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46:1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按内关穴防心梗 揭接6个防病穴位

BY:Shanon 2024-06-03 00:46:15 653 ℃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长寿,因此现代的很多人都开始注重养生保健,从生活的各方各面做起达到养生的目的,当然在这其中最受人人们青睐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身体上一些特定穴位的按摩,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就可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长寿穴位吧。

  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它自古就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面的下段,曲泽穴大陵穴的连线上,大陵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图①)。

  主治:绝大多数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

  操作方法: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内关穴,不论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以感觉酸胀为度,常常按揉时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此为较好的刺激效果,但注意适可而止不要用力过度。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三指拿捏法拿捏内关穴处的表皮。

  坚持操作一个月后,患者就可以感到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感觉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关元穴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位置: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耻骨联合上2寸处。

  主治: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操作方法: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之功。

  主治: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是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良穴。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图⑤)。

  操作方法: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压上升。操作不限时间和场地,但注意每天都要按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神阙穴

  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阴穴,命门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位置: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

  作用:神阙穴是先天真息元气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天真息能。经常对神阙穴进行按压,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主治: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弛痢,脱肛中风等症有独特疗效。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操作方法:

  摸腹揉转法: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小腹(双手叠放可增加按揉的力度,一只手的力量太小),双掌以肚脐为中心划圆运转,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运转72圈,再逆针方向绕脐摩腹运转72圈。先朝哪个方向转都行,顺时针方向和逆针方向绕脐摩腹运转的圈数也不要那么讲究,大致相等就行。

  指压法: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要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按压时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当然也可以用手指按压小腹上的其它穴位(天枢道、归来、关元穴、气海等)。

  拍打法: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肚脐窝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另外,拍打时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作用:经常拍打肚脐窝可起到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功效。

  涌泉穴

  属性: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大穴之一。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意义: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如山环水,维护中气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作用: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如果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

  主治:推搓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聋耳鸣、大便秘结等五十余种疾病。

  操作方法:

  揉按拍打法: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热水浸泡法:也可用热水浸泡双脚涌泉穴。热水温度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太溪穴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操作方法: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内关穴准确位置图,内关穴怎么找?

功能作用宁心安神、理气止痛。治法寒则通之或补针多留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主治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3.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4.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操作直刺0.5~1寸。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特效穴位——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脏保护伞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奇经和八脉交会的穴位之一,与阳经相连犹如关隘,因此成为按摩治疗多种疾病时的首选穴位。小穴位,大功效内关穴对失眠、头痛、眩晕、偏头痛、胃痛、呃逆、呕吐、急性胆囊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脏病、心绞痛、胸闷、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肌炎等与心脏相关的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内关穴位位置图_

同时,内关穴还可以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也是可以缓解心绞痛的一个穴位。本篇,我们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内关穴的具体位置;名词解释;以及作用功效和配伍、按摩手法。内关穴的位置及图片内关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内关穴的名词解释内关穴,经穴名。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Hash:ed0939de6af09d0a78a7e9de57df66d43eaf9218

【声明】本文由用户Shano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