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18:49:5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BY:大叔18岁 2024-08-15 18:49:51 454 ℃

对于当下的很多中老年人们来说都很容易出现三叉神经痛的,虽然说我们的西药也有专门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相应治疗,但是往往副作用都是比较大的,所以治疗效果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因此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用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针灸的效果好吗

中医学中三叉神经痛属“面痛”、“面颊痛”、“面风痛”等范畴

由于本病发生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也没有身体特效性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且复发率也很高,手术治疗也可产生诸多并发症,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虽然不及治疗面瘫效果好,因此目前仍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本病以通络止痛为基本治疗原则。本病初起多为实证,宜针用泻法或可配合点刺出。久病耗伤气血者,针宜“静以久留”以扶正祛邪。

在选穴上可局部与远端配合,结合经脉循行特点及不同病因选用穴位。具体选穴原则如下:

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从局部选穴:面部常用四白、颧谬、攒竹、颊车、上关、下关、阳白、夹承浆等穴。局部选穴应注意疼痛所在的分支,就在该支的分布范围内选穴。如第1支常选阳白、四白、攒竹;第2支常选颧谬、上关、迎香;第3支常选夹承浆、下关、颊车等。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规律从远端选穴:如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合谷、三间、曲池;足阳明胃经解溪、内庭;手太阳小肠经后溪、腕骨;足太阳膀胱经昆仑;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足少阳胆经丘墟、足临泣

根据三叉神经在面部出颅的部位选穴:如眼支的分支眶上神经从眶上孔出颅,可选该部位的攒竹或者鱼腰;上颌支的分支从眶下孔分出,可选该部位的四白穴;下颌支的分支颏神经从颏孔分出,可选该部的夹承浆。

根据病因选穴:除选用上述腧穴外,还须辨证选穴。病程较久,气血亏虚者可选足三里关元等,以扶正祛邪;气滞血淤者加太冲、内关;风寒风热者加风池等。

相信通过上述我们大家的了解,广大朋友们对于三叉神经疼针灸,心中也已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当然我想再告诉大家的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其实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一个危险信号,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这 才能避免更多疾病的出现。

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办法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川芎当归升麻生地地龙甘草赤芍柴胡红花桔梗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风寒阻经: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苔薄白,脉浮弦。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荆芥白芷香附羌活蔓荆子细辛;气虚血淤如面部疼痛缠绵难愈,时痛时止,麻木不仁,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细涩。治法: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脉络淤阻:面部阵发剧痛,痛如锥刺、刀割,拒按,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方药:赤芍,红花,川芎,仁,郁金,全蝎,细辛;风热伤络: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遇湿热加重,流涎目赤苔薄黄脉数。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药:川芎,白芷生石膏菊花薄荷,山栀,僵蚕黄芩;肝阳上亢: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面部烘热,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熄风,通络止痛。方药:天麻钩藤黄芩,山栀,生石决,牛膝夏枯草夜交藤

看了上面对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中老年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具体和中医师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找出比较好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也可以选择中西医来进行治疗方式,这样治疗起来是比较好的。

三叉神经痛偏方

1、三叉神经痛食疗偏方

决明海带汤:三叉神经痛中药小偏方?决明子(捣破)10克、海带30克,加500毫升煮成250毫升,弃渣饮汤。方中决明性味苦凉,清肝明目,治眩晕。海带性味咸寒,能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用清水500毫升、弃渣饮用,每日一剂。方中山楂性味甘,能化瘀散结。荷叶性味苦涩,外发清阳,治头风、眩晕

天麻猪脑:猪脑1副(洗净剔去血筋)、天麻10克、生姜1片、清水适量共放瓦盅内炖熟。每天或隔天服一剂,趁热服食。方中猪脑能补头脑髓海,治神经衰弱、头风及訾晕。天麻性味甘平,功能平肝、安神止痛。

2、三叉神经痛外用偏方

南星白附子五味子、川芎各25克,细辛、木香各8克,全蝎15个,共研细末,水调为糊状。每次用药15克,贴敷于太阳穴百会穴,逐日换药一次。

地龙6条,全蝎25个,路路通12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60克,细辛60克。上药共研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并摊贴于太阳穴上,敷料流动,逐日换药1次。

白芷、川芎、南星各7克,白14厘米。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18毫升调成糊状,敷于太阳穴、印堂上35分钟。

马钱子25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0克,共研细末,加香油、清冷油适当,调膏状。贴敷于患侧下关穴、太阳穴、颊车穴、扳机点,每次贴3次,隔日换药1次。切忌出口。

蜈蚣1条,地龙12克,蝼蛄12克,五倍子12克,生南星18克,生半星12克,白附子12克,木香12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适当用调成糊状,贴于患侧太阳穴上,纱布敷料笼罩,胶布流动,逐日换药1次。

三叉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概述】

三叉神经痛俗称“面颌痛”、“颊痛”,是指面部三 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性、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局部无焮红肿胀,好发于40~60岁女性,多为单侧突然发病。

本病可由风热外袭,经络不通,或肝胃实火上冲,或阴虚阳亢虚火上炎所致。风热外袭者兼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肝胃实火者兼有头晕目眩,目赤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虚火上浮者兼有五心烦热,两颧红赤,午后潮热盗汗遗精等。

按摩能疏风活络,或清热泻火,或滋阴降火,从而解痉止痛,达到防治各种类型三叉神经痛的目的。

【按摩疗法】

1.风热外袭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风池、风府及大椎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手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侧太阳、上关、下关、地仓穴各1分钟;再用掌摩法摩患侧面部2分钟。

2.肝胃实火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先平推额前方2分钟;再揉按患侧阳白、率谷、下关、地仓、颊车穴各1分钟;最后分推风池、风府穴各1分钟。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端点按两足背太冲、内庭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3.虚火上炎

(1)取坐位,用掌摩法摩患侧面部3分钟,以局部有温热红润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侧太阳、上关、下关、耳门穴各1分钟;最后用掐法于地仓、颊车穴各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热感为度。

(2)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以透热为度。

(3)取仰卧位,以拇指指腹端揉两侧太溪穴各2分钟;再用手小鱼际擦两足底涌穴各2分钟,以透热为度。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的后遗症

一、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的疼痛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的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糖原分解作用加强,有很多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这是三叉神经痛后遗症。

二、急性或是长时间的疼痛会引起消化系统、起机体神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性的疼痛刺激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 /p>

三、三叉神经痛对精神与心理状态的影响。这样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病人会心情焦虑、烦躁易怒,部分患者悲观失望、情绪低落、不能容忍痛苦,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的状态,三叉神经痛后遗症会导致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痛,如烧灼、刀割样、针刺、电击样,并且发作比较频繁,疼痛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自然间歇期会逐渐的缩短直到终日发作,有时候轻微的刺激就有可能会引起疼痛发作,因此,三叉神经痛病人常常害怕进食、洗脸、漱口、刷牙,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和面容污秽。

三叉神经痛症状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是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三叉神经疼痛在一天内反复多次发作的症状。患上三叉神经痛使患者苦不堪言,给患者的生活工作都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检查确诊,对症治疗是关键。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一、三叉神经痛指的是什么意思呢“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有时也被称为“脸痛”,中医称为面风痛,是指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剧烈疼痛,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是一种非神经性、常人难以忍受的神经性痛疾病。发病率高,说话、刷牙

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还有患者心情烦躁,这都可能会加重三叉神经痛。2、吃刺激性食物:食物的刺激也可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过冷、过热、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会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本法适合于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无效,而疼痛涉及多大病变。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所以一般不推荐采用这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Hash:86f4ec11f763f4f1f2a0b40dee2694bd2f074126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