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06:07: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肝炎的传播途径_得了肝炎怎么办

BY:大叔18岁 2024-08-17 06:07:04 793 ℃

一、分类和症状

  1.急性肝炎

  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潜伏期在15~45天之间,平均25天,总病程2~4个月。

  (1)黄疸前期 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本期持续平均5~7天。

  (2)黄疸期 热退,巩膜、皮肤黄染,黄疸出现而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肝大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本期2~6周。

  (3)恢复期 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恢复正常,肝功能逐渐恢复,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2.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低热,体征为面色晦暗、巩膜黄染、可有蜘蛛痣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叩痛,脾大严重者,可有黄疸加深、腹腔积液、下肢水肿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根据肝损害程度临床可分为:

  (1)轻度 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

  (2)中度 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

  (3)重度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清,谷丙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A/G比例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8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三项检测中有一项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胆固醇低,肝功能明显异常。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在起病10天以后,仍有极度乏力、纳差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腹胀并腹腔积液形成,多有明显出血现象,一般肝缩小不突出,肝性脑病多见于后期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升高不明显,而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即:胆酶分离,A/G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40%。

  (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有明显肝大、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血清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胆固醇均有明显增高,黄疸深,胆红素升高以直接增高为主,转氨酶上升幅度小,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较轻的临床症状和深度黄疸不相平行为其特点。

  5.肝炎后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必须依靠病理诊断、超声和CT检查等,腹腔镜检查最有参考价值。临床诊断肝硬化,指慢性肝炎病人有门脉高压表现,如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肝脏缩小,脾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且排除其他原因能引起门脉高压者,依肝炎活动程度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肝硬化

二、传播途径

  一般来说,甲肝戊肝是典型的消化道传染病。甲肝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携带病毒的粪便污染饮用源、食品、蔬菜玩具等,都可能引起流行。戊肝与之类似,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到目前为止,戊肝的爆发流行均为携带病毒的粪便污染水源所致。

  2.隐形感染多见,显性感染主要发生于成年人。

  3.原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后病死率高。

  4.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有冬春季高峰。

  5.感染并且康复后,戊肝病毒抗体多在短期内小时,少数可持续1年以上。

  乙肝的传播途径以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等为主,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类似,但丙肝病毒的抵抗力乙肝病毒弱得多,且在体液中含量较少,所以丙肝的传播较乙肝局限,主要经肠道外途径传播。丁肝的传播也类似于乙肝,主要以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的形式存在(以前者为主),目前人类对丁肝病毒普遍易感。

三、具体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合理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供给,严禁饮酒,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慢性肝炎静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绝对卧床,尽量减少饮食蛋白质,保证热量维生素,可输人血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稳。

  2.抗病毒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重组DNA白细胞干扰素(IFN-α)可抑制HBV的复制。隔天肌注,连续6个月,仅有30%~50%患者获得较持久的效果。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

  ②拉米夫定:是一种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甘类药物,具有抗HBV的作用。口服拉米夫定,血清HBV-DNA水平可明显下降,服药12周HBV-DNA转阴率达90%以上。长期用药可降低ALT,改善肝脏炎症,但HBeAg阴转率仅16%~18%,治疗6个月以上,可发生HBV的变异,但仍可继续服用本药,副作用轻可继续服用1~4年。

  ③泛昔洛韦:是一种鸟苷类药物,它的半衰期长,在细胞内浓度高,可以抑制HBV-DNA的复制。本药副作用轻可与拉米夫定干扰素等合用提高疗效。

  ④其他抗病药物:如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等均有一定抑制HBV效果。

  3.免疫调节

   胸腺素α1 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重建原发、继发性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功能。

  ②胸腺素 参与机体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诱导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放大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调节T细胞各亚群的平衡。

  ③免疫核糖核酸 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导向治疗

  新的免疫治疗(如DNA疫苗免疫复合物治疗等)、基因治疗(反义核酸治疗转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5.护肝药

  ①促肝细胞生长素 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纤维化作用。

  ②水飞蓟宾 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作用。

  ③甘草酸二铵 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④腺苷蛋氨酸 补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进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6.中医中药

  辨证治疗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有较好疗效,如茵陈栀子赤芍丹参等。

四、预防肝炎

  甲型肝炎系由摄取甲型肝炎病毒污染食物而感染,故流行率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的环境卫生状况、传播程度与生活经济条件和卫生知识水平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

  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至传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及从事饮食幼托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2.切断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乙、丙、丁、型肝炎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加强献血员筛选,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如发现或怀疑有伤口或针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时,可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应严格消毒控制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有些肝炎病毒(如HCV)因基因异质性,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甲肝疫苗已开始应用,乙肝疫苗已在我国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一次乙肝疫苗,于出生后1个月再注射HBIG和疫苗。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肝炎病症状有哪些症状,患上肝炎有什么症状

肝炎这个疾病的症状,一是会有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的现象,这个也是大多数的肝炎患者朋友们的会出现的症状,其中以黄疸型肝炎患者为主。三是尿黄如茶水,黄疸型肝炎病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是四个月左右,被破坏的红细胞会放出血红蛋白,通过一系列的分解代谢,则是会变成黄色物质叫做胆红素。四是疲乏无力,这也是肝炎患者发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之一。

肝炎的症状,肝炎的早期症状

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会出现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食物消化与吸收,所以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怎么会得肝炎呢_肝炎的症状

3、饮酒也是诱发肝炎的因素。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且对肝脏损害的程度与其酒精含量高低成正比。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食欲缺乏、频繁呕吐、腹胀等中毒症状;有脑病型、腹水型。重型肝炎PTA多在40%以下,PTA降至20%以下,常常预示预后不良。在淤胆型肝炎及肝外阻塞时TC可明显增高。

Hash:e5dae303c7bb24617a1cf8272cda496e1282a6ec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