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0:46:5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为什么会间歇性跛行,提早预防健康行走

BY:大叔18岁 2024-06-30 20:46:58 1369 ℃

一、间歇性跛行的疾病简介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大家都听说过脉管炎,都知道脉管炎是一种疑难杂症,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上由于脉管炎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而间歇性跛行就是其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之一,间歇性跛行形成以后,严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到间歇性跛行大家并不了解,什么是间歇性破行呢?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严重程度我们通常用跛行距离和缓解时间来判断轻重。跛行距离是从走路开始到出现疼痛时的行走距离,严重的病人走50~100米就可以出现明显的不适和疼痛。疼痛缓解时间是指出现疼痛后,经过休息疼痛缓解,从疼痛到不痛的这段时间称之为疼痛缓解时间。一般病人的缓解时间为2~5分钟。

  通过上述介绍我想大家对什么是间歇性破行有了全面了解,专家提醒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严格注意间歇性跛行的症状,一经发现及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

二、间歇性跛行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鉴别

  腰椎管狭窄症表现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与管性间歇性跛行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可有节段性感觉障碍,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为袜套式感觉障碍

  3、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则不明显。

  4、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检查,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动脉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可显示动脉腔狭窄区。

  疾病治疗

  物理治疗关键控制引起本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另外,应当彻底戒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不交叉双腿,不穿过紧袜或弹力袜。鼓励病人规律地活动,促进患肢侧枝循环,增进肌肉功能。每天走路8~10次,每次步行至出现跛行止,休息到症状消失,然后再行走,逐渐延长步行距离。

  药物治疗:可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每日服100~150毫克,能改善血流,减慢肢体动脉阻塞硬化的进展。此外,血栓形成或体循环栓塞引起的急性动脉闭塞,应当用抗凝剂肝素及华法令。该剂可使体内内源性溶解系统发挥作用——溶栓。重症者可酌情用溶栓剂,如溶栓酶激活剂或尿激酶。用药过程需要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出血。

三、间歇性跛行的病因

  (一)大动脉硬化堵塞性疾病

  在此病中。间歇性跛行疼痛发生在臀部、髋部、大腿及小腿部伴随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股动脉及髂动脉处可听见血管杂音。盎体可见受累的肢体苍白及抬举无力。触诊时腿部的皮肤是冰凉的。

  (二)动脉堵塞(急性)

  此病间歇性跛行症状较为严重。一个马鞍形的栓子可以影响双下肢。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有感觉异常、局部麻痹及受累肢体感觉冰冷。皮肤苍白、皮温低,青紫色斑点,栓子以下部位动脉搏动消失。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延长。

  (三)闭塞性动脉硬化

  此病通常影响股部及腘窝动脉,引起小腿部的间歇性跛行(最常见的症状)。典型的伴随症状包括有腘窝及足部的动脉搏动消失,受累肢体冰凉,皮肤苍白,持续运动时肢体无力。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有麻木和感觉异常,严重时还可出现休息时脚趾及足部的疼痛、溃疡坏疽

  (四)伯格病

  此病的典型症状为脚背部的间歇性跛行。男性较女性常见,大部分男性患者均在20~40岁之间有吸烟史。此病在东方、东南亚、印度及中东常见,黑人中较为少见。早期的症状包括沿着末端血管迁移式的表皮结节红斑(小结节静脉炎),症状与迁移性静脉炎相似。当把足部置于冰冷环境中时,皮肤最初发冷、青紫和麻木,---段时间后,皮肤开始变红、变热,有剌痛感。有时,伯格氏病还可影响手部,引起指尖部的疼痛和溃疡。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腘窝动脉搏动减弱,手部及足部感觉异常及迁移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

  (五)马尾神经综合征

  脊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造成的髋部以下的跛行类似于Leriche综合征,靠非侵害性的运动试验即可确诊。此病造成的神经压迫不会因患者的物理锻炼而改善。

  (六)Leriche综合征

  动脉堵塞引起的髋部、大腿部、臀部及小腿部的间歇性跛行,男性伴随有阳痿。查体可闻及杂音,可有广泛的萎缩,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脚趾坏疽。腿部在抬起时变得冰玲、苍白。

  (七)神经性跛行

  神经源性疾病造成疼痛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好转时间要长于血管源性跛行恢复时间(2~3分钟)。伴随的症状有感觉异常、行走对的无力及笨拙、行走后的深部腱反射减弱。动脉搏动不受影响。

  (八)胸廓出口综合征

  当进行抬手过肩、提起重物或扭曲 胳膊的动作时可发生上肢及前臂尺神经控制区的间歇性疼痛、感觉异常及无力。疼痛并不是跛行疼痛,与姿势而不是与运动相关。当手臂放低时症状及体征消失。其他症状有不对称的血压及苍白、冰冷的皮肤。

四、间歇性跛行的预防

  若病人症状不严重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一、减轻肥胖体重

  二、注意高血脂

  三、治疗糖尿病。

  四、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五、要做到的就是注意自己的饮食,含糖量过多,蛋白质过多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应当彻底戒烟忌酒,减少脂肪摄入,多吃一些可以补充质的蔬菜菠菜油菜等。

  六、尽量的减少或者直接避免长时间站立,坐着的时候不要老是交叉双腿,最好是不要穿过紧身裤还有冬天的时候注意保暖,不要只穿一条紧身的打底裤

  七、一定要支持并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活动,不要因为腿疼还不锻炼,时间久了患肢就会失去知觉,适当的早晨慢走5-10分钟,能有效的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增强肌肉运动的功能。功能锻炼:腰椎屈曲可使椎管容量和有效横截面积增大,减轻对马尾神经的挤压。腹肌肌力的增强也可拮抗神经组织所受到的椎管机械性压力

  八、一般取屈髋、屈膝位侧卧,休息3~5周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引起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建议不宜超过2~3周。

为什么会间歇性跛行,提早预防健康行走

一、间歇性跛行的疾病简介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大家都听说过脉管炎,都知道脉管炎是一种疑难杂症,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

老人间歇性跛行怎么办?

“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只好停下来。”事实上,这就是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医学界管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那么老人间歇性跛行怎么办?主要是由于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在运动时肌肉会收缩,狭窄的血管腔不能供应足够的血液,使得缺血的

老人为什么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老年人患了动脉硬化症后,其动脉内膜会出现增生,会使许多脂肪类物质沉积子动脉血管壁上,导致其动脉管腔逐渐变得狭窄,造成其体内的血流速度减慢。因此,患了严重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其全身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就容易出现供血障碍。老年人对该病的治疗应以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为主。

Hash:2e7da32c428a3f8068f69207f4f9bbeba2f360cd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