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3:08: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养生宝典

BY:Marmara 2024-06-02 23:08:36 476 ℃

大暑节气

一、保持良好心境

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采用心理纳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婆娑、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避免不良诱因刺激。

二、调整起居

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橘皮

三、药食同源

1、薏米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适量。制法: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与主治: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消暑的功效,适用于长夏体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原料: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功效与主治: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无味者食用。

大暑节气合理饮食

四、注意饮食调养

1、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以增强体质,使湿热之邪无隙可乘。但所选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过于滋腻,否则极易碍胃,导致消化不良。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甲鱼豆浆等都是进补佳品。

2、补充蛋白质。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为宜。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夏季的肉食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为首选。

温馨提示:大暑节气中锻炼中或锻炼后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如果锻炼者出现头痛呕吐眩晕、视觉模糊、虚弱、出汗过多 无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锻炼或去医院检查。

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宝典

今年,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满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小满,太阳黄经为60度。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经过二十四番花信风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

Hash:7f6e7b23224844c2cd73fc4557b34be92eb0dac2

【声明】本文由用户Marmar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