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2:53:5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太溪穴位位置图

BY:Roselani 2024-07-01 02:53:57 333 ℃

太溪穴,也叫大溪穴。此穴位位于我们身体的脚部,足内侧。太溪穴具有不少对我们养生非常有效果的作用。本篇我们可以细致的说一说,太溪穴的功效、配伍、以及按摩手法和能够主治的病症。

太溪穴位位置图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太溪穴的名词解释

太溪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输(土)、肾经俞穴、原穴。

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太溪穴”:“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吕细穴”:“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吕细穴”。

“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太溪穴的功效与作用

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牙痛、咽喉肿痛、气喘支气管炎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咳血消渴等;

缓解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肾脏病遗精膀胱炎阳痿、小便频数、乳腺炎、增强性功能等;

缓解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手脚冰凉、手脚无力等;

缓解治疗精力不济、失眠健忘祛斑美容祛痘、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等。

太溪穴的配伍功效

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腧穴学》);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

主治: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

呼吸系统疾病:

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

五官科系统疾病:

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

运动系统疾病:

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其它:

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太溪穴的按摩手法

可以用拇指的罗纹面来按摩,缓慢加大力量,一般3—5分钟。如果实在掌握不了手法,就买一根艾条来灸吧。或者也可以用双手擦热放在后腰的肾俞处,也有补肾的效果。

太溪穴在哪里?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太溪穴在哪里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于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间,与内踝尖平齐处取穴。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跟腱前方及两侧脂肪组织较发达。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牙痛,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肺气肿,咳嗽,喘息,神经衰弱,腰痛,下肢瘫痪,足跟痛,急救,热病后四肢厥冷,心内膜炎,胸膜炎,乳腺炎,膈肌痉挛,呕吐,便秘等。

中医特效穴位按摩太溪穴

跟我学穴位按摩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

太溪穴位位置图

太溪穴,也叫大溪穴。太溪穴具有不少对我们养生非常有效果的作用。太溪穴位位置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的名词解释太溪穴,经穴名。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Hash:d8974b189461e977943a6c0d8c4541398b08e02f

【声明】本文由用户Roselan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