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8:24: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饮食文化:“洋辣椒”强势登陆中国

BY:Petunia 2024-07-18 18:24:57 1431 ℃

中国饮食丰富多彩,文化源远流长。不久前,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跟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众多吃货们流着哈喇子,感慨着祖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百花竞放。

的确,如果中国人在吃上称第二,恐怕没人好意思称第一。不过中国人的餐桌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丰富多彩的,一代代前辈吃货们用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从世界各个角落搜罗美味,塞进自家厨房,于是才有了今天的八大菜系,几万种菜品。

初到中国的欧美人,常常爱逛菜市场,早年广州大小市场中端着相机、大呼小叫的西洋人,在本地人眼中看来就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上了城的陈奂生没见过世面。其实往上追溯若干年头,面对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外来物种”,咱们自己也曾经大眼瞪小眼,被“胡人”、“番客”们取笑来着。

辣椒胡椒

“南北夹击”抢了花椒的地盘

说起餐桌上的外来物种,胡萝卜番茄洋葱,几乎妇孺皆知。原因很简单,名字里写得很清楚。一般而言,菜名中有“胡”、“番”、“洋”这几个字的,皆为国外输入的品种。其中还有些规律,比如时间上,“胡”们大抵是两汉、南北朝时期传入,“番”们多在明代左右,“洋”则要晚至明末至清代;在地理上,“胡”泛指与中国接壤或接近的西域、北方诸国、诸族,“番”则相对较远,如南洋、欧洲,至于“洋”,看得出与海洋航运的进一步发展有关。菜名的演化,也是中国人对外交往方式变化、延伸的体现。

广东与海外交往的历史是很早的,目前已知至少在秦汉时期,已经有海路连通南海等地。广州考古学界的前辈麦英豪就指出,在西汉南越国的宫苑建筑中,大量使用石构部件的方式,有可能是受到同期的罗马建筑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可能有一条漫长的航路,连通起南中国海和地中海

更广为人知的是,从当时的汉帝国心脏长安出发,穿过欧亚大陆,直抵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很多“胡菜”也就随着这样一些商贸线路传入了中国。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胡椒、辣椒(又名海椒、番椒、秦椒)这两种外来香辛料对中国土产花椒的“攻城略地”。南北朝时期,胡椒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与花椒分庭抗礼。到了明代,原产中美洲墨西哥的辣椒分别经陆路和海路传入 中国,前者经西亚进入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后者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在南方的云南、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栽培,并沿内河航道一路北上西进,终于在中国大陆的中南、西南等地发扬光大。而本土的辛料花椒,渐渐萎缩成为川、渝一带的地方特色。至于其他的香辛料,如端午节使用的茱萸等,早已淡出中国人的食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没有记录辣椒,可以推测辣椒当时就算已经传入内陆,栽培也仍然不算普遍。但在与他差不多同时代的高濂的《草花谱》中,则明确记录有“番椒”,可见此时在浙江沿海一带,辣椒已经为人们所了解。有研究者指出美洲传入的辣椒最早只是作为观赏作物,而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即所谓“下江人”。下江人尝试辣椒之时,很可能四川、湖南等地人尚不知其为何物。直到清代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才大范围地“种以为蔬”,至今也不过两百多年。至于辣椒为何没能在沿海站住脚,说法很多,包括气候说、口味说、菜系说、经济说等等,但都不能充分自圆其说。

冬瓜茄子

华南是“疑似”原产地

有些蔬菜的原产地,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比如广东人爱吃的冬瓜。按照农学史专家吴耕民的说法,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及印度,即使现在全国皆有栽培,仍以台湾、广东所产最为巨大。一些日本学者则指出,冬瓜原产在东南亚、南洋群岛、南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野生冬瓜在这些地方现在还能见到,而毗邻东南亚地区的云南西双版纳,也有野冬瓜,不过只有小碗大,味道发苦,只能入药。因此可以推断,冬瓜应为热带,亚热带多源性产物,在汉魏时期遍布南北。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从南部中国发芽,在大江南北开花的名菜。

同样从南方发芽的还有南瓜。在我国,南瓜主要有美国南瓜、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三种类型。南瓜传入中国内陆也有几个途径,其中之一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北美的土生种经海路于中国南方一带输入;另一个途径可能是经由陆路,因为亚洲南部是中国南瓜的原产地,而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15世纪中期,云南名士兰茂就写出了我国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一部代表性的作品《滇南草本》,其中就对南瓜的食疗效果给予了介绍。

因为藤蔓绵长,瓜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常常有象征子孙繁茂的吉祥意象。瓜中,西瓜原产非洲,黄瓜(广东人叫青瓜)、丝瓜都是原产印度,它们都是汉唐时期,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另外两种名瓜,苦瓜(凉瓜)和佛手瓜,是通过海上航运输入。前者很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而来,后者原 新大陆,从欧洲到非洲,再到东南亚绕了一个大圈子,大约在19世纪时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南方找到了众多知音。

从长相上看,茄子也蛮像瓜的,但在植物分类上它属于茄科,完全是另一个家族。这种蔬菜,有些专家认为古印度是最早的驯化地。但早在西晋嵇含撰写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已经明确记载华南一带有茄树,这是中国有关茄子的最早记载。至宋代苏颂撰写《图经本草》时,就记录当时南北各地已发展出紫茄、白茄、茄、藤茄等五花八门的品种。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早期茄子品种有可能是通过越南、泰国在四五世纪时输入的,但中国人对之进行了重要的改良,比如在元代培育出了长形茄子,并传往日本,因此说华南地区是茄子的第二起源地应不为过。

番茄花生是否“洋统”傻傻分不清

地理大发现是令人类的味觉系统空前开心的一次重要变革。这一时期,多亏了诸位航海家们的冒险精神,世界各地的食品、香料来了一次大串联。从此以后,全球餐桌大混搭。

在世界各地人都喜欢的蔬菜当中,西红柿算得上最令人着迷却又最让人迷惑的。首先,它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说不清楚,据说当年美国要向进口西红柿征蔬菜类的关税,进口商们联合抗议,说西红柿是水果,最终法院鉴定,认可了这一结果。其次,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只有南美一个起源地?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个说法是:明代时它和另两种同样原产于美洲的重要作物“西番菊”(向日葵)、“番豆”(花生)先后传入中国,其中传教士起了重要作用。但1983年在成都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的一些植物种子经过专家的鉴定和栽培,居然长出了小西红柿,随后专家们又在云南、四川、广西的山区中陆续发现了几种比西汉西红柿更加原始的“小酸果”,其中一个发现地就是著名的九寨沟。这是不是说明中国也是西红柿的起源地之一?

同样跟人捉迷藏的还有花生,客家人所谓的“番豆”,一听就是外来货。但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中国的考古学者宣布在江西修水和浙江吴兴的两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了花生的籽粒,时间可以上溯到4700年以前。成果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并且引发了激烈争论。此外广西、云南等地也曾经报道过与花生的形态极为接近的野生植物。2007年,在陕西距今2100年的一座古代陵墓中出土的农作物中,据报道也发现了花生。此外在唐、宋、元人的著作和记载中,也多有“花生”、“落花生”的名称出现,这些记载显然都出现在地理大发现之前。

但从品种上来看,无论中国古代的西红柿和花生是否真有土产,今天大量栽培的显然是从美洲输入的无疑。而学术界的争论,更多是在植物品种细分的层面上,与咱们老百姓的嘴巴,没有多少关联了。

马铃薯路线一:南美安第斯山区-陕西、山西-华北、东北(约明末由欧美传教士传入);路线二:南美安第斯山区-南洋诸岛-福建、广东(约明时由荷兰商人经海路携入)。

菠菜:路线一:古波斯及西亚地区(约今伊朗一带)-南亚-尼泊尔-唐长安城(647年时作为尼泊尔国王的礼品输入,发展为“中国菠菜”);路线二:古波斯及西亚地区-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发展为“欧洲菠菜”)-再度传入中国。

芹菜:地中海沼泽地区-南亚-尼泊尔-中国(7世纪时尼泊尔国王送给唐皇的礼品)。

香菜:地中海沿岸-西域-长安-中国各地(约汉武帝时由张骞通西域时带回)。

萝卜:路线一:阿富汗-古中国(约元代输入);路线二:阿富汗-欧洲-荷兰(16世纪选育出橙色品种)-再度传入中国。

:可能源自亚洲西南部伊朗、阿富汗的高原地区-埃及(约公元前1000年)-地中海地区-美国(16世纪)-日本(17世纪)-中国(20世纪初)。

香港饮食文化之特色饮食

香港饮食文化之特色饮食香港,不仅是“购物天堂”,也是美食之都。香港的饮食文化很出众,有外来的饮食文化,更有属于香港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香港特色饮食1、丝袜奶茶在殖民地时期,香港慢慢吸收了英国的饮食文化,其中英式下午茶逐渐本地化,成为茶餐厅的主要部份。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

健康饮食,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我们很多人都是喜欢吃豆腐脑的,而且前两月还因为到底是甜豆腐脑好还是咸豆腐脑好而在网络上不停的争论的,但是我估计很少有人能了解到豆腐脑的文化,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豆腐脑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由来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

饮食文化之中西饮食方式差异

中西因为文化的差异,其在饮食方面除了吃的东西不一样以外,其饮食方式也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中西饮食文化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个方面问题做了解,希望了解以后大家能够找到其差异到底有哪些。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

Hash:3d70d68b049543764fa7c3e35429fa3333be4df8

【声明】本文由用户Petun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