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2:24:2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治面部神经痉挛的医院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2:24:24 1893 ℃

面部痉挛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对于面部痉挛的朋友来说,了解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是必须的,那么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五种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治疗面部痉挛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看具体的介绍。

面部痉挛之穴位埋植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为面肌痉挛之板机点。

(二)治法

先将患侧面部作常规消毒,然后用皮肤针轻轻叩打该侧面部,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反复仔细弹刺。当叩打至某部位,出现针尖一触,立发痉挛现象时,即在该处埋揿针1支。3日后取掉所埋揿针,继用前法,寻得阿是穴后再埋针。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疗效评价

按类似以上标准评定,共治45例,控制3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10]。

上面的三个步骤便是对穴位埋植法的具体介绍,大家想必也是了解了这个方法的一些事情。希望通过这个方法的介绍,让大家知道面部痉挛的治疗并不是那么的麻烦,方法也不是那么的单一。

面部痉挛的用药治疗

1.镇静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一般400~600mg/d口服时症状开始改善,600~1000mg/d时发作完全消失。但停药后可迅速复发,因而需长期维持治疗。持续好转率为35%,完全控制率为22%。因此可用卡马西平治疗面肌抽搐有肯定疗效,但需较大剂量,长期服用。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卡马西平常可出现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其有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面神经核的兴奋性,从而减少其异常放电有关。

(2) 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每次0.5~1mg,3次/d服用,可使症状减轻,剂量加大后常有乏力嗜睡等副作用。

(3) 巴氯芬(氯苯氨丁酸):首次用5~10mg/d,分1~2次服用,每2~3天增加5~10mg,直至每天30mg。48h后症状可明显改善,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2.肉毒杆菌毒素A(BTXA)治疗 BTXA的注射部位为:

(1)下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均分为4等份,在每1等份中点,距下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如睑痉挛程度较轻,BTXA的注射剂量可适当减少。

(2)上眼睑:从内眦至外眦之间的中点,各向两侧外移5~8mm,距上睑缘5mm处注射BTXA 5~5.5U,一般选择1~2个点注射即可。上眼睑注射BTXA时,应注意一定要避免直接注射到上眼睑的正中央部位。因为,此部位是提上睑肌的附着部位,将BTXA直接注射于此,可使提上睑肌麻痹,导致上眼睑下垂

(3)眼外角:眼外眦的外侧部分眼轮匝肌的肌肉较多,所以在原发性眼睑痉挛的患者中有许多人主诉他们此处的肌肉痉挛是非常严重,故此处的注射部位相对较为集中。一般在外眦外侧5~8mm处注射3~4点,每点的间距为5mm左右 ,呈三角形或四边形排列。

在患侧的颞部及颧部抽动的肌肉上多增加注射部位。在鼻翼的外侧及鼻唇沟上,相应地注射2~3个部位。上唇注射部位应当尽量地减少,因为上唇及外侧口角部位如果注射较多的BTXA,将势必导致相应口角的下坠,严重者可有口角流涎及口内存饭等表现。下唇及腮部注射部位也需据病情而定,其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较多。注射计量多采用每点最多5~6U BTXA。每点的剂量过大易产生较多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之后的4~7个月内,效果一般较为满意。由于BTXA的作用逐渐地减弱,面积痉挛的表现逐渐复发,大多数患者需要在第一次治疗半年之后再进行重复治疗。但是,由于面肌抽搐的程度已较前有明显的减轻,故所需要的BTXA的治疗剂量将大大减少。该治疗可持续应用数年,但达到痊愈的患者较少。少数患者由于在治疗后产生的BTXA抗体较多,影响了治疗效果,可换用F型肉毒杆菌毒素(BTXF)进行治疗。

3.阻滞疗法与手术治疗 神经干阻滞疗法是从茎乳孔刺入进行药物性神经阻滞可获满意效果,重症可试用50%酒精1ml行皮下面神经分支阻滞,或茎乳孔处面神经干注射0.3~0.4ml阻滞。但在制止痉挛同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

为了治疗面部痉挛,我们所耗费的精力着实是不少。那么提醒大家,若是想要快速的治疗好面部痉挛这个问题,一定要选好治疗方法,这才是治疗疾病的最重要的事情。

面肌痉挛患者要注意饮食禁忌

1、过浓的茶不能喝:因为多饮浓茶可使神经兴奋性增强,小动脉痉挛,从而加重面肌痉挛。

2、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吃:像生活中常见的、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洋葱芥末五香粉咖喱粉等都是辛辣刺激食物。这些食物可上行头目刺激面神经,使神经冲动加强,从而诱发痉挛。进入体内可助火化热,耗伤阴血虚生风,筋脉拘急,加重痉挛。

3、糖不能过多的摄取:特别是白糖不能食用太多,因为在白糖中不仅维生素的含量是零,而且糖在代谢中还要维生素B,的参与,所以,使本来就不足的维生素B更加缺乏。故应注意不要过分吃糖。

4、烟酒不能沾:因为倘若过多的饮用酒精,就容易引起维生素B的缺乏,成为神经炎的诱因。特别是白酒,酒精含量高,应控制不可多饮

预防面肌痉挛的日常生活要素

面肌痉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病变疾病,一年四季都是高发期,所以患者要做好日常预防,避免面 不自主的抽搐,主要是面部抽搐是阵发性的,没有规律可言,可能因为疲倦、精神紧张等加重抽搐的病情,所以中老年女性一定要引起注意,做好日常的预防。

内热可以消耗人体的正气,中医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的那一部分适逢风寒外袭,发病也就不奇怪了。天寒人们外出时,身上穿的衣服是足够了,但面部和颈项部却缺乏足够的保护,内热或出汗都会致使面部肌表气血不足,毛孔开泄,外界寒邪趁虚而入,便会导致面肌痉挛发作。

吃完涮羊肉烧烤后发作面肌痉挛的大有人在,吃火锅一方面容易产生胃热,这是内热的一种,胃经向上连通到面部,影响面部经脉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吃火锅时喝酒容易造成全身的毛孔开泄而汗出。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是最冷的时候外出感受风寒,就很容易发病。

但是胃热只是内热的一种,还有很多人是由肝热或心热引起。一些患者反映,发病前连续一段时间赶上了急事,疲劳不堪,或是工作生活很不顺心,常跟家人、同事发火。这些都属于中医所讲的肝火心火,会造成人体气血运行紊乱,正气消耗,肌表卫外的能力下降,加上天气寒冷,也就容易发作面肌痉挛了。

因此,预防面肌痉挛要“多喝,勤擦脸,大事小事不恼烦,平时也当避风寒。”关键在于不要让内热产生并积累下去,遇事不要钻牛角尖,避免连续作战,把自己搞得极度疲劳。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肝火太大。在饮食上,避免吃太多容易造成上火的食品,比如油炸、烧烤、涮肉等食物。

容易着急上火发脾气的人则要多喝水,这样的人往往忙起来整天都顾不上喝水,这在面肌痉挛的发病中是导致机体正气不足的因素。补充必要的水分,一方面帮助补充正气,一方面也有助于平息体内上窜之火,促进机体平衡。对上火比较重的人来说,饮菊花水效果更佳。

勤擦脸,可促进面部气血运行,纠正“表虚”,增强面部经络抵御风寒的能力。对于饮酒涮锅到半夜的人来说,如果出门前注意把脸部反复擦热再出去,很可能就能够避免面肌痉挛。

面部痉挛的后果是什么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半面痉挛,是指一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不规则的肌肉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指导意见:现在对面部痉挛的原因还不明确!大部分认为面神经在内耳门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所致;当血管过度迂曲、伸长拉紧或硬化时始显症状。推测受压处面神经髓鞘萎缩,传入感觉纤 与传出运动纤维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痉挛。

眼睑发生不由自主的跳动现象是面部痉挛发病的典型表现。随后慢慢将范围扩大,甚至波及整个面部的其他肌肉群,尤其是口角、鼻翼处的肌肉,直到颈阔肌也发生病变瘫痪。该病发作一般都是从单侧开始,极少有两侧都发作的。发作之前通常是毫无征兆的,有时时间很短暂,有时却也很长。当该疾病的病情恶化后,就会出现有不停抽搐的症状了,一般不会影响睡眠,但也有些情况会影响睡眠的质量。眼睑肌肉的强制收缩导致眼睑的睑裂变得比正常时小;嘴角肌肉由于强制收缩,也会发生向健侧歪斜的症状。

如果是面部的痉挛,那么在不赶紧治疗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些后果,面部的痉挛疾病很有可能是压力太重了所导致的,如果是压力太大了,那么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来调节,努力的让自己过好一点,这样症状也是会降低,而面部痉挛的后果几率也会降低。

项城专治面神经麻痹医院,面神经麻痹怎么按摩

一、项城专治面神经麻痹医院哪家好面神经麻痹医院没有最好的医院,患者只需选择当地的三甲医院即可,挂神经科或者针灸科治疗,不可相信所谓的“神药”。面神经麻痹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

哪治三叉神经痛好医院,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怎么办

一、哪治三叉神经痛好三叉神经痛的特点疼痛是发作性的疼痛,疼痛的程度非常剧烈。病人感觉是一种刀割或者是电击一样的疼痛。疼痛来的非常突然,常常是持续几分钟,然后又突然缓解。有时候正在看病期间病人疼痛突然发作,疼的病人就躺在地上打滚。这种疼痛可以有缓解期,疼一段时间以后能缓解一段时间。缓解期

神经性耳聋专科医院

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经路或各级神经元受损害导致的声音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造成的听力减退,临床上统称之感音神经性耳聋。但临床上通常不易鉴别两者间的异点,故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症状。神经性耳聋专科医院如何治疗一、药物治疗措施1、一般病例均可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Hash:f2de245c157ac974a5d545a736ad962916ac978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