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30:41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冬至养生注意五方面 重点要养心起居护养要适度

BY:Efia 2024-06-02 22:30:41 948 ℃

  冬至节气到来,天气愈发寒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这时人们就更加注重养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冬至养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冬至养生的方法,从养心到起居再到饮食进补,让你安度寒冬,为来年积蓄精力,从中医养生角度看,冬至养生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冬至养生重点要养心(壮不竞时,精神灭想)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二、起居护养要适度(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三、饮食调养(审慎调食)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四、药物相助(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这个季节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

  五、顺时奉养(顺四时而适寒暑)

  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益寿延年。

冬至养生吃什么,推荐几款冬季养生食谱冬至养生吃什么呢冬至时节养生方法

一、冬至养生吃什么呢1、羊肉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羊肉经过炖制以后,更加熟烂、鲜嫩,易于消化。煮过肉的汤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如果在炖

冬至养生吃什么_推荐几款冬季养生食谱

3、馄饨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

冬至养生常识,冬至饮食养生

一、冬至小知识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饮食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

Hash:24f00688c89527f6b8edc89876831970076466b2

【声明】本文由用户Ef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