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5:09:1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脱水怎么办,脱水的诊断与检查,脱水的病因

BY:大叔18岁 2024-06-28 15:09:11 216 ℃

一、脱水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体液丢失或减少的原因很多。一般情况下失与失并存,有的病例失水多于失钠,或失钠多于失水,有的病例在失水失钠的基础上水补充不足或钠补充不足,因而造成多种类型的脱水,并使脱水的情况错综复杂。因此下列造成不同类型脱水的原因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一、高渗性脱水

  1、水摄入不足

  2、水需求增加

  3、水丢失过多

  二、等渗性脱水

  1、消化道中的液体除唾液、胃液及结肠分泌的鼓液含钠较少外,消化道的其他分泌液钠的含量都与浆相近,故腹泻十二指肠减压。

  2、大量抽放胸水腹水,或胸、腹腔引流。

  3、大面积皮肤烧伤导致大量渗液。

  4、急性大量失血。

  三、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常见于高渗性或等渗性脱水时只补充水而没有补充

  四、肾排水功能不足

  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因肾脏排水功能急剧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严重心力衰竭或肝硬变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和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排水也明显减少,若增加水负荷亦易引起水中毒

  五、低渗性脱水晚期

  由于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可造成细胞内水肿,如此时输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

二、脱水的诊断与检查

  一)病史

  应注意询问造成体液丢失的各种可能情况,如腹泻、呕吐、各种引流、出汗用尿、失血。渗液、饮食包括水分摄入的情况,必要时要计算每日摄入及排出的液体总量。此外,还应注意询问其体重的变化、饮食习惯及既往史,如头颅有无外伤、神志改变及有无糖尿病史等等。

  意识清醒的患者,根据病史、体表症征和体重、血尿测定的情况,较容易作出诊断,但对意识不清或已进入昏迷的患者,易造成诊断困难。尤其是昏迷患者不能述说口渴,索取水喝,鼻饲高蛋白高浓度的流质饮食所致的“高张综合征”或“鼻饲症候群”,由于存在溶质性利尿,患者尿量无明显减少,此时极易造成误漏诊断。

  二)体格检查

  应注意患者营养情况、精神状态,发热及出汗情况,应注意皮肤及部膜的表现,脱水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弹性降低,皮肤展平时间延长,眼窝及囱门凹陷,舌面及口腔薄膜干燥,腋部及腹股沟皮肤干燥,皮肤容易“出现皱格。如出现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压降低、颈静脉萎陷。中心静脉压降低,则提示血容量已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已出现脱水所致循环功能不全的体征。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体征表现略有不同,前者有口渴、无力、烦躁,常有发热;后者 常表现头痛头晕、虚弱无力神志淡漠,脱水的 体表症征出现得早且更为明显,循环衰竭的症征出现得早且明显。临床上还根据体重的减轻(失水量)及临床表现,将脱水分为三度:

  l.轻度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2%-3%或体重减轻5%,仅有一般的神经功能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皮肤弹性稍有降低。高渗性脱水有口渴。

  2.中度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3%-6%或体重减轻5%-10%,脱水的体表症征已经明显,并开始出现循环功能不全的症征。

  3.重症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6%以上或体重减轻10%以上,前述症征加重,甚至出现休克、昏迷。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的检查 包括尿量,尿相对密度,尿钠及其他成分。高渗性与低渗性脱水表现不同,低渗性脱水初期尿量并不减少,后期减少,尿相对密度低且尿钠明显减少。高渗性脱水初期尿量即减少,尿相对密度高且尿钢高。尿量不少而相对密度高应注意溶质性利尿,需检查尿糖酮体等。

  2.血液的检查 往往在中度脱水时才显示出变化。血清钠升高的情况常是判断脱水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血清钠超过 150 mmol/L即应警惕。血浆渗透压可以反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情况,>310mmo/L为高渗,<280mmol/L为低渗。高渗性脱水渗透压>330mmol/L时,由于脑细胞脱水,神经细胞皱缩,脑组织充血而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改变,>360mmol/L时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呼吸停止。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往往反映血液浓缩现象。低渗性脱水时水蛐进TY 红细胞内,故红细胞压积增加,红细胞平均容积或平均血细胞体积(MCV)增大。血中尿素氮升高表示肾排泄功能障碍,多出现在中度以上的脱水或脱水的晚期。

三、脱水后的补水原则是什么

  1、清晨慎补水

  许多女人把起床后饮水视为每日的功课,图它润肠通便,降低血粘度,让整个人看上去水灵灵的。消瘦,肤白,体质寒凉的人,早晨不适合饮用低于体温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换作温热的汤、粥。鲜榨果汁不适合早晨空空的肠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饮用。早晨补水忌盐,煲的浓浓的肉汤、咸咸的馄饨汤都不适合早晨,这只会加重早晨身体的饥渴[1]。

  2、餐前补水最养胃

  吃饭前还要补水吗?那不是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吗?西餐有餐前开胃的步骤,其道理动食欲,为进餐做好准备。那么,饭前补水也就有着同样的意义,进固体食物前,先小饮半杯(约100毫升),可以是室温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温热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浓浓的开胃汤,都是很好的养胃之法。

  3、畅饮与美容无关

  身体缺少水分,皮肤看上去会干燥没有光泽;饮水过少还容易发生便干,甚至便秘,皮肤很容易生小痘痘。虽说如此,单单靠补充水分对肤质和肤色的影响毕竟有限,不过现在很多添加维生素的饮料打出了美容牌,比如一种含乳饮料里面含有维生素B6,其产品声称“能令皮肤润滑细嫩”,而现在含有这种“美容维生素”的饮料还真不少。正统的营养学专著中并没有提到它的美容作用,好在摄入多些一没有危险,二还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也算有益无害吧。

  4、多喝看不见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那是因为由食物中摄取的水分已经足够应付所需。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饭,其中含水量达到60%,而粥呢,就更是含水丰富了。翻开食物成分表不难看出,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过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获得300~400毫升水分。加之日常饮食讲究的就是干稀搭配,所以从三餐食物中获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难。不如充分利用三餐进食的机会来补水吧,多选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都不错。

四、脱水怎么办好

  脱水均需适当的补液治疗,关于补液的一些计算公式并非能精确计算出脱水量,而且各学者报道也有所不同,在此主要提出一些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当有低血容量休克时,开始输液时应首先同时给予胶体和等张电解质溶液,开始输液速度要快,第1小时通常给予1000~2000ml。

  2.脱水不仅是水的丢失,也包括电解质,主要是氯化钠的丢失,因此纠正脱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应同时进行。除非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与浓缩性高钠血症和失钠性低钠血症治疗相似,且临床上的计算公式也以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为计算依据。

  3.不论哪种类型的脱水症,都可能因为脱水而尿少,甚至并发肾功能不全,因此输液初期不宜使用含溶液,除非合并严重低钾血症,当排除肾功能不全后或尿量增加至40ml/h后,应适当补钾。

  4.不同类型的脱水宜选用不同的溶液 ①低渗性脱水多应用等渗氯化钠溶液(实际上比正常血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皆高)或高渗氯化钠溶液,两者皆有利于提高血钠浓度和血氯浓度。②等渗性脱水应在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补充5%或10%葡萄糖溶液。因为任何脱水的患者皆存在不显性失水,且不显性失水基本不排出电解质;而生理盐水的钠离子和氯化钠离子浓度明显比血浆高,因此两者混合补充时有助于保障正常血钠和血氯浓度。③高渗性脱水时,如是严重高钠血症只能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但应避免快速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如果不是严重高钠血症,应同时补充一定比例的电解质溶液。

  5.补液总量应包括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一般不低于1500ml,以水或葡萄糖溶液为主。

  6.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补液同时需密切观察周围循环状况,如血压、脉搏、尿量等。在循环状况稳定的患者,避免血钠浓度升高过快或降低过快。

  7.胃肠道补液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除非有明显禁忌证。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尽早给予胃管鼻饲,口服液体的原则与静脉补液相同。

拉肚子脱水的表现,拉肚子脱水怎么办,拉肚子脱水的原因,拉脱水,补哪些“水”最没效

一、拉肚子脱水的表现(1)经消化道丢失体液是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上消化道液丢失以H为主,容易伴发代谢性碱中毒,下消化道液含碱较多,容易伴发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诊断等渗性脱水的同时,应注意是否伴酸碱平衡失调。(2)心,肝,肾功能不全有多浆膜腔积液者,反复多次较大量的胸腔,腹腔穿刺抽液

什么是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治疗,低渗性脱水病因学

一、什么是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但细胞外液量反更减少组织间液进入血液血环,虽能部分地补偿血容量,但使组织间液的减少更超过血浆的减

脱水怎么办,脱水的诊断与检查,脱水的病因

三、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常见于高渗性或等渗性脱水时只补充水而没有补充盐。意识清醒的患者,根据病史、体表症征和体重、血尿测定的情况,较容易作出诊断,但对意识不清或已进入昏迷的患者,易造成诊断困难。

Hash:a2c0f79b75bd9212c0d8ee9095614cdaa451305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