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08: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注意事项有这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危害

BY:Crystal 2024-07-01 01:08:57 484 ℃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饮食注意什么

血小板减少紫癜相对于我们来说感觉很陌生,现在教患者一些饮食上需要注意的。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1.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需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外伤。

2.慢性紫癫者,则可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锻炼。

3.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4.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

5.有热可给蔬菜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蟹、腥味之食物。

二、血小板减少症紫癜的症状是什么

1、对于患者早期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的症状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大家一定要知道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的症状这一问题。

2、表现在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所以大家一定要及时知道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斑点,以至粘膜及内脏或其他组织出血。严重可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

3、在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患者的早期症状中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的症状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

4、最后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患者的早期症状还表现在慢性型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

三、血小板减少症性紫癜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四、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避免毒物或放射性物质的损害

人们在接触某些会使造血系统发生损害的毒物时或是接触某些放射性物质时会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状,因此人们需要及时做好对这些因素的防护措施。患者还需要尽量减少放射诊断治疗的次数,减少照射的发生,并定期进行血象的检查。

2.积极防治病毒感染

在血小板减少的主要预防方法中,人们还要注意对病毒感染要积极防治。病毒感染是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人们需要做好防治病毒性肝炎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的工作,并注意饮食均衡,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以有效增强自身的抗 病能力。

3.合理用药

药物等化学物质是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人们需要做好合理用药,严格控制使用对造血系统有危害的药物,有效预防滥用药物造成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发生,并在用药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随时观察血象的变化。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饮食禁忌,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一、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受累等,称为五联征,有前三者称为三联征。本病病情多数凶险,死亡率高达54%,年轻妇女稍多,且好发于育龄期,故可在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理1、遗传性TTP是一种在新生儿和儿童极其罕见(其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一)的常常但非仅仅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疾病,由9号染色体q34编码的金属蛋白酶ADAMTSl3基因的缺陷(突变或缺失)导致其合成或分泌异常,致使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

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基本信息疾病简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该病最早由Mos

Hash:c8b9747782aef9c1d5832c5ba223314ed2dc97e3

【声明】本文由用户Crystal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