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19:38:2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护理_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症状

BY:大叔18岁 2024-06-30 19:38:23 1731 ℃

一、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和诊断

  早期症状: 以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

  晚期症状: 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夜尿增多,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尿浓缩功能受损。

  相关症状: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 管型尿 少尿 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夜尿增多 食欲减退

  一、症状

  凡肾炎病史超过1年,伴有高压、肾功能不全贫血者,即可做出临床诊断。肾活检可以确诊并可了解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出现高血压、贫血,以致肾功能衰竭,并发展成尿毒症心衰等。临床表现

  1、基本表现:出现血尿蛋白尿肿和高血压等。

  2、早期表现:可由乏力、疲惫、腰背酸痛纳差

  3、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随病情发展,逐渐恶化,最终可发展成尿毒症

  二、诊断

  以临床表现分类一般分为普通型、肾病型及高血压型。

  1、普通型

  一般表现:以苍白、乏力、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等。

  特异性表现:程度不等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夜尿增多,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尿浓缩功能受损(肾功能减退)。

  2、肾病型

  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称为肾病型。

二、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一、发病原因

  慢性肾炎早期可见各种类型的病理变化,包括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病等。慢性肾炎发展至晚期时,肾组织严重破坏而失去功能。慢性肾炎包括了多种病因和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

  本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三类。

  1、原发性

  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炎症进展,终于进入慢性肾炎阶段。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肾炎表现,症状隐匿,但炎症缓慢进展,若干年后成为慢性肾炎。

  2、继发性

  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3、遗传性

  遗传性肾炎、多囊性肾病等。

  二、发病机制

  多属于免疫学发病机制,大部分属免疫复合物疾病,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复合物。

  1、补体活化引起组织损伤可参与肾脏炎症病变。

  2、感染反复发作,机体有内在的免疫缺陷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某些型别(如HLA-A10、A2、Bw35等)与慢性肾炎有关。

  起病后的不断和持续进展的原因可能是:

  (1)、原发病持续性活动。

  (2)、肾小球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即无病变的健存肾单位处,肾小球局部有代偿性高灌注、高滤过改变,终而致成硬化

三、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量、尿比重尿蛋白尿沉渣):

  慢性肾炎必有现象为尿液异常。水肿及肾功能影响尿量变化,水肿期间尿量减少,无水肿者尿量多数正常。肾功能明显减退、浓缩功能障碍者常有夜尿及多尿。尿比重(禁水10~12h)不超过1.020,尿渗透浓度低于550mOsm/(kg·H2O)。尿蛋白含量一般在1~3g/d,亦可呈大量蛋白尿(>3.5g/d)。尿沉渣中可见到颗粒管型,伴有轻度至中度的血尿。

  (2)尿液其他检查:

  除上述检查及各种清除率检查外,以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膜增殖性肾炎及新月体肾炎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包括IgA肾病)。微小病变型及局灶节段性肾炎阳性率最低。

  慢性肾炎患者的测定结果与C3测定相似,弥漫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阳性率较高,局灶节段性肾炎及微小病变阳性率较低。

  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见高分子蛋白尿。微小病变、IgM肾病、早期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多见中分子蛋白尿。

  临床意义与尿圆盘电泳相似,膜增殖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多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SPI>0.2),微小病变、IgM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及膜性肾病等病例半数以上SPI≤0.2。

四、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护理

  1、休息:孩子患病后的前两周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轻微活动或作户外散步;病后2-3个月如病情恢复顺利,尿化验各项指标正常,可以上学,但要避免体育活动,一般病情稳定半年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2、饮食:饮食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发病初期患儿水肿、血压高、尿少,应选择无饮食,为了调剂口味,可加一些无盐酱油;如水肿消退,可改为低盐饮食,就是一半是无盐菜,一半是正常咸味菜,两种合并在一起就是低盐菜了。用碱做的发面馒头也属有盐食品,不要给患儿吃。有水肿、尿少时还应限制饮水量。尿少时,因身体内含氮的废物及不易排出体外,所以急性期要适当限制蛋白质和含钾食物,如橘子的含钾量较高,因此就不要吃或少吃。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①注意观察尿量、尿色:患儿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提示病情好转。如尿量持续减少,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要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病初1个月内,每周留尿标本尿常规检查1-2次,盛放尿的瓶子要清洁,不能随便找个曾经盛过饮料的瓶子,因瓶中有糖蛋白质等成分,会影响检查结果。留取每天晨起第一次尿较好。②观察血压变化,若血压出现突然增高、剧烈头痛头晕眼花呕吐等,提示并发了高血压脑病。③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脉率等变化。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

一、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该如何护理1、休息与活动1)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并应有适度的活动。2)对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合并感染、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发作期病人,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以利于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病情减轻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应避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一、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1、休息与活动1)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并应有适度的活动。2)对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合并感染、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发作期病人,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以利于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

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_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法

一、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小儿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1、休息与活动1)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并应有适度的活动。2)对有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或合并感染、心力衰竭、肾衰竭、急性发作期病人,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以利于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病情减轻后可适

Hash:bef753df37444f82460c50dda96540f241c5a9d9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