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05:07:0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钩体病伴着水灾到

BY:大叔18岁 2024-08-15 05:07:07 1777 ℃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组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两个主要传染源。本病呈世界性流行,在我国多发生于稻收割后或河水、洪水泛滥之厉。人主要因接触动物排出的带病原体的尿或被其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钩体病是怎么回事?钩体病伴着水灾到?一起来看下。

钩体病是怎么回事

外伤因素(45%)

钩体经人体正常或损伤的皮肤,亦可经黏膜进入人体,迅速从淋巴系统液到达全身,出现菌血症,再进入各器官,组织,细胞,甚至还可侵入蛛网膜下腔,眼前房等组织,这种穿透力可能与其特别的,灵活的螺旋状运动有关,与菌体内含有透明质酸酶成分亦有一定关系。

病毒感染(35%)

钩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后,由于人体与钩体型别及其毒物性质不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表现为不同临床类型的钩体病,在一般情况下,毒力较强的黄疸血型,秋季型,澳洲型,犬型等菌型的感染,较易引起黄疸或出血等较重的临床表现;而感冒伤寒型,七日热型,特别是波摩那型等毒力较弱的感染,则常引起钩体病的轻型,但黄疸出血型等毒力较强菌型的感染,也可出现轻型无黄疸型,反之,如流感伤寒型的感染,也可引起一定程度的黄疸或出血,这可能与人体原有免疫状态高低有关。

钩体病伴着水灾到

水灾过后小心钩体病

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通常是在水灾过后,洪水淹没了猪圈,粪尿横溢,并随着大水流动,造成环境污染,引起该病流行。钩体病主要流行于6~10月,其主要传播动物是野鼠和家猪。若这两种动物携带钩端螺旋体,就可通过排便使病菌污染田水或雨水、泥土。当人们接触这些污染水体后,水中的钩端螺旋体经人体黏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体内,长则三周,短则三天便可引发钩体病。

哪些症状值得警惕

钩体病有不同的临床类型,其症状各不相同。

流感伤寒型

60%~80%的钩体病属于此型。其症状为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到38~41℃。此外还有全身乏力不适、头痛肌肉疼痛、眼结膜充血等。

肺出血

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困难、脸色苍白或青灰、咯血或口鼻大量涌血、休克,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这是病死率最高的一种类型。

黄疸出血型

患者早期表现同流感伤寒型,另有肝脏肿大、全身黄疸等表现。

脑膜脑炎

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谵妄昏迷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型

各型钩体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表现,但多可恢复正常。此型患者的突出表现为肾功能衰竭

疫苗可防钩体病

钩体病流行地区的人群和参加抗洪救灾的人员可以进行钩体疫苗的预防接种。没有疫苗的地区需要下水者,可注射青霉素进行防治。

凡洪水泛滥或暴雨10天后,若出现发烧或浑身无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

病人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加强营养。

治疗钩体病可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中的任何一种。轻型、中型病人首选庆大霉素或多西环素(强力霉素),重症病人首选青霉素。值得注意的是,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因此首剂抗菌药物注射后应加强监护数小时。

钩体病有哪些表现

潜伏期2~28天,一般是10天左右。

1、早期

即钩体血症期,一般是起病后3天内,有下列主要症状,体征。

(1)发热:

多数患者起病急骤,伴畏寒寒战,少数患者于发热前一两天可能有软弱,乏力,发热多为稽留型,部分患者为弛张热体温39℃上下,热程7天左右,亦可达10天,脉搏常增速。

(2)头痛身痛

头痛有时很突出,直至恢复期仍诉头昏,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有些患者颈部,膝,大腿,以至胸,腹,腰背肌都痛。

(3)全身乏力

特别是腿软明显,有时行动困难或不能站立和下床活动。

(4)眼结膜充血

在发病早期出现,以后迅速加重,重者全结膜除角膜周边外,均明显充血,整个结膜呈红色或粉红色,小血管交织成细网状,有时有结膜下出血;但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充血在热退后仍持续存在。

(5)腓肠肌痛压痛

在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 者小腿痛剧烈,犹如刀割,不能走路,轻压即痛,甚至拒按。

(6)淋巴结肿大

一般自发病第2天即可出现,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其次是腋窝淋巴群,一般为黄豆蚕豆大,个别如鸽蛋大,表面多隆起,质软,有压痛,但无红肿,亦不化脓。

此外,本病早期还可能出现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体肿大,咽腭黏膜有小出血点,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个别病人也可出现溶血性贫血,中毒性精神症状或中毒性心肌炎症状。

以上所述早期钩体血症的症状和体征,是下述各主要临床类型所共有的早期表现。

2.中期

症状明显,主要为各器官损伤的表现,一般是起病后3~10天,按常见临床类型分别叙述如下。

(1)钩体血症型:

原称“感冒伤寒型”,本型的临床表现,是早期钩体血症的症状和体征的继续,并无明显器官损伤症状出现,为钩体病的轻型,自然过程一般是5~10天 ,平均约7天,钩体轻型病例体温常在38.5℃以下,体征亦不明显,基本上无出血倾向(个别可有鼻出血),如一般“感冒”的症状群,部分较重病人,有较明显出血倾向,可有皮肤瘀点瘀斑,结膜出血,偶有腔道出血,亦有部分严重患者,原称胃肠休克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腹泻每日一般10次以内,以稀便水样便为主,少数黏液增多,但无脓血,不恶臭,量不多,少数解柏油样或黑便,此时可伴有低血压或严重休克表现,而钩体病的典型体征反而不甚明显。

(2)肺出血型:

本型除初期的钩体血症症状群外,可出现多少不等的血痰或咯血,胸部X线片常显示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出血点,小片或大片融合阴影,根据胸部X线片出血病变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有无急性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肺普通出血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少数肺出血型有血痰,咯血与较明显肺部X线片出血病变,但无明显急性呼吸,循环功能紊乱者,实际上是一种中间过渡型,但临床上一般宜作为肺弥漫性出血型前期对待。

临床表现与本病钩体血症型类似,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痰或咯血,胸部体征不显,胸部X线片仅有轻度(点状或纹影增加)病变,不再发展,但如治疗不当特别在发生雅-赫反应后,可迅速转变为肺弥漫性出血型。

原称 “肺大出血型”,肺出血缺氧窒息是本型的特点,病人因肺弥漫性出血而伴发进行性呼吸,心循环衰竭缺氧窒息的表现,虽咯血很少或不咯血,预后却十分严重,由于钩体病肺部损害可以是一种进行性,广泛的肺脏内部的溢血,不一定都表现为大量咯血,故“肺弥漫性出血型”的名称较“肺大出血型”应更为恰当。

肺弥漫性出血是近年无黄疸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来势猛,发展快,但仍是在渐进性变化的基础上突然恶化的,本型多出现在近年未注射过钩体菌苗的青少年孕妇或其他易感人群,在病后2~5天,患者未很好休息或仍继续参加强体力劳动,就诊前未用过有效的抗菌药物,病后情绪过度紧张等,本型可分为三期:

A.先兆期:

病人面色苍白,个别可短期潮红,心慌,烦躁逐渐加重,呼吸,心率进行性增快,肺部逐渐出现呼吸音增粗,继以干啰音或局限性湿啰音,有时吐血痰或咯血,X线胸片呈肺纹增多,散在性点片状阴影或小片融合。

B.极期:

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先兆期患者在数小时内出现面色极度苍白或青灰,唇发绀心慌,烦躁迅速加重,呼吸,心率显著增快,第一心音减弱或呈奔马律,双肺满布湿啰音,咯血显著增多或连续不断,少数患者亦可不咯血,X线胸片双肺呈广泛点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

C.垂危期:

若患者在近期仍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可在1~3h或略长时间内病情更为严重,表现极度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喉有痰鸣,呼吸不规则或明显减慢,高度发绀;继而口鼻涌出不凝的血性泡沫液体,心跳减慢,最后呼吸心跳停止,以上三个时期的演变,短则数小时,长则12~24h,有时三期不能截然分开,偶有暴发起病者,起病24h内即迅速出现肺弥漫性出血,再过几小时,即因抢救无效死亡,在黄疸出血型病例中,亦偶可发生肺弥漫性出血,多在黄疸出血高潮,一般不如无黄疸型的发展急剧凶险,原因不明。

(3)黄疸出血型:

此型原称外耳病,近年国内渐少见,早期主要为钩体血症症状群,但在病程4~8天,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进行性黄疸,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一些重病例可因尿毒症,大出血或因肝性脑病而死亡;一些轻病例,当黄疸出现后,全身中毒症状逐渐减轻,于短期内进入恢复期。

多数病例于发病后4~8天出现黄疸,亦有少数病例于发病后2天出现,黄疸逐渐加深,于病程10天左右达高峰,肝脏 轻至中度肿大,触痛伴肝区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脏轻度肿大,黄疸深浅不一,持续7~10天后逐渐减轻,但胆红素也可达400~600μmol/L或更高,可伴发皮肤瘙痒,相对缓脉顽固性呃逆,一般说来,深度黄疸多数伴有明显出血和肾衰竭,预后较差,肝衰竭国内20世纪50年代报告约占本型死亡病例的10%~20%,深度黄疸患者,如无肝功能严重改变,同时也无明显出血或肾脏损害者,预后较好。

常见有鼻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紫癜,咯血,尿血,阴道流血;呕血,特别是消化道大出血常引起休克而死亡,少数患者可同时发生肺弥漫性出血或严重的肾上腺出血休克而致死。

黄疸出血型患者几乎均并发肾功损害,且为本型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但肾损害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少量尿蛋白显微镜血尿,少量白细胞管型等,在钩体血症症状群后期即可出现,病程10天左右即趋于正常,重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多在黄疸高峰时出现,表现为尿少,尿色深黄,尿中蛋白质量多,有管型,显微镜或肉眼血尿,或发生无尿,常持续4~8天,有时可长达10天以上,血中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酸酐增高,也多在病期10天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有时肾功能不全可早在黄疸出血前即发生,随黄疸加深而日趋严重,可发生酸中毒尿毒症,甚至昏迷。

(4)肾衰竭型:

单纯的肾衰竭型钩体病极为少见,在钩体病急性期出现少量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是较普遍的现象,如蛋白尿,血尿与管型都极明显,且有氮质血症,但无黄疸者,则称为钩体病的肾衰竭型,可出现少尿无尿,尿毒症,酸中毒,昏迷等临床表现。

患者少尿或无尿常发生于病程的第1周内,多发生于休克后,持续时间长短不等,长者可达10天或更长,短者仅1~2天,本型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通过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而康复,不留后遗损害,少数重症患者在少尿,无尿期可并发肺水肿高钾血症,高低钙血症等,可因高钾血症,尿毒症,酸中毒,昏迷致死,在多尿期可并发低钾血症,肺及泌尿道感染等。

(5)脑膜脑炎型:

一般在钩体病发病数日后,即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如严重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神志不清谵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可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蛋白质增加,白细胞数一般在0.5?109/L以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正常或略有减少,氯化物多正常,脑脊液分离出钩体的阳性率较高,以脑膜炎症状群为主者称脑膜炎型,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以脑炎或脑膜脑炎症状群为主者,称脑炎型或脑膜脑炎型,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在钩体病发展过程中,有时不能截然划分上述各型,各型主要症状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如肺弥漫性出血或脑膜炎症状也可在其他型出现。

3.后期

为恢复期或后发症期,一般是起病10天以后,多数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失,趋于痊愈,少数患者退热后约经数日到3个月或更长些的时间内,可再次出现症状,称后发症,较常见者有以下几种。

(1)后发热:

急性期发热经治疗或自然下降后,发热再次出现,一般多于体温下降正常1~5天后出现,大多在38℃左右,但不论是否用过青霉素治疗,均可在1~3天内退热,约半数患者外周血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时可伴有脑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胫前热等,也可在青霉素持续治疗中发生,与青霉素剂量,疗程关系不大。

极个别患者,在起病18天左右,继后发热之后,出现第三次发热,3~5天自然退去,后发热主要与人体迟发超敏反应有关,但也可能是短期复发。

(2)眼后发症

:眼后发症在我国北方本病流行时常见,南方较少,这多与流行菌群有关,北方主要是波摩那群流行,但黄疸出血群亦可引起,眼后发症多于急性期退热后1周至1个月左右出现,可表现为巩膜外层炎球后视神经炎玻璃体浑浊,葡萄膜炎等,但以葡萄膜炎为常见。

表现为视力障碍,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检查可见睫状体充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房水浑浊,虹膜后粘连,睫状部压痛,玻璃体浑浊等。

视力障碍为主,有时可感到眼前有黑点浮动,或视觉中心暗点,检查可发现视网 静脉充盈,视网膜水肿和有渗出物,视盘充血及边界模糊,玻璃体浑浊等。

兼有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的表现,大多病情较重,迁延时久,视力常有严重障碍,可降到0.1以下,瞳孔不易扩大,玻璃体浑浊亦较重,因而检查眼底相当困难。

得了钩体病怎么办

(一)一般治疗

患者应早期卧床休息,尽量不搬动患者。饮食以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为宜,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的尿液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病原治疗

早期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能有救缩短发热期,加速症状的消退,并阻断脏器损害的发生。

1.青霉素

为首选的有效药物。首次剂量不超过40万u为宜,以后每日80万-160万U,分2~4次肌注,体温下降后酌情减量,疗程约3~5 日。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青霉素的剂量可适当偏大,疗程也可适当延长,但应同时配合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2.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四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氩苄西林、阿莫西林、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这些药均有很好的疗效。

赫氏反应是青霉素治疗后的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治疗后半小时至4小时发生。表现为原有的症状加重,一般持续30-60分钟,可诱发肺弥漫出血。当首剂青霉素剂量过大时,容易发生赫氏反应,故使用青霉素治疗时,首剂剂量不宜超量和分次给药。当发生赫氏反应时应尽快使用镇静剂氢化可的松

(三)重症患者的处理

对发生深度黄疸、大量咯血或尿少、无尿的危重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1.肺大出血型的治疗

(1)镇静:应用药物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搬动。可选用苯巴比妥100mg或异丙嗪氯丙嗪各25~50mg作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以迅速达到镇静效果。

(2)解毒:可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加于5%~10%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中静脉滴注,必要时氢化可的松的剂量可以加大到每日400~1000mg,病情好转后可迅速减量或停用。

(3)强心:对心率增快、有心肌损害者可用强心剂进行治疗,如毒毛花苷K 0.25mg或毛花苷丙0.4mg加于5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作缓悭静脉注射,必要时在4~6小时后再使用半量。

(4)止血:对肺出血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室息。止血可用垂体后叶素10U,加于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滴注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出汗及胸闷症状应立即停药。亦可用6一氨基己酸4g作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每日3~4次。维生素K110mg肌注或加入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每日2~3次。

2.黄疸出血型的治疗

此型患者以肝细胞受损害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出血及肾功能障碍。

(1)解毒:对确大出血先兆症状或肾功能不全者,可用氢化可的松作静脉滴注,以减轻中毒症状,方法同前。

(2)止血:可用维生素K1 10~20mg静滴,6-氨基已酸2~4g作静脉注射,维生素c每日3~5g静脉滴注,多次少量输注新鲜血及血浆

(3)护肝治疗:摄入高热量、高蛋白的易消化饮食,摄入量不足者可由静脉内给予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并补充维生素B、C、K等,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

(4)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应保持患者出人水量平衡,注意观察每日尿排出量。对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患者,应以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补充能量.避免口服摄入蛋白质类含氮物质,以防加重肾脏负担。对尿量减少者,可适当选用山醇、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精酐等作静脉滴注,以利排尿。用碳酸氢钠液作静脉滴注以纠正酸中毒。应妥善安排每日静脉输液量及输液种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必要时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钩体病患者的饮食保健

没有黄疸的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常能恢复,黄疸提示肝脏损害,可增加病死率到10%,一般在60岁以上的人更高。患者不需要隔离,但在处理和操作其尿液时必须小心谨慎。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类型较多,常以高热、畏寒、软弱无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重者有黄疸、出血倾向 ,尤其是弥漫性肺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或脑膜脑炎等。

钩端螺旋体病的食疗方:

1、鲜茅根250克。用法:水煎,每日服3次,每日l剂。

2、千里光全草50克。用法:水煎,每日l剂,分两次服用。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饮食宜清淡,肾功能受到损害时,应该注意饮食,需要摄入适量的糖份蛋白质和无机,但切记不可以过量。

钩体病伴着水灾到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组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鼠类和猪是两个主要传染源。本病呈世界性流行,在我国多发生于水稻收割后或河水、洪水泛滥之厉。人主要因接触动物排出的带病原体的尿或被其污染的水、土壤、食物而感染。钩体病是怎么回事?钩体病伴着水灾到?一起来看下。钩体病是怎么回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的护理到底是什么病因呢

一、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的护理方法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的保健日常护理1、避免与带菌动物(尤其是猪与鼠类)及被其尿所污染的水接触。2、管好猪,犬等家畜,接种兽用钩体菌苗,避免使用新鲜畜肥,农田在插秧前施石灰氮,割禾前10天放干田水。饮

睡觉流口水 可能预示着6种身体毛病

而在这些口腔问题的刺激下,人在睡觉时就容易出现流口水现象。此外,平时用脑过度、压力过大、疲乏劳累等,会引起神经共能紊乱,导致睡觉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使得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发流口水现象。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