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23:2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什么啊,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症状

BY:Agnes 2024-06-02 22:23:29 1562 ℃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一、护理

(1)提高生活质量,给予精神支持:开始阶段休息十分重要,但病情经治疗控制后,应参加活动和适当工作,儿童可复学,病情长期控制或缓解后,可考虑结婚和生育。

(2)长期治疗:要告诫患者,SLE不能治愈,要靠长期的正规的治疗,不能随意中断,不论病情活动或已缓解,都要定期随访,按病情每隔1~12个月全面检查一次,长期处于缓解者可试停药。

二、饮食

系统性红斑狼疮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可多饮牛奶,吃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多食用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应该多食用易消化脂肪低的食物,有利于病情的恢复。2、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用具有感光敏感的食物:如无花果、紫云英、油菜、黄泥螺以及芹菜等,如食用后应避免阳光照射;磨菇、香菇等蕈类和某些食物染料烟草也会有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潜在作用,也尽量不要食用或少食用。

(2)多食用低糖食物:应留意对饭量的操控,少食用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引发诱发糖尿病疾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3)忌吃海鲜,俗称发物

(4)忌食羊肉狗肉鹿肉桂圆荔枝等性温热的食物。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什么啊

(1)遗传因素:小儿遗传因素的影响比成人更常见,同卵孪乍如其一为SLE,另一个发生几率高达25%。患者的HLA-Al、A3、B13、B35、DR2、DR3、DQw4的抗原频率明显增高,而HLA-DQw1、DQw52抗原频率明显降低。补体Clq,Clr、Cls基因的缺陷与SLE、狼疮性肾炎及抗ds-DNA抗体的产生相关,而C2、c4及C3缺陷则与某些轻症狼疮相关。抗Ro/SSA抗体与DR3阳性的新生儿狼疮密切相关。

(2)感染因素:SLE患者清中常可见多种病毒抗体滴度增高,从病变组织中可分离出慢病毒相关抗原。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使自身组织细胞抗原性改变或影响T、B细胞的转化而使自身抗体的产生增加,从而诱发本病。此外,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杆菌链球菌感染与SLE发病亦有关。在应用抗结核或抗链球菌治疗SLE伴发活动性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时,SLE的症状也常可获得缓解。

(3)日光和药物等因素:30%~40%的SLE患者伴光敏感,紫外线可使DNA转化为抗原性强的胸腺嘧啶二聚体;而寒冷与外伤亦可引起自身组织细胞的变性,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诱发或加重本病。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症状

一、全身症状活动期患者大多数有全身症状。约90%患者在病程中有各种热型的发热,尤以长期低、中度热为常见。此外,疲倦、乏力体重减轻等,亦颇常见。92%以上患者有发热症状。可表现为各种热型,但以长期低热较为多见。

研究认为,SLE患者有两个死亡高峰,诊断后5年内死亡的患者大多是由于病情活动而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继发感染所致。相反,晚期的死亡多是由于合并心血管疾病导致,这一点应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虽然目前认为SLE不可治愈,但是经过系统治疗的患者可以达到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即没有临床病情活动甚至自身抗体消失。最近的资料显示,80%~90%的患者可以生存10年以上。而30年前仅有50%左右的患者诊断后可以生存2年。

二、常见的受累器官和系统

皮肤黏膜:SLE皮肤黏膜的损伤可以有多种表现,在SLE诊断标准的11项中皮肤黏膜的损伤就占有4项。而病程中出现皮肤、黏膜病变者可达80%~90%。

临床上将SLE特异性的皮肤损伤分为三种类型:慢性、亚急性和急性。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变是盘状红斑(discoicllupuserythematous,DLE),它可以是系统疾病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存在而不伴有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有2%~10%的DLE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是一种不连续的病变,红斑表面常覆盖鳞屑并累及毛囊。此外,隆凸性表皮黏蛋白沉积症可以发生在DLE的早期,也可导致渗出及水肿性损伤。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方法

(1)狼疮细胞:即LE细胞,是由于病人血清中存在的抗核蛋白抗体作用于已受损的细胞核,使核蛋白发生变化,形成圆形的无结构的均匀体,该均匀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即形成LE细胞。用瑞氏染色,可见在1个较大的粒细胞中含有1个圆形无结构的烟雾状紫红色均匀体,并将中性粒细胞的核挤到一边。若该种均匀体未被吞噬,而被许多中性粒细胞所包围,则可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结”。该试验方法为取病人血液使其凝固,在37℃保温2h,捣碎血块,离心沉淀,取淡黄色上层白细胞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此法阳性率为50%~80%,其阳性率与检查时间、次数、是否经过治疗等有关。通常在病情活动期及晚期阳性率较高,应多次进行,甚至需要几十次检查才能发现LE细胞。LE细胞对SLE的诊断并无特异性,还可见于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白血病等。由于方法繁杂,受检查人个体影响和药物影响且阳性率较低,日益不为人们所采用。目前采用简便可靠的抗核抗体代之,两者具有同等的临床意义。

(2)抗核抗体谱:①抗核抗体(ANA):是对各种细胞核成分抗体的总称。SLE的ANA阳性率高达95%,其滴定度较高,大于1∶80的ANA对SLE的诊断意义大。ANA对SLE也无特异性,也可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舍格伦综合征等,但其阳性率和滴定度较低。周边型及均质型多见于SLE,有一定诊断意义。②抗dsDNA抗体,对SLE特异性高,阳性率为50%~80%,抗体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③抗Sm抗体,特异性高,SLE病人的阳性率是20%~30%。本抗体与SLE活动性无关。④其他自身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均可出现阳性。SLE可出现的多种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什么啊,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症状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一、护理(1)提高生活质量,给予精神支持:开始阶段休息十分重要,但病情经治疗控制后,应参加活动和适当工作,儿童可复学,病情长期控制或缓解后,可考虑结婚和生育。(2)长期治疗:要告诫患者,SLE不能治愈,要靠长期的正规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系统性红狼斑疮的病因

油腻食物脂肪含量高,而红斑狼疮病人血管有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啥,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观念要更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啥遗传因素:盘状红斑狼疮病因在不同种族群体的差异,科学家所做的实验表明,不同品系的小鼠是天生的几个月后,自发出现的盘状红斑狼疮症状,显示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的一级亲属或2约10%~20%可能有类似的疾病的发生,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血症,抑制细胞功能异常。物理因素:紫外

Hash:188d0c71336c64db38048932fca1574a58f3d0aa

【声明】本文由用户Agnes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