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6 05:23:0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饮食习惯可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

BY:Netany 2024-08-16 05:23:01 1026 ℃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属于低发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日渐西方化,结直肠癌的发病、患病和死亡上升趋势明显。一般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是环境因素与宿主个体特征,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认识结直肠癌的流行现状和可能的病因因素,以便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低膳食纤维

饮食纤维质能抵抗体消化酶的降解,主要分为非多糖类,存在于蔬菜果、谷物等。纤维质使粪量增多从而稀释结肠内致癌剂;纤维质能吸附胆汁酸大肠癌促进剂);纤维质被细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而降低pH,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美国有60项研究支持高纤维质膳食有保护免患结肠癌的假说。摄入纤维质最多与最低者相比较,估计危险度降低43.0%。另有13项结直肠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通过每日平均增多食物中纤维质13g,能使美国结肠癌发病减少3i.o%。有学者收集12个国家20个人群的粪便重量资料,对不同人群的纤维质、大便习惯、粪便重量和粪便通过时间与患结肠癌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平均粪重与大肠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与饮食纤维质的摄入量呈正相关,排粪量随饮食纤维质的增加而增加,摄入高纤维饮食(18g/d),每天可排出150g粪便,可降低患大肠癌癌的危险性。

二、高脂、高蛋白饮食

有学者于1975年首先描述大肠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与高脂肪肉类动物蛋白密切相关。随后许多资料表明,高脂肪饮食为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在纽约西部调查了428例大肠癌患者及相关对照者,发现高脂饮食者大肠癌发生率比低脂饮食者高2倍。Whittemore等和郑树合作的中美华人大肠癌配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饱和脂肪酸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OR1.1~1.6。高脂饮食导致大肠癌机制尚不明确,可能高脂饮食能促进机体胆汁的分泌,胆汁在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变成脱氧胆酸、石胆酸等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有 胞毒作用并造成不可修复的DNA损伤,这些DNA受损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为细胞凋亡所清除,但高浓度的次级胆酸和致癌物的长期作用,可使一些拮抗凋亡突变或突变的细胞度过DNA损伤而选择性地存活下来,增生并逐步演变成腺瘤及腺癌。蛋白质本身无致癌性,但有证据表明某些潜在的致癌物来源于饮食蛋白。在美国夏威夷进行的一项大样本多种族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多食蛋类能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赵宁等的研究也提示富含脂肪蛋白食物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但上述研究得出结论多伴随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摄入,且植物蛋白和大肠癌的关系不显着,故蛋白饮食与大肠癌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论证。

三、微量元素维生素

是大肠癌中研究较多的2种微量元素钙离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抑制脂肪酸和胆酸,对肠道上皮起保护作用,流行病学也提示钙对预防大肠癌有保护作用。硒可抑制细胞增殖,抑制促瘤作用,有研究表明大肠癌患者硒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对上海一项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中显示单因素分析K、Ca、Mg、Fe、Zn、P、Se、Cu的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病呈负相关,但经多因素调整,上述元素和大肠癌的联系性明显减弱,提示可能和其他饮食因素混杂作用或仅是一种伴随因素。抗氧化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抑制自由基反应而防止对DNA的氧化剂损伤,维生素A、C、E可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逆转为正正常。

直肠癌和结肠癌的区别是什么,直肠癌和结肠癌的预防保健

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以上两项检查是目前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80%以上,中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70%,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只有少于50%。

结直肠癌的症状及老年人结直肠癌的特点

早期症状直肠癌在早期缺少症状,病人无明显异常改变。当肿块达1~2cm时,由于肿瘤的侵蚀,肠粘膜遭受到肿块的异物性刺激,分泌物增多,因此在排便时也有少量的粘液排出,多数在大便的前端或于粪便的外面附着。随着肿瘤的增大,分泌粘液也增加,有时随着排气或突然咳嗽腹内压增加,可有粘液从肛门流出。当肿瘤增大,形成

直肠癌结肠癌早期症状有哪些,直肠癌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许多对照病例的研究均支持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是因为没有考虑那些对抗结肠癌发生的保护性饮食因素。

Hash:00fde6e7b61983b1049e3759fd7b6f1fc86cae7c

【声明】本文由用户Netan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