模糊的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紊乱,有较多的血管和淋巴管阴影,并出现索条状结缔组织模糊影,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病灶。

急性乳腺炎与 腺癌比较:①乳腺皮肤无橘皮样改变,无卫星结节。②乳腺肿块很少占据全乳,半数以上有囊性感。③乳腺肿块较少见。④多数体温白细胞计数增高。⑤消炎治疗有效。⑥针吸多为脓液或有炎细胞,有助于诊断。

6.慢性乳腺炎及脓肿 常有脓肿形成,触之为肿块,边缘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轻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感。X线所见为局部致密的片状影,边界不清,皮肤稍增厚。乳腺脓肿可表现为边缘较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的致密阴影,中心部位无结构,周围可因水肿密度较淡。

7.乳腺单纯囊肿 在乳腺中部较为常见,多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多,导致导管延长、迂曲、折叠,在折叠处导管由于缺血可发生坏死,形成囊肿,以后管壁萎缩。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致密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囊肿挤压周围的脂肪组织而出现透亮晕。单发囊肿为原形,多发囊肿为椭圆形,囊壁光滑整齐。

8.积乳囊肿 较少见。在哺乳期因某一乳管阻塞,即形成囊肿。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内含乳汁或干酪样物质。囊壁厚薄不一,大小不等,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较深的乳腺部位最常见。X线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透亮区,体积小,一般为1~1.5cm,偶见有>3cm者,边缘光滑锐利,密度稍低于脂肪。

9.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多发生于20~25岁青年妇女,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所构成,有青春型和巨纤维腺瘤型两种,但无质的不同。该病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有单发和多发2种。单发的乳腺纤维瘤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多为较小的卵圆形肿块,月经初潮前生长的纤维瘤都可生长较大。表面光滑,质坚韧,肿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在乳房内容易推动,触之有滑动感。生长缓慢,数年内可无变化,但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多发性乳腺纤维瘤表现均匀一致,中等硬度,大小不等。较大的可呈分叶状,光滑,质韧,边界清楚,肿瘤中心有化颗粒。

乳腺纤维腺瘤外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有光亮,不平滑,肉眼可见切面有多数不规则的裂隙为扩张的乳管。

巨纤维瘤X线平片可见为密度均匀的巨大肿块影,呈分叶状。周围组织被压形成透亮区,肿瘤中心可有钙化影,附近多伴有血管增粗和曲张。

乳腺纤维瘤虽瘤体很小,但恶变的机会较大,因此还必须认真治疗。

10.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在40~50岁的妇女,75%发生在接近乳头的大乳管内,或发生在乳头附近与乳管相连的囊肿内。可单发也可多发。瘤体很小,但常带有绒毛及较多的薄壁血管,极易出血。

临床多无疼痛,在非月经周期间自乳头溢出血性液体,肿块多摸不到,如果若扪查到肿块,多为几个毫米直径,位于乳晕区。乳瘤常呈圆形,质较硬,不与皮肤有粘连,可 动,轻压此肿瘤,即可有乳头血性溢液。

乳管内乳头状瘤约6%~8%可癌变,故术前应做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应切除彻底,以患病乳管及其周围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后患。年龄较大的妇女,应做乳房单纯切除。

乳腺腺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乳腺癌

26岁的林小姐,体检时查出左乳有两个花生大小的结节,没有明显不适,后经确诊为乳腺增生,她怕此病诱发乳腺癌,心里挺紧张。她的担心竟然引起了办公室其他3位女士的共鸣,她们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有结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姑娘。她们都奇怪:“患乳腺增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

乳房肿块自测乳腺增生或乳腺癌?乳腺癌

乳房的护理是每一位女性朋友生活中护理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出现乳房疼痛时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某些乳房的疾病,更害怕自己得的是常常听到的乳腺癌。于是,在去医院看病时,当医生告诉你是“乳腺增生”时,女性朋友会感到害怕,因为听说乳腺增生可能会

易误诊乳腺癌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

Hash:7867e7a775c121c23a67633e04d88ad5ee2f33f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