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06:24:2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惊蛰吃什么好?惊蛰养生宜喝汤进补

BY:大叔18岁 2024-07-19 06:24:20 868 ℃

   惊蛰吃什么?惊蛰养生宜喝汤进补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2012年3月5日为今年的惊蛰,从这一天开始,人们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春雷阵阵,气温迅速回升。古有“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民间说法,惊蛰一到,这段时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身体更健康?医学家和民俗学家给市民做了一些生活指导。

  养生

  宜郊游踏青 多喝汤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 ……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惊蛰后,桂林市很多公园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市民可以到郊外、公园踏青、放风筝等。

  中医认为,春天属于升发的季节,肝属木,木旺于春,惊蛰后,养肝还要继续。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韭菜水萝卜木耳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春天属于升发的季节,身体内的阳气也在往外升发,人的体内是比较虚的,所以可以适当进补,但又不宜大鱼大肉。这时候进补,多喝汤是最合适的,可以多煲一些去虚火的汤,比如莲藕排骨汤、山药汤等。

  防病

  注意“胃”护“肠” 防皮肤过敏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特别是广西很多地区,气温回升更加快。这时候,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这时节,人们更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可以早晚穿披肩,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预防感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运行不畅所致,如果出现“倒春寒”,有膝关节炎的人感觉酸痛更明显,这类人平时可以带护膝,或用艾条熏膝关节

  “惊蛰春雷惊百虫。”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医师提醒,人们更应该注意保“胃”护“肠”,预防肠胃疾病。最好不要吃过夜的食物,如果有过夜的食物,应热透才吃。家里应该备一些肠胃疾病的药物。

  惊蛰过后,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等。这时候,最好饮食有度,注意家庭、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开窗。体弱多病者,特别是小孩,最好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如果要去郊游踏青的话,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容易花粉过敏的人,最好能了解自己对什么花过敏,主动避开过敏原。花粉过敏的人,出门可以备有咪唑斯汀、氯雷他安、赛康啶、西替利嗪等药片。

 

推荐阅读:

 

惊蛰养生的总原则及养生汤

  广东人历来善以汤水养生,结合这惊蛰多变的特点,在利水祛湿、健脾补益时宜用苋菜头云苓鲫鱼汤;在既防春寒又祛湿困时宜用萝卜莲子茨实猪横脷汤。  惊蛰养生食鸭血菠菜汤

  惊蛰吃什么养生?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鸭血菠菜汤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特别适合惊蛰时期吃。

  惊蛰吃是习俗 梨的三种食用方法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另,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日可多吃梨滋阴清热

  惊蛰季节宜吃甜养脾少吃酸

  惊蛰吃什么好?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粥、山药粥

  惊蛰时节的三种饮食疗

  惊蛰时节在饮食上应该注意较清温平淡的,因此,需要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吃什么_惊蛰养生食谱大全

将淡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然后改用文火熬煮30~40分钟,待粥熟后即成。淡菜味咸,性温。是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的重要食物《日华子本草》说:“煮熟食之,能补五脏,益阳事。”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养生法_惊蛰吃什么养生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引发精神活动的异常,导致精神病多发。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使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惊蛰节气养生,惊蛰饮酒有讲究,喝粥吃梨来点笋,惊蛰养生关键四点

一、惊蛰饮酒有讲究【三戒】一戒饮早酒,“早酒晚茶最伤身”,早晨饮酒不但影响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伤身体。二戒饮斗酒,好胜赌酒,猜拳赌酒可以增加气氛,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破坏欢乐的气氛,造成损肝伤胃的结果,甚至出现意外.三戒饮连席酒,一

Hash:ffd7613f4f1018f0720b4b5c4b4a6b987ad2ccde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