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56:4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常用的静脉输液法

BY:大叔18岁 2024-07-01 01:56:41 298 ℃

静脉输液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法的好处有很多种,采用静脉输液法不但可以起到平衡体内酸碱度和补充营养的作用而且我们还可以采用静脉输液法来输入药物和治疗疾病,此外静脉输液法还能起到降低颅内压利尿消肿等效用呢,静脉输液法有多种类型,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常用的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的技巧有什么

脉输液的技巧:

1 配液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发应的发生。

2 排气技巧

排气时把滴壶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上举,使滴壶倒转向上打开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入滴壶1/3时关紧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里的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滴壶下关紧,排气成功。

3 选择管技巧

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 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向,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面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操作者用左手握患者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0.5cm处进针,以35°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当针尖已压住血管时针体角度再稍抬高25°快速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徐徐进入少许,用胶布固定。

在对静脉输液的技巧认识后,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方式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静脉输液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这样对身体不会有损害,而且使用的器具都是比较安全的,这点也是要注意的。

常用的静脉输液法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是利用原装密封瓶插管输液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污染机会少,故广泛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常用的有全密闭式瓶装静脉输液和全封闭软袋输液两种

静脉留置输液法

静脉留置输液法是指采用专门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由针芯、外套管、真柄及肝素帽等组成,可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及动、静脉采血等其材料与血管的相融性好,柔软无刺激,能在血管内保存较长时间。该法具有以下优点:1)保护患者的静脉,避免 复穿刺,尤其适用于长期输液、年老体弱、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2)随时保持通畅的静脉通路,便于紧急情况时的抢救和给药

头皮静脉输液法

小儿头皮静脉非常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法

颈外静脉输液法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其位置表浅,较恒定,易于固定。因此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输液,但不可多次穿刺。现临床多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既可减少对血管的损害,又能保证检查和治疗。穿刺点为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静脉输液法,我们知道静脉输液法在临床上面的应用非常的广泛,静脉输液法有很多种类型,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常用的静脉输液法,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吧。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1)输血时护士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置久,200-300ml血液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避免溶血

(3)冷藏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加入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反应。

(5)掌握输血速度,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15-20滴/分,大量失血病人速度稍快,心脏病人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6)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应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7)输血器具用后应冲洗干净,送血库处理,以防产生致热原。

红十字会帮你纠正错误急救方法

鼻出血要“望天”×

身体前倾用嘴呼吸√

急救知识大全”软件鼻出血后患者应采用坐位或半卧位,头部尽量后仰,可用食指和拇指紧压两侧鼻翼10至15分钟,同时拿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及后颈。

红十字会版: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捏住鼻翼能促进血液凝固,不要让患者后仰,虽然这样看似正确,但后仰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入气道,将其堵塞,或者血液流入胃,导致患者呕吐

食物中毒赶紧催吐×

中毒类型先分清√

“现场急救指南”软件:对于食入毒物的急救,需要尽快催吐,用手指、羽毛、筷子、压舌板触摸咽部,将毒物呕吐出来,减轻中毒程度。

红十字会版:不要催吐或让他们 任何东西,催吐可能造成患者咽喉更多的损伤或堵塞气道。如果患者吞咽了腐蚀性的东西,液体返流会进一步烧伤咽喉,导致疼痛和不适。应尽快拨打120,并立刻了解中毒者服用了什么东西及时间和数量,以备专业急救人员获取信息。

关节扭伤冷热双敷×

24小时后再热敷√

“现场急救指南”软件:先冷敷再热敷,亦可贴狗皮膏药活血消肿膏等。

红十字会版:记住RICE原则——休息(rest)、固定(immobilize)、冷敷(cold)和抬高伤肢(elevate)。不推荐热敷或冷热交替治疗,冷敷是减轻水肿的最有效方法。

糖尿病昏迷不能吃糖×

吃不吃要看情况√

“现场急救指南”软件:病人绝对安静卧床,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感染,不能给昏迷病人喂食糖等含糖食物。

红十字会版:在糖尿病急症发作时,患者也可能是因为血糖水平过低而晕倒。此时可以给他们补充含糖类食物,如糖果,能帮助患者升高血糖,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如果此时给他们无糖饮料,反而无济于事。

●烧烫伤抹点香油×

冷水冲洗别抹药膏

“快速问医生”软件: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用鸡蛋清、熟蜂蜜香油,混合调匀涂敷在受伤处,有消炎止痛作用。还可以用家里的牙膏擦上一些,还可以用芦荟胶涂上,都有一定止痛作用。

红十字会版: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最少10分钟。情况严重需送医治疗时,不要涂抹油脂药膏等物品,也不要用冰块进行冷敷,冰块可能会进一步损伤皮肤。

禁掉输液会耽误治病吗

1问:会耽误治病吗

一般病症不需要 急危重症可以输

记者:从医学角度讲,过度输液的危害都有哪些?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肾脏病科主任何强:“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基本的医学常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然而在国内的许多医院里,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体液平衡紊乱以及医源性感染等情况,加之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 ,所以不良反应往往出现得更快、更严重。而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可能导致的栓塞、肉芽肿危害等则又是缓慢的、长期的发生过程,可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过度输液还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甚至最终演变为令人谈之色变的“超级细菌”。

记者:真正需要输液的情况有哪些?一禁了之是否耽误治病?

何强:输液仅是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因此,有以下情况才可输液: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患者;剧烈恶心、呕吐、腹泻的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吞咽困难胃肠吸收障碍的患者;严重感染、水肿的患者;外用药无效时;药物伤害组织时等。

在判别需要与不需要输液时,除掌握患者的病情危急程度、明确患者能否耐受口服给药等病理生理情况之外,还要考虑不同给药途径下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情况以及病变部位的血药浓度等。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工作人员高鹏:需要输液治疗的一般属于急危重症,需要急诊甚至住院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例,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特殊情况才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如不能口服、消化吸收差、药品无口服剂型、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病情进展迅速等。

2问:依赖为何难破

患者追求好得快 医院想着挣得多

记者:随意输液的医疗行为,在当地普遍吗?如何破解输液依赖症呢?

何强:过度输液源自于患者、医生和医院的“输液依赖”,一方面患者认识有误区,盲目追求“疗效好,治病快”,而忽视了输液的风险,结果就把输液治疗作为了求医问药的最优选择。另一方面,目前的医患环境下医生为了迎合患者“快速治好病”的需求,也会被动产生使用输液治疗可以“一劳永逸”或者“猛药去疴”式的固化思维。另外,以药补医的旧医疗模式也为过度输液或多或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江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公众错误的用药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往往只看到输液“好得快”的一面,而对输液的种种危害与隐患不甚了解;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我国输液门槛较低,适应证较宽。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徐红:虽然门诊过度输液的危害一直在提,然而主动要求输液的病人仍然不少,比如有的老人没事跑到医院,要求医生输液,为疏通血管、活络筋骨,而这压根没必要。除了病人,门诊不输液,医生也有顾虑。尤其是急诊、内科等容 易出现感染的病情,医务人员担心,病人一旦出现感染后果更严重,也担心会招致病人或家属的投诉。

3问:患者不听咋办

耐心进行宣传 严格输液监管

记者:目前在推进限制输液过程中,都开展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

何强:我们通过科学遴选药品目录、建立输液约束机制、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加大培训宣教力度等长效机制,推动医院在2016年3月,门诊除儿科外全面停止抗菌药物输液。这一举措得到平稳和有效地实施,医院未发生一起因未在门诊输液而延误治疗的病例。

对于确实需要输液或者没能及时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让患者到急诊进行输液治疗。个别患者不理解的,医生会耐心给予解释和劝告,说服患者放弃输液,选择口服药物。面对一再坚持的,在充分知情告知的情况下,建议患者选择急诊通道。

江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一是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二是加强患者用药安全宣传教育,引导患者树立科学有效输液新理念;三是加强门诊输液行为监管,从严控制门诊输液尤其是门诊抗菌药物输液治疗指征。

徐红:我院取消门诊静脉输液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12年,医院开始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成立医院药监会。门诊医生不得给病人开具单价金额超过30元的抗生素类静脉输液药物,如果病人实在需要,须向药监会申请使用。第二阶段从2013年9月开始,医院正式取消门诊静脉输液,只有急诊科和住院部医生才有开具静脉输液针剂的权限。

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张维新:目前控制的主要是门诊输液,急诊和住院仍可正常输液。为进一步减少输液,医院将某些病人安排到门诊治疗,包括一些慢性病、需要活血化瘀等辅助性治疗的病人;病情简单、不严重,但病情很急的病人等。

高鹏:部分医院的具体做法是:在门诊大厅张贴政策通知以及输液危害等的宣传;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政策培训,做好在诊间对患者的宣传解释;制定并公布确需输液救治方案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等。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静脉输液有哪些输液技巧

一、静脉输液有哪些不良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

静脉输液的危害影响是什么,静脉输液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静脉输液有哪些危害影响静脉输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治疗疾病的方式,但是经常性的进行静脉输液,可能会对于我们自身的免疫力系统带来很大的伤害,我们尽量不要采取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日常可以多吃一些营养品来增加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来熟悉一下静脉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有哪些静脉输液是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故不应滥用。要考虑并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和并发症。

Hash:1116d47058d7caa0c7c59b524bd2286363d2166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