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2:54:3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护理新生儿小技巧,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BY:大叔18岁 2024-06-30 22:54:33 597 ℃

一、新生儿护理7大技巧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含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4、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

  母亲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 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煮沸消毒。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4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5、五官护理

  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因口腔粘膜细嫩、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儿齿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后数周会自行消失,不要视“马牙”为不吉利的东西,更不可用针,特别是用不洁针去挑,以防细菌由此处进入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眼部要保持清洁,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再滴眼药水

  6、大便观察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黏性,大便性质比较黏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注意如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假如是母乳喂养,母亲则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饮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着就是吃素,只是少些分和辛辣物质;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养者,则可能与奶粉的添加浓度有关,应对照说明书的搭配标准进行调节。

  7、预防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假如婴儿父母患乙型肝炎,婴儿出生后一天内应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

  一个半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则要到医院做相应 处理。

二、新生儿尿布疹的护理方法

  宝宝皮肤厚度只相当于成人皮肤的1/10,受到摩擦时很容易破损。另外,宝贝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尤其是水代谢,而膀胱却很小,每天都要排好多次尿和便。护理上稍不及时就会使臀部总处于潮湿和尿便污染的状态,由此诱发尿布疹

  尿布疹起因与症状

  尿布疹的起因,多半由于尿液和粪便经过细菌分解所产生的阿摩尼亚对皮肤造成刺激,加上尿布内的环境闷湿,容易孳生细菌及真菌,继而引发感染而使症状更形恶化。如果疏于更换,很快就会产生泛红的皮肤症状。

  若泛红的情况没有获得改善,一些圆点状的小疹子就会伴随出现,此时细嫩的肌肤多半已肿胀,宝宝也有较明显的不适感了。再置之不理的话,进一步就会演变成破皮、有渗透液流出,甚至渗血的情况。

  小屁屁护理原则

  既然勤换尿布如此重要,那究竟多久要更换一次?换尿布时还需要额外做哪些清洁动作呢?

  专家表示,以抛弃式尿布而言,因为内部多半含有加强吸收的高分子聚合体,所以可以参酌尿布湿显示标示,或等尿布稍有一点重量时再行更换。另外,布尿布虽然透气性佳,但回渗力也快,一但尿湿最好马上更换,才不会适得其反。

三、新生儿肺炎该如何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宝宝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病情的轻重也不尽相同。那么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如何做好相关的护理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1、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要注意经常变换宝宝的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宝宝因为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到医院做痰液雾化

  3、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宝宝来说非常不利,会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4、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5、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6、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如果喂奶的时候,宝宝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要立即停止,并给他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四、新生儿脐炎需得小心护理

  1、 家长须掌握常规的消毒方法,仅消毒表面是不够的,必须从脐的根部由内向外环形彻底清洗消毒。

  2、 避免大小便污染,最好使用吸水、透气性能好的消毒尿布,孩子哭闹时要检查尿布有无湿, 及时更换。

  3、洗澡时,注意不要洗湿脐部,洗澡完毕,用消毒干棉枝吸干脐窝水,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局部干燥。

  4、观察脐带有无潮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如有应及时治疗,采用3%双氧水彻底清洗脐部,消毒干棉枝吸干后再用95%酒精脱水,干燥后敷上仿粉(以抑制创面分泌物及化脓,并有止痛作用);炎症明显者可敷上百多邦软膏或按医嘱选用抗生素治疗。

  5、脐带残端脱落后,注意观察脐窝内有无樱红色的肉芽肿增生,应及早处理,防止肉芽过长而延误治疗,可采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治疗。

  6、注意脐茸、脐、脐渗血或脐部蜂窝组织炎等,应及时处理。

  7、遇到脐带残端长时间不脱落,应观察是否断脐时结扎不牢,有少量血循环,此时应考虑重新结扎。

  8、避免在家中土法接生,剪刀不消毒或开水一烫,便剪脐带,造成感染引致破伤风

  9、进行婴儿脐部护理时,应先洗手,注意婴儿腹部保暖。

新生儿常见哪些疾病,如何防治新生儿常见疾病

一、新生儿常见哪些疾病满28天的初生婴儿称之为新生儿,新生的宝宝可爱却娇嫩,容易发生不适,生男生女帮介绍以下内容让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知识,从而在宝宝患病时从容应付.新生儿常见疾病有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缺氧缺血脑病(或颅内出血)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病种虽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症状,那就是四不:不吃、不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这几个症状

新生儿疾病有哪些,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有哪些症状

一、新生儿窒息是什么呢新生儿窒息是怎么回事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

新生儿护理常规,常见新生儿疾病如何护理

一、新生儿护理常规知识1.喂养知识新生婴儿喂养,以母乳最佳,而且越早喂养越好。在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如果妈妈的乳房中还未分泌出乳汁,也需让婴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同时,母乳喂养也可增进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在母乳喂养宝宝时,喂养姿势也

Hash:a436c76e8f32f8ed162fb2f15898fea9ac16830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