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8 05:55:5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儿童发育指标

BY:Daphne 2024-07-08 05:55:51 292 ℃

一概论:

(一)概念: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二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

(二)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

1.胎儿期: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胎儿期。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自出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3周岁到入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

6.学龄期:从入小学(6—7)岁至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7.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称青春期。

(三)生长发育的规律

小儿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

1.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出现2个生长高峰期:出生6个月内,青春期。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从发育快慢分别为神经系统发育领先,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则现快后回缩;皮下脂肪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学龄期加速。

3.生长发育具有顺序性。

遵循规律:

(1)由上到下或由头到尾;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走。

(2)由近到远:胎儿发育先有肢芽出现,后发育为手和脚趾,先控肩和臂到控手等。

(3)由粗到细:婴儿先会全手握持物品到手指端捏物。

(4)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到画圆,先说单音到句子

(5)由低级到高级:先会观看,感觉.认识到记忆.思维.分析和判断。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受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四)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包括营养.孕母状况.家庭经济.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及疾病等因素。

二.体格生长与发育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

(1).平均出生体重为3KG,3-5个月为出生时的2倍(6KG),1周岁时为出生时3倍(9KG),2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12KG)。

(2).体重增长的两个高峰:6M内和青春期(12岁以后)

(3).体重计算公式:

《1》岁内体重推算公式: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X0.7(KG)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X0.7(KG)+(月龄—6)x0.4(KG)

《2》2---12岁体重推算公式:

体重(KG)=(年龄—2)X2(KG)+12(KG)=年龄X2(KG)+8(KG)

(4).性别差异:10---13岁时女孩体重可超过男孩,12—15岁后男孩体重超过女孩。

2.身长(高): 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1)身长的增长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出生时平均身长约50CM,6个月时达65cm,1岁时75cm,2岁时85cm.

(2)2---12岁身长推算公式为:身高(cm)=年龄X7+70(cm)

(3)男女差异:10---13岁时女孩身长超过男孩,青春期后男孩身长超过女孩。

(4)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新生儿:上下部量比例为60%:40%,12岁以上上下部量相等。

(5)测量身长的方法:3周岁以下用小儿量板卧位测量身长(脱帽.鞋.袜.外衣)。3周岁以上站量。(脱鞋.帽.直立)。

3.坐高:指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小儿测量顶臀长即为坐高。

4.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出生时平均为34厘米,6个月44厘米,1岁46厘米,2岁48厘米,5岁50厘米,15岁54—58厘米(接近成人),头围大小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5.胸围:沿乳头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出生时平均为32厘米(较头围小1—2厘米)。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岁后超过头围,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6.腹围:平脐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2岁时腹围与胸围约相等,2岁后腹围小于胸围。

7.其他:上臂围和皮下脂肪,主要反映营养方面的体现。

(二)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1骨骼的发育:

(1).颅骨的发育:颅骨随脑的发育而长大,可通过头围和囟门大小及骨缝闭合情况来衡量颅骨的发育。

前囟:出生约1.5—2厘米,1—1岁半闭合。

后囟:出生时很小或以闭合,最迟于生后6—8周闭合。

颅骨缝约于3—4个月闭合。

*临床意义: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

前囟晚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低症。

前囟饱满反应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的患儿。

(2).脊柱的发育:

新生儿时脊柱轻微后凸,3个月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时呈胸椎后凸,1岁能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从而形成或三个自然弯曲,以利于身体平衡。

(3)骨化中心的发育:

1岁时约为3个(腕骨2个,桡骨远端1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年龄加1,10岁时出全,共10个。

*临床意义:通过X线检查身体各部的骨化中心出现时间,数目和干骨后端融合时间,可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一般摄左右腕骨X线片。

2.牙齿的发育:人一生有乳牙和恒牙两幅牙齿。

(1).乳牙:共20个,自6个月起(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 出视为异常,2岁半出齐。2岁以内乳牙数目约为月龄减4~6。如1岁半时乳牙数目=18一(4~6)=(12~14)个。

(2).恒牙:共32个:自6岁左右开始出恒牙即第一磨牙,12岁左右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第三磨牙(智齿),20~30岁出齐。

*临床意义:出牙时个别小儿可出现低热,流,睡眠不安,烦躁等反应。

出牙较迟:见于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甲低,先天愚型等患儿。

(三)生殖系统的发育:青春期开始加速发育。

1.女性:9—11岁出现第二性征乳房开始发育,骨盆开始变宽。10—11岁出现阴毛,13岁以后出现阴毛和腋毛,10—16岁初潮,17—21岁发育成熟如成人。

2.男性:12—13岁出现第二性征。出现阴毛,喉结发育,14—15岁出现腋毛,声音变粗,14—16岁出现首次遗精,16岁后出现胡须痤疮。19—24岁发育成熟如成人。

(四)脑和脊髓的发育

1.脑:胚胎时期以开始发育且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克,占体重的1/9—1/8左右,6个月脑的重量约重600—700克,2岁时达900—1000克,7岁接近成人的1500克.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于胎儿第5个月开始增殖分化,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但树突与与轴突少而短,3岁时神经细胞基本分化完成,8岁时接近成人.

特点:小儿出生时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以后转为大脑皮质中枢调节。小儿脑耗氧量大,基础代谢快,小儿脑耗氧约占总耗氧量的50%,而成人仅为20%,故小儿缺氧最易造成脑损伤

2.脊髓:出生时已较成熟,胎儿时脊髓下端达第二腰椎下缘,4岁时下端上移至第一腰椎。

(五)运动能力的发育:

规律:由头到尾,由近到远,由粗到细,先正后反。粗动作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新生儿---1个月:无规律,不协调动作,紧握拳,能哭叫,铃声可使全身活动减少,俯卧位时试抬头(1个月时)。

2个月:俯卧位时能抬头45度,竖头稳,垂直位时能抬头,发出和谐的喉音,能微笑,有面部表情,双眼可追物。

3个月:俯卧时可抬胸,仰卧位可变侧卧位,手可摸东西。咿呀发音,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注意自己的手。

4个月:扶髋部能坐,在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持抬起胸部(有手支撑),手能握持玩具。抓面前物体,自己玩手,见食物表示喜悦较有意识的哭和笑。

5个月:扶腋下能站直(个别扶前臂可站直),可独坐前倾位,两手各握一玩具,能喃喃的发出单调音节,伸手取物,能辨别人声,望镜中人笑。

6个月:能独坐(直坐),用手摇玩具,能认人,握足玩。

7个月:会翻身 独坐久,可以卧位转为坐位,将玩具从一手换入另一手。能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握饼干吃。

8个月: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会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重复大人所简单音节,注意观察大人行为,开始认识物体,两手传递玩具。

9个月:能扶栏站立,沿走,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听懂如“再见”等复杂词句,看见熟人会手伸出来要人抱,与人做游戏。

10—11个月,能独站片刻,推车能走几步,拇.示.指能捏东西,开始用单词,一个单词表示很多意义,能模仿成人的动作,招手“再见”,抱奶瓶自食。

12—14个月: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能叫出物品名字,如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鼻等,对人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用杯喝水。

15个月:走的好,能蹲着玩,能叠一块方木,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18个月:能爬台阶,有目标的扔皮球,能认识和指出身体的各部分,懂命令会表示大小便,会自己进食.

2岁:能双脚跳,手的动作准确,用勺子吃饭,会说2—3个字或4—5个字构成的句子,能完成简单动作,能表达喜.怒.怕.懂.

3岁:能跑,会骑三轮车,会洗手,洗脸,脱穿简单衣服,能说歌谣,数几个数,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认识男女,自称”我”,表示自尊.同情心.怕羞.

4岁:能爬梯子,会穿鞋.唱歌.画画.初步思考问题.记忆力强.好奇心强.好发问。

5岁:能单腿跳,会系鞋带,认识字,辩颜色,知物品用途及性能.

6—7岁:参加简单劳动,能讲故事,开始写字能数几拾个以上的数,可简单加减,喜独立形成性格

三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1视觉:新生儿视觉在15—20厘米范围内最清晰,能看见距离为60厘米。2个月可协调的注视物体。头眼协调,3个月头眼协调较好,4—5个月认母。1—1岁半能注视3米处小玩具,1岁半—2岁两眼调节好视力为0.5,5岁为0.6—0.7,6岁达1.0.

2.听觉:胎儿后期已有听觉,新生儿听力相当良好,3个月找声源,6个月区别父母声音,唤起名有反应,8个月听懂自己名字,4岁听觉发育完善。

3.嗅觉和感觉:新生儿出生时基本发育成熟。

4.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深感觉。新生儿均已存在。

5.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综合反应。5—6个月时随动作能力的发展及手眼协调动作,通过看.咬.摸等动作了解物体属性。1岁末有空间和时间知觉,3岁辨上下,4岁辨前后,4—5岁有时间概念,5岁能辨自身左右。

(二)注意力与记忆力的发展

1注意力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新生儿,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有意注意:指自觉的有目的的,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5—6岁才能较好控制注意 力,集中时间约15分钟,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

2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学龄期儿童记忆力较强。

四心里社会发展

(一)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表达思维,观念等的心里过程,与智能有直接的联系。语言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

1.语言准备阶段(出生—1岁)1~2个月发喉音,6个月发辅音,7~8个月发“爸爸”“妈妈”等语音(无意识),10个月有意识叫“爸爸”妈妈”。

2.理解语言阶段(1~1岁半),通过视、触、体位感对物体及事物的了解。

3.表达语言阶段(1.5~3岁),先说单词,到组成句子等。

(二)情感的发展

2个月表现看到母亲表示高兴,6个月能辨认陌生人,表现对母亲的依恋。9—12个月依恋情绪达到高峰,2岁开始情感日渐丰富和复杂,学龄前期小儿能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儿心理社会发展的5个阶段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1.信任---不信任期(婴儿期):与父母建立信任感,学习爱与被爱,也是本人对外界和他人基本信任感的来源,是信心的来源。护理此期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提供安全感和抚爱。在治疗中尽量减轻疼痛

2.自主---羞愧或疑虑期(幼儿期):父母对合理的自主行动,应给于支持。避免过分干预,嘲笑,否定和斥责。

护理此期儿童,要多给与赞赏,鼓励。

3.主动---内疚期(学龄前期):此期小儿活动能力加强,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易模仿。此期儿童心里社会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自创活动的反应。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护理此期儿童时,要对小儿有益的主动行为加以赞扬,接受他们的合理要求,倾听他们的感受,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4.勤奋—自卑期(学龄期):是成长中决定性阶段。在孩子完成任务或活动时多给予奖励和赞扬,不要给予嘲笑和伤害。

5.自我认同---角色紊乱期(青春期)

承担社会角色,追求个人价值观,建立自我认同感

护理此期青少年时,要让他们参与讨论问题,谈论感受,对他们某些决定给予支持和赞赏,尊重他们的隐私,安排他们与同龄人在一块交流。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

一、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我们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胎儿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以便于根据各期特点来进行身体保健和疾病预防。不同年龄期有其独特的疾病发生,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期

幼儿视力发育,儿童视力发育阶段,正确认识儿童视力发育过程,0—6岁新生儿视力发育标准

一、儿童视力发育阶段胎儿期眼及视力发育早在母亲怀孕第四周,胎儿的视觉就已形成。此时,胎儿的眼睛很小,而且被一层皮层包覆着。以后四、五个月,眼神经、血管、水晶体和视网膜开始发育,到第六个月末,胎儿眼睛已有很大的发展。保健重点:母亲要避免不良因素影响自母亲怀孕起,就要注意进食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_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

一、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我们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胎儿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以便于根据各期特点来进行身体保健和疾病预防。不同年龄期有其独特的疾病发生,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期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胎儿期胎儿期是从卵和精子

Hash:e5be09af705e60dde6551e58247866f4a2565d97

【声明】本文由用户Daphn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