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37:0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宝宝伤食怎么办,宝宝伤食是怎么回事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5:37:05 1679 ℃

一、宝宝伤食是怎么回事

  孩子因吃了不消化的食物或吃得太多而肚子不舒服时,大一些的孩子会告诉家长,还没有表达能力的孩子就只会哭闹了,这时你只要抓起孩子的小脚,稍微用力按压脚上的胃、肠反射区几十下,如果孩子的哭闹很快停止,说明他们的肚子舒服了。也可以在孩子手上小鱼际的上1/2处按压几十下(这也是肠的反射区),也能缓解因吃的东西不消化引起的腹部不适

  家长通过按压孩子脚底或手上的胃、肠反射区,能有效地缓解、放松小儿因积食不消化而痉挛的胃、肠,可以说治疗效果常常是立竿见影。孩子小,偶尔因喂养不当引起消化不良应该是很常见的,只要及时处理,第二天的饮食适当的清淡一些,孩子的胃肠功能不会受到伤害;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是到医院又打针又输液,则只能是恶性循环,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差;

  如果孩子第二天还有不舒服,做家长的就要看看孩子的舌苔,多数孩子的舌苔会发白,说明孩子吃的不消化的食物偏寒,按摩只是暂时缓解了不适,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这时可以给孩子喝姜糖鸡蛋,在孩子空腹的时候喝。孩子喝上暖暖的、稀稀的蛋茸后,受凉的胃肠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每次孩子生病后,家长都要及时找出生病原因,是喂多了撑着了,喂的食物不易消化,还是喂的食物过于寒凉。只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孩子的身体就会健健康康、无病无灾。

二、宝宝伤食怎么办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其气主升。宝宝的脾胃功能薄弱,消化能力不强,若不注意乳、食调节,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宝宝年龄尚小,在看到喜欢吃的食物时往往不太会有节制,家长则不会过多地进行限制,很容易就任由宝宝进食过多而损伤脾胃,造成伤食,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小儿不懂得调节自己的饮食,特别逢年过节时家长容易疏忽,孩子饮食失去节制而伤食,出现胸腹饱胀、发闷、嗳酸、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吃一点消导药就会好,这里介绍几种

  由于饮食种类不同,而有伤乳、伤食之区别。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为食积。对于本病治疗以消食化滞为基本法则。

  小儿伤食调理之道

  根据宝宝伤食不同原因在中医上分为:乳食积滞、积滞化热、脾虚夹击三种类型。

  想要调理好孩子的身体就应该要正确的喂养,在添加辅食的时候应该要循序渐进,从一种慢慢的增加到多种,从细的到粗的,慢慢的添加,也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应该要选择孩子专门使用的促进消化的药物。

三、宝宝伤食-乳食积滞

  宝宝乳食不思、食欲不振,甚至厌食拒食,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吞酸,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寐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厚腻,脉滑等症状。症因多由宝宝饿了一段时间后饮食过量;挑食,偏喜欢于某一食物;父母在喂养上有误区,认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结果喂食过多;或宝宝就餐习惯不好,父母拍打桌椅,强迫其进食某种高营养的食物等原因造成。

  面食伤食:用炒麦芽20克,煎汁饮食服;或者把萝卜籽炒熟捣烂,每次用12克,煎汁饮服。

  豆食伤食:用生萝卜捣烂汁一杯,分数次服下。

  汤圆伤食:用炒焦的麦芽30克煎汁,分数次饮服。

  肉积伤食:取山楂山楂饼适量嚼食或将适量温热后服用。

  谷食伤食:取大米锅巴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五克,日服三次。

  鸡蛋伤食:用神曲30克,泡水饮服;或用好醋一汤匙,对米汤饮服。

  鱼肉伤食:用红曲15克,水煎饮服。

  果品伤食:取白蔻3克,用保温杯泡水饮服;或用生姜3片,煎汁饮服。

  伤食呕吐:取洗净晒干的鸡内金3克,煎汁饮服。

  伤食腹泻:把山楂去核炒焦,研成细末,加糖少许,用沸水冲调饮服,每次6克。

  食疗原理

  以消食导滞为主。伤食的主要诱因是食物积滞于胃肠,只要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糟粕就能排出体外,那么伤食症状就可缓解。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法:1.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

  加入粳米、砂糖,熬煮成粥。

  麦芽饮

  原料:麦芽30克,白糖20克。

  制作:1.把麦芽洗净,去除杂质,放入炖杯中,加水250毫升;

  2.把炖杯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除去麦芽,过滤,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四、宝宝伤食-积滞化热

  宝宝症状

  宝宝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胸腹及手足心灼热或低热,潮热盗汗,时有面红,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喜伏卧,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滑等症状。

  症因

  由于宝宝伤食时间稍长,身体内部生郁热而形成。

  食疗原理

  以清热导滞为主。本类型多是由于宝宝身体的郁热为原因,只要清除郁热,同时加以消化导滞即可。清热导滞的食物选择最多的有白萝卜胡萝卜,也可以用寒冷的食物来食疗,但是这些食物的使用需要有所保留,以免寒邪侵犯脾胃。

  白萝卜海带

  原料:白萝卜450克,海带180克,适量

  制作:1.将海带洗净,用温水浸泡数小时:

  2.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片;

  3.海带和水一起放入砂锅,加盐,用武火煮沸,再将白萝卜入锅,改用文火煨炖至原料熟烂即可。

  香菜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香菜150克,调料适量。

  制作:1.将香菜择洗干净,切成2.5cm长的段;

  2.将白萝卜洗净,削去皮,切成滚刀块;

  3.将油放入锅内,热后下入萝卜煸炒,煸透加水和精盐,用温水烧至熟烂时,再放入香菜一起烧一下即可出锅。

宝宝伤食怎么办,宝宝伤食是怎么回事

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为食积。小儿伤食调理之道根据宝宝伤食不同原因在中医上分为:乳食积滞、积滞化热、脾虚夹击三种类型。症因由于宝宝伤食时间稍长,身体内部生郁热而形成。

宝宝“伤食”食疗法

孩子生性贪嘴,眼饥肚饱;如今岁暮冬深,一连串的节日接踵而至,孩子更容易猛吃猛喝,毫无节制。结果呢?往往出现“伤食”的后果。所谓伤食,是指小儿进食超过了正常的消化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厌食、上腹部饱胀、舌苔厚腻、口中带酸臭味等。一旦出现伤食,还得从调整饮食入手。可暂停进食或少食一两餐,同时喝

宝宝“伤食”试试食疗粥

节日期间,家里难免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佳肴。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往往因为食入了过多的甜、咸、冷、酸、辣等食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消化液供给不足,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根据往年的资料统计,节假日期间患“伤食症”的儿童占就诊总人数的3%左右。专家提醒,为避免孩子在节假日里患

Hash:e19bce41ba4f4903176833538eb8255160e31b5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